美章網 資料文庫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意見范文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意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意見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著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意見》(政發〔2020〕8號)精神,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任務

(一)夯實監管責任

1.明確監管職責。各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三定”規定,結合權責清單編制,在國家及我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監管事項目錄清單的基礎上,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全面梳理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監管事項,明確監管對象、監管范圍、監管依據等,依法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管。監管事項要逐條明確分管負責人、具體承辦機構及承辦人員,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要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和機構職能變化情況,及時對監管事項進行動態調整。(縣行政審批局牽頭,縣委編辦、縣司法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相關部門分別負責)

2.厘清監管責任。對“一枚印章管審批”后實現審管分離的事項,由行業主管部門履行事中事后監管主體責任,審批和監管部門要建立信息雙向溝通機制,加強審管銜接;對未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的事項,由審批主管部門履行事中事后監管主體責任。對已經取消審批但仍需監管的事項,主管部門負責履行事中事后監管職責;對下放審批權的事項,要同步調整監管層級,確保權責一致;對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主管部門要加強核查,對未經備案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依法予以查處。(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相關部門負責)

3.區分監管事權。推動各監管部門制定監管計劃,指導和督促鄉(鎮)政府、縣級部門加強和規范監管執法。縣級監管部門在履行好自身監管職責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在規則和標準制定、風險研判、統籌協調等方面的作用,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要把加強公正監管作為重點,切實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對涉及面廣、較為重大復雜的監管領域和監管事項,主責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相關部門要協同配合,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縣政府辦公室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部門分別負責)

(二)健全監管規則和標準

1.嚴格落實監管規則。各監管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上級監管部門統一制定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2.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在落實好國家標準的同時,結合實際,加強地方標準的研究。重點加強食品藥品、安全、衛生、節能、生態等領域的標準建設,優化強制性標準底線,明確市場主體應當執行的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安全標準、產品標準等,嚴格按照標準開展監管。精簡整合強制性標準,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制定高于強制性標準的標準,開展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并承諾執行落實,推動有關產品、技術、質量、服務等標準與國際接軌互認。適應新經濟新技術發展趨勢,及時修訂調整已有標準。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標準的研究制定。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對涉及食品藥品、安全、健康、生態等方面的產品依法實施強制性認證。(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部門分別負責)

3.規范監管行為。各監管部門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標準規則,按照統一的規范細化監管事項檢查實施清單,逐一明確具體監管主體、監管對象、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等,納入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統一管理并動態更新。對每一項監管事項,要編制監管工作指引,明確監管內容、方法、依據以及檢查結果處理的具體要求等,提升監管規范化、標準化水平。(縣行政審批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三)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

1.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各有關部門履職過程中形成的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信息以及司法判決、違法失信、抽查抽檢等信息,各監管部門有關監管投訴舉報數據,信用中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重要監管平臺數據等,要及時匯聚到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監管大數據中心。監管結果信息要及時歸集到相關市場主體名下。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構建風險預警模型,對相關風險進行精準識別、提前預警。加強對風險的跟蹤預警和反饋處理。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規范和全省政務信息化建設“五個一”要求,統籌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并建立數據共享機制,與我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實現對接聯通。積極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提升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縣行政審批局牽頭,縣市場監管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2.提升信用監管效能。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依法依規建立完善權威、統一、可共享可查詢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大力推行信用承諾制度,將信用承諾履行情況納入信用記錄。制定完善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辦法,依據企業信用情況,在監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頻次等方面采取差異化措施。規范認定并設立市場主體信用“黑名單”,建立企業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掛鉤機制,強化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推動聯合獎懲的管理和業務協同,逐步推動市場主體在行業準入、項目審批、獲得信貸、發票領用、出口退稅、出入境、高消費等方面實施信用記錄“逢辦必查”“逢查必報”,讓失信市場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運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異議信用信息的接收、處理、反饋工作機制,對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失信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在保護涉及公共安全、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信息的前提下,依法公開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縣發改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行政審批局分別牽頭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配合)

3.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納入省“互聯網+監管”系統運行。到2020年底,除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實現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建立跨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推動在市場監管領域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最大程度減少對市場主體的干擾。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關配套制度和工作機制,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概率與抽查對象的信用等級、風險程度掛鉤,對有不良信用記錄、風險高的要加大抽查力度,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可適當減少抽查。抽查結果要分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網站、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等全面進行公示。(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配合)

4.對重點領域實行重點監管。各監管部門要根據區域和行業風險特點,探索建立重點監管清單制度,明確重點監管事項、程序、方法等。各監管部門要根據市場主體風險等級,加大對重點監管對象的檢查力度和頻次,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重點領域,實行全覆蓋的重點監管。要通過風險分析方法,強化全過程質量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嚴格落實生產、經營、使用、檢測、監管等各環節質量和安全責任,守住質量和安全底線。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等重點產品,建立健全以產品編碼管理為手段的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5.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圍繞鼓勵創新、促進創業,探索科學高效的監管機制。加強對新生事物發展規律研究,分類量身定制監管規則和標準,采取審慎包容監管,促進新動能健康成長。對看得準、有發展前景的,要引導其健康規范發展;對一時看不準的,設置一定的“觀察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或處置;對潛在風險大、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嚴格監管;對以創新之名非法經營的,堅決依法予以查處。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統一執法標準和尺度。(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6.依法開展案件查辦。對監管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綜合運用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聯合懲戒、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手段,依法進行懲處。對情節輕微、負面影響較小的苗頭性問題,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同時,主要采取約談、勸誠、責令改正等措施,及時予以糾正。對情節和后果嚴重的,要依法責令下架召回、停工停產或撤銷吊銷相關證照,涉及犯罪的要及時移送有關機關處理。建立完善違法嚴懲制度、懲罰性賠償和巨額罰款制度、終身禁入機制,讓嚴重違法者付出高昂成本,有效震懾違法行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四)構建協同監管格局

