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獸醫管理改革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15號)、《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06]27號)和山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中有關機構編制的通知》(晉編字[2006]78號)、晉中市人民政府縣政發[2007]83號文件精神,為了進一步促進我縣畜牧獸醫事業健康發展,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增強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加收入,現就推進我縣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來,我縣畜牧獸醫事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各類畜禽飼養總量、畜產品總產量等多項畜牧業生產指標連續多年排在全市前列,畜牧業已成為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畜牧業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目前我縣畜牧獸醫管理體系中存在的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清晰、法規不完善、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已經影響了我縣現代畜牧業的發展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的困擾,更加暴露出我縣現行畜牧獸醫管理體系的薄弱,明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因此,改革我縣現行的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已成為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二、指導思想及改革目標
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要求,強化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職能,強化畜牧科技公共服務效能,提高動物衛生執法水平,提高動物防疫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農民增收,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改革目標:本著“充實、鞏固、統一、高效”的原則,健全機構、明確職能、理順關系、強化隊伍、依法行政、優化服務,建立健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執法監督、技術支撐和基層畜牧獸醫體系,形成科學、統一、透明、高效的畜牧獸醫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促進畜牧產業快速提升,提高動物衛生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建立健全畜牧獸醫工作體系
(一)健全縣級畜牧獸醫管理機構
縣級畜牧獸醫管理機構名稱通過編辦正式更名為“祁縣畜牧獸醫局”,為縣人民政府的正科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增加行政編制,行使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職能。
縣級畜牧獸醫局的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動物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劃和計劃;研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計劃,指導監督撲滅疫情;管理本地區動物防疫、檢疫工作;負責獸醫醫政、藥政和官方獸醫及執業獸醫管理工作;負責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等工作;履行原畜牧獸醫管理機構有關畜牧業管理的其它職責。
(二)建立縣畜牧獸醫行政監督、執法機構
按照省編辦、省農業廳《關于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意見》文件要求執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由畜牧執法隊伍承擔。撤銷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所”,組建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和縣級“畜牧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副科級),為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機構,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員”,歸口縣畜牧獸醫局管理。
縣級畜牧行政監督、執法機構主要職責:依法實施動物防疫監督、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管和獸藥執法工作;承擔畜牧獸醫綜合執法職能工作;組織、協調、指導、檢查所轄縣畜牧行政執法工作;承辦聽證、行政復議、行政賠償及應訴工作;審查各鄉鎮畜牧獸醫站辦理的重大行政處罰案件。
(三)建立縣畜牧獸醫技術支撐體系
撤銷縣級畜禽疫病防治站,組建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科級全額事業單位,為縣畜牧獸醫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技術依托單位,歸口縣畜牧獸醫局管理。
主要職責:承擔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承擔動物疫病監測、實驗室檢測化驗和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預警、預報、疫情報告和疫情處置;提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方案;負責實施動物免疫標識工作;開展動物疫病預防的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科普宣傳和技術研究等工作。
(四)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建設
根據本地畜牧業發展實際情況,結合經營性服務職能和公益性服務職能分開的原則,積極推進鄉鎮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和畜牧獸醫體系建設。組建六個畜牧獸醫中心站,分別為東觀畜牧獸醫中心站、賈令畜牧獸醫中心站、昭馀畜牧獸醫中心站、西六支畜牧獸醫中心站、古縣畜牧獸醫中心站、城趙畜牧獸醫中心站,中心站掛“動物衛生監督站”牌子,承擔基層動物防疫、檢疫、品種改良、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等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和動物衛生安全工作。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人員編制按照省政府[2006]27號文件精神,結合畜牧業生產實際情況,不足人員要優先錄用已招聘的技術人員,以及招聘本專業大專以上畢業生。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人員、業務、財務由縣畜牧獸醫局統一管理,為縣級畜牧獸醫局的派出機構,全額事業單位。全縣每個建制村由縣級統一聘用一名動物防疫員(兼疫情觀察員),可根據防疫工作實際需要適當增聘,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負責管理。
四、建立畜牧獸醫工作的保障機制
(一)做好畜牧獸醫機構編制核定工作
按照各類畜牧獸醫工作機構職責和加強公共衛生工作管理的需要,縣編制部門會同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合理設置和核定畜牧獸醫工作機構和編制。新組建的縣畜牧獸醫局、動物衛生監督所(畜牧行政綜合執法隊)、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鄉鎮畜牧獸醫中心站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要優化組合。人員編制畜牧獸醫局為15人,執法大隊為10人,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為10人,東觀畜牧獸醫中心站為12人,賈令畜牧獸醫站為10人,昭馀畜牧獸醫站為6人,西六支畜牧獸醫站6人,古縣畜牧獸醫站為7人,城趙畜牧獸醫站為10人。確需增加編制的按照從嚴控制的原則予以核定。如編制需重新核定,由縣畜牧獸醫局拿出具體意見,報縣編委審定。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經費保障機制
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省政府的文件精神,落實好畜牧獸醫機構工作經費和人員工資待遇。縣(含鄉鎮中心站人員)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撐機構工作所需經費和人員工資納入同級財政全額預算,實行統一管理,保證其人員經費和日常工作費用。對動物疫病監測、預防、控制、撲滅經費以及動物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等經費,由縣財政納入預算,及時撥付。聘用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補貼由縣財政解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動物檢疫等依法收取的行政事業性費用一律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三)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基礎設施建設
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按照省、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編制本縣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并將建設項目納入年度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加強畜牧獸醫工作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縣、鄉鎮區域診斷實驗室,充實完善獸醫工作機構的設備、條件,保證化驗診斷、檢測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五、加強對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
人民政府成立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領導組,領導組組長由分管農業的吉曉林副縣長擔任,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牽頭,編辦、財政、發展改革、人事、勞動保障和法制等有關部門共同參加,全面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畜牧獸醫部門會同編辦、財政等有關部門對本地畜牧獸醫工作機構、畜牧獸醫隊伍和動物防疫工作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認真研究現行畜牧獸醫管理體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本縣畜牧獸醫工作機構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報縣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領導組備案后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