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區這一目標,從有利于加強社區管理,推進社區民主居民自治建設,整合社區資源、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出發,拓寬社區發展空間,依法、科學、合理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
二、調整的原則
根據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按照地域、地緣、人口和居民認同感的構成因素,堅持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調整的5個原則。
(一)人口規模適度原則。公建設施較多,平房區、老居民區、居民較為分散的社區,社區居民戶數掌握在1500戶左右;高層住宅、新建住宅區、人居較為集中的社區,社區居民戶數掌握在2000戶左右。有拆遷任務的社區,還要充分考慮拆遷戶、人戶分離、空掛戶以及下一步拆遷規劃(包括規劃建設用途)等因素,保證這次調整區劃做到相對科學、合理、穩定。
(二)便于管理服務原則。重新劃分的社區要便于群眾參與,便于為群眾提供服務,便于社區的建設管理,要確定適當的工作半徑,社區面積不宜過大。
(三)四至清晰原則。社區劃分原則上不跨主干線、不跨越戶籍和治安管理轄區,調整后的社區要四至清晰,整齊劃一,便于社區自我管理。
(四)社區資源分布合理原則。重新劃分的社區要統籌考慮社區資源的整合使用,特別是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
(五)社區名稱命名認同感原則。按照國家有關地名管理規定,采用知名度較高的傳統地名和所在社區地域名稱相一致的原則確定社區居委會名稱。
三、時間安排和方法步驟
(一)時間安排:根據《通知》精神,這次調整部分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工作將在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前進行,即自2005年11月中旬開始,至12月20日結束。
(二)方法步驟:
1.按照上述5個調整原則,在進行深入細致調研的基礎上,與各街道及相關部門進行磋商,廣泛聽取意見,通過科學論證,制定《**區部分居委會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報經區人民政府審批后實施。
2.召開**區調整部分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部署會。
3.有關街道辦事處要成立調整部分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指導小組,負責指導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具體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調整社區行政區劃運行方案(包括合屬辦公后社區居委會人員的安排、辦公地點的具體落實、社區負責人協調辦法、社區資源布局、社區財產的登記注冊等)。
4.有關街道辦事處要召開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動員會,明確區劃調整的意義和任務,傳達本意見精神,做出本街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的工作安排。
5.有關社區通過召開社區議事協商會、社區成員代表會、向居民群眾發一封信等形式,向社區成員通告此次調整社區行政區劃的意義和調整情況,公布社區居委會新的辦公地點,營造居民群眾都來關心、參與、支持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6.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調整后,社區居委會需合屬辦公的,社區居委會通過街道黨工委建議、社區議事協商會協商、社區成員代表會通過,組成社區居委會辦事機構。社區居委會成員的分配可根據社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情況進行安排,其分工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
四、工作要求
(一)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及時協調解決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工作中的問題。民政部門對調整社區行政區劃各個環節和步驟,要嚴格把關審核,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緊密配合,加強指導,推動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認真做好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組織實施工作。加強宣傳引導,最大限度地統一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的始終。周密考慮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工。抓住關鍵環節,制訂具體的配套政策措施,促使各項工作規范有序展開,確保社會穩定。
(三)做好宣傳工作。引導居民積極行使對社區事務的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監督權,增強居民的自治意識,調動參與建設和諧社區的積極性。
(四)調整社區居委會行政區劃期間,街道辦事處要指導社區在合屬辦公時期,做好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服務設施、財務、工作檔案的管理,原則上暫不做移交、分配,嚴禁資產挪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