1.落實政府監管職責。各監管部門要依法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并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要加快轉變傳統監管方式,打破條塊分割,打通準入、生產、流通、消費等監管環節,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同監管機制,優化監管力量,形成監管合力,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提升監管能力和效率。縣督查(考核)部門要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加強對各監管部門監管履職情況的監督考核。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后,縣審批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之間建立審管信息雙向推送渠道,并采用網上網下兩種方式實時推送,實現行政審批與監管信息的及時、有效聯動。(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2.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建立完善市場主體首負責任制,促使市場主體在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營銷宣傳、售后服務、誠信納稅等方面加強自我監督、履行法定義務。督促涉及公眾健康和安全等的企業建立完善內控和風險防范機制,落實專人負責,強化員工安全教育,加強內部安全檢查。規范企業信息披露,進一步加強年報公示,推行“自我聲明+信用管理”模式,推動企業開展標準自我聲明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加快建立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3.提升行業自治水平。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自律規范、自律公約和職業道德準則,規范會員行為。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制定地方標準、行業規劃和政策法規,制定行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權益保護、糾紛處理、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開展或參與公益訴訟、專業調解工作。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評獎、認證等行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4.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各監管部門要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整合優化政府投訴舉報平臺功能,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力爭做到“一號響應”,及時回應。依法規范牟利性“打假”和索賠行為。培育信用服務機構,鼓勵開展信用評級和第三方評估。發揮會計、法律、資產評估、認證檢驗檢測、公正、仲裁、稅務等專業機構的監督作用,在監管執法中更多參考專業意見。強化輿論監督,在政府及其部門門戶網站、“互聯網+監管”系統設置監管曝光臺,持續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行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五)提升監管規范性和透明度

1.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和處罰。對涉企現場檢查事項進行全面梳理論證,通過取消、整合、轉為非現場檢查等方式,壓減重復或不必要的檢查事項,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檢查等問題。清理規范行政處罰事項,對重復處罰、標準不一、上位法已作調整的事項及時進行精簡和規范。加強行政執法事項目錄管理,從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執法事項。健全行政執法自由裁量基準制度,合理確定裁量范圍、種類和幅度,嚴格限定裁量權的行使。禁止將罰沒收入與行政執法機關利益掛鉤。加大對企業吃、拿、卡、要等行為的懲處力度和問責力度。(縣司法局牽頭,縣委編辦、縣行政審批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2.全面推進監管執法公開。聚焦行政執法的源頭、過程、結果等關鍵環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建立執法信息公示平臺,按照“誰執法、誰公示”的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依法不予公開的信息外,行政執法職責、依據、程序、結果等都應對社會公開。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過程進行記錄,做到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必須經過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縣司法局牽頭,縣行政審批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3.健全失職問責、盡職免責辦法。將落實事中事后監管職責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依托全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建立監管履職評估評價體系,評估結果作為目標責任考核和問責依據。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問責制,促進監管執法部門和工作人員履職盡責、廉潔自律、公平公正執法。加快完善各監管執法領域盡職免責辦法,明確履職標準和評判界線,對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履行監管職責、監管對象出現問題的,應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符合條件的要予以免責。(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分別負責)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統籌協調,加強對本部門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領導、督促。各鄉(鎮)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內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負總責,確保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落實到位。營商環境建設牽頭部門要將公正監管水平納入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縣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效”改革協調小組加強對本實施意見落實工作的跟蹤督促,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實到位。

(二)統籌監管資源

各部門要結合簡政放權和“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加強審管銜接,根據職責任務變化,科學配置審批和監管力量,切實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要進一步深化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形成監管合力,解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

(三)加強法治保障

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的要求,根據監管工作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加快推進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立改廢釋工作,為事中事后監管提供健全的法治保障。加強監管執法與司法的銜接,建立監管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間案情通報機制,完善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

(四)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各部門要加快建設高素質、職業化、專業化的監管執法隊伍,扎實做好技能提升工作,大力培養“一專多能”的監管執法人員。推進人財物等監管資源向基層下沉,保障基層經費和裝備投入。加快監管信息化建設,提升完善“互聯網+監管”系統功能,促進監管工作高效、監管結果公開。推進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提高現代科技手段在執法辦案中的應用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 娇妻之欲海泛舟小强|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玉蒲团之偷情宝典| 向日葵app下载网址进入在线看免费网址大全 |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中国|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日韩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生活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男生的肌肌桶女生的肌肌|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欧美午夜性春猛交|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法国性经典xxxxhd|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