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事業發展方式轉換的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要求
從實施洲開發策略要求出發,立足實際借鑒先進地區有益的衛生發展和改革經驗,著手于實現人人享受基本醫務衛生服務的目標,加強政府責任和投入健全制度體系,強化監督管理創新體制體制鼓勵社會參與,創建覆蓋全縣城鎮居民的基本醫務衛生制度,加速衛生事業發展方式轉換,不斷提升我縣居民的健康水平推進社會和諧。
二、目標任務
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努力打造“健康”。
(一)到年,突出抓好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五項工作,在全市率先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1、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參保(參合)率均穩定在97%以上。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每人不低于150元,新農合總體籌資水平每人不低于180元。進一步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加強大病補償力度,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負擔。
2、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取得明顯成效。
在全縣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并按購進價格實行零差率銷售,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健全。
在提高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水平的同時,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投入,90%的鄉鎮(街道)衛生院設置中醫科和中藥房,全縣所有院前急救站(點)全部達到標準化水平,全面完成我縣規劃的村衛生室服務能力提升建設任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成本實現由政府補助和服務收費補償,依據國家規定核定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員經費及所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由政府通過定額定項和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補助。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政府補助機制逐步健全。為鄉鎮(街道)衛生院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
4、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明顯推進。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城鄉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深入實施并達到規定目標要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力度進一步加大,年底前全部完成15歲以下兒童免費補種乙肝疫苗工作;年、年為全縣35歲至59歲的農村婦女及城鎮下崗無業婦女免費進行一次宮頸癌、乳腺癌早期檢查;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每年為農村孕前和孕早期婦女補服葉酸;按照上級要求完成為具備手術適應癥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康復手術目標;每年完成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年底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裝備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經費得到較好保障,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于15元,以后每年具體補助標準按上級要求落實。
5、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
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縣逐步推開。
(二)到2015年,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范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比較科學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改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機構設施條件,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機制。規劃建設相對獨立的縣人民醫院傳染病病區,提高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水平。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完善城鄉急救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綜合協調,依法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二)完善醫療服務體系,適應人民群眾醫療衛生需求。
大力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街道)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建立完善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協作支援制度。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進一步完善縣、鄉鎮(街道)、村三級中醫服務網絡。
(三)加快建設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健全新農合管理體系,建立動態發展的籌資機制,逐步提高政府補助水平,適當增加農民繳費比例。進一步完善補償方案。通過擴大門診統籌覆蓋面、降低起付線、提高封頂線等措施,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增加縣級大病補償資金額度,提高大病補償比例,有效緩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四)穩步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嚴格執行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并確定使用比例。基本藥物由縣衛生主管部門統一招標、統一配送,降低采購成本。按上級要求,對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給予藥品收入專項補助。
(五)改革管理、運行、監管體制機制,保障醫藥衛生體系規范運轉。
建立規范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分類管理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事分開、管理科學的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建立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強化醫療衛生行政執法職能,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規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監測網絡。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準入和運行監管,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
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完善以疾病控制網絡為主體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高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絡;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
(六)落實政策保障措施,促進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逐步提高政府衛生投入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有效減輕居民個人基本醫療衛生費用負擔。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機制。逐步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提高縣級醫院的財政撥付比例,對其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形成規范合理的公立醫院政府投入機制。
強化醫藥衛生科技進步和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和實施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科研、醫療、衛生管理等人才到我縣工作。完善衛生人才流動機制,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人才交流,引導鼓勵優秀衛生人才由城市到農村、由大醫院到基層流動。
嚴格執行醫藥衛生法律法規制度。健全基本醫療服務、基本醫療保障、公共衛生、基本藥物制度等方面配套性、執行性的規范性文件,保障城鄉居民在促進健康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推進依法行政,切實提高各級運用法律手段發展和管理醫藥衛生事業的能力。加強醫藥衛生普法工作,創造有利于人民群眾健康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