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家宴管理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有關單位、農家宴承辦業主: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家宴規范化管理、指導和服務,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平安鄉鎮”創建成果,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創建活動》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制定實施意見如下:
一、廣泛宣傳,加強培訓,健全監管臺帳
1、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推進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全鎮上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凝聚全鎮加強農村家宴規范管理的力量,部署和落實家宴規范化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措施。
2、各村(居)利用廣播、設立專欄、櫥窗等載體,宣傳加強農家宴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的科普知識,增強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自我防范和主動參與意識。
3、召開農家宴承辦人員和群眾座談會。利用少數地區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慘痛教訓,啟發引導廣大家宴承辦人員和廣大群眾充分認清我鎮目前農村家宴管理的形勢和存在的隱患。
4、辦好兩個培訓班。一是監管隊伍業務培訓,衛生院要加強對防疫防保工作人員及相關監管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著力提升監管人員的指導服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農家宴承辦人員培訓班,著力提升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5、各村(居)負責對轄區內從事農家宴承辦人員重新調查摸底登記,并于4月15日前報送鎮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督促轄區內家宴承辦業主和從業人員及時體檢辦理健康證,確保從業人員100%持證上崗。在此基礎上完善好一套基礎臺帳,為實現長效監督管理夯實基礎。
二、落實責任,健全監管網絡
1、建立領導小組。鎮政府建立家宴管理領導小組。由鎮分管負責人任組長等同志為成員,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2、落實監管責任。分界、長生兩家衛生院,按照各自服務管理的所轄區域,對農宴承辦人員體檢和健康證的發放,農家宴的指導服務和監管,并分別與防保組、村衛生室醫生和農家宴承辦業主簽定監管責任狀和承諾書。
三、規范信息管理,健全各項長效監管機制
1、建立嚴格的農家宴預申報制度。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家宴接辦48小時前,規模在5-10桌的必須由承辦業主報所在村委會,10桌至20桌的必須由村委會負責向所在衛生院報告,分別由鎮領導小組派人會同衛生院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服務和監管;20桌以上的由村委會報所轄衛生院和鎮領導小組,再由衛生院向市主管部門報告,由主管部門派人現場指導、服務和監管。
2、制訂食物中毒應急救援預案。衛生院要每天安排專業人員值班,同時建立突發事故應急報告制度。
3、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鎮政府年初與各村(居)簽定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書。今后在鎮月度考核中,拿出一定分值進行專項考核。如因監管工作不力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除了考核扣分,將要嚴肅追究直接責任人的相關責任,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追究刑事責任。
4、建立農家宴及時登記報送制度。各村(居)信息員對農家宴情況必須按照登記表科目當日及時登記,并于每月28日前將當月所在村自辦宴席登記表報送鎮領導小組辦公室。
5、建立農家宴承辦人員動態信息報送制度。村(居)信息員每月報送一次農家宴承辦人員變動情況,并自留一份,以備考查。各村(居)要建立健全基礎管理臺帳,實行動態管理。
四、加強領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事關民生,事關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責任重大,各村(居)和衛生院要高度重視,明確專人,加強監管,要按規定要求,規范運作。鎮領導小組要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加強對衛生院和各村(居)的督查,杜絕農村家宴監管工作流于形式,走過場,確保農村家宴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