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員與黨組織關系接轉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黨組織:
根據市委組織部有關規定,經鎮黨委研究決定,現就進一步做好我鎮黨員發展和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意見,請各黨組織貫徹執行。
一、黨員的發展
1、做好黨員發展規劃。加強對發展黨員工作的宏觀指導,保持均衡發展,全鎮每年計劃發展黨員數量保持50名左右,著重解決重點村長期不發展黨員問題,村黨組織每屆內發展黨員不少于1名,鼓勵從村委成員中發展黨員,努力消除3年以上不發展黨員的重點村;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每年新發展的黨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達到50%以上,35歲以下比例不低于50%,農村女黨員比例不低于25%。
2、實行聯審制度。為確保發展黨員的質量,對各黨組織推薦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先實行預審。在各黨組織確定發展對象并進行政治審查的同時,鎮黨委將與執法監督部門聯審,征求執法監督部門對培養擬發展對象在廉潔自律、遵紀守法、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意見。通過政審、聯審合格后(附上聯審表),黨組織才能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于7天,接受群眾對被政審人的監督,無問題后黨組織才能召開支部大會對發展對象進行表決。對預備黨員轉正也實行聯審制度。
3、入黨管轄地的界定。要求入黨的人員,應向其主要工作地或居住地黨組織提出申請。臨時聘用人員未簽用工合同的,一般到戶籍所在地提出入黨申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跨地域的,私營企業主應向企業登記地或主要出資地的企業黨組織申請入黨。擔任村委會成員的私營企業主,應向所在村黨組織申請入黨。臨時聘用的兼職業務員、推銷員,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從業人員,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工作的村委會成員等,原則上不能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發展入黨。
4、跨戶籍地入黨的政審。外地戶籍在本鎮(或本鎮戶籍在外地)從事經商、入學、務工或其他工作并要求在本鎮(或外地)入黨的,實行異地兩級政審制:(1)原籍所在地鎮(街道、區)黨委(黨工委)或村(社區)黨組織收到外地要求協助政審函后,將該情況在戶籍所在村(社區)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于7天,接受群眾對被政審人的監督;(2)村(社區)黨組織根據公示期間反映的情況以及平時掌握的情況出具政審意見,政審意見必須包括被政審人在原籍的現實表現情況、政治歷史及政治表現情況、直系親屬和主要社會關系政治情況;(3)村(社區)黨組織將政審意見送交所屬鎮(街道、區)黨委(黨工委),由黨委(黨工委)簽署發展黨員的建議意見,并說明理由,再轉回發展地黨組織辦理。
5、特殊人員入黨的審查。對曾被開除黨籍、退黨、自行脫黨、勸告退黨或被黨內除名的人要求重新入黨的,黨組織應持十分慎重的態度,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且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不少于兩年。對曾受治安處罰的人申請入黨的,要全面具體地進行分析,一般三年內不得入黨,且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不少于兩年。因惡性犯罪觸犯刑法的,一般不宜吸收入黨。對嚴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員入黨,凡屬于戶籍的(含戶籍人員在外地入黨),十年內不得入黨。存在“兩違”現象的且屬5年之內的,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兩違現象,一般不宜吸收入黨。村支委直系親屬確需發展黨員的,需報經黨委審批同意,才能列為發展對象。
實行七類特殊人員入黨預審制,在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討論吸收預備黨員之前,要將有關材料逐級報市委組織部預審。預審范圍包括: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高中學生入黨的;60周歲以上的;宗族宗派嚴重村發展黨員的;開除黨籍、退黨、自行脫黨或黨內除名后重新入黨的;本人有曾觸犯刑律或受治安處罰,曾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等重大問題的;私營企業主。預審不能通過的,交由原支部繼續考察培養。
市管干部及相當級別的人員,市以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常委、各級政協委員中無黨派人員,各派成員等人員入黨,需經市委組織部審批。
6、超期預備黨員的清理。目前農村黨組織中存在超過2年預備期的預備黨員,要進行全面清理。對具備黨員條件的給予轉正,不具備黨員條件的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對符合轉正條件的預備黨員超過兩年無故不予辦理轉正的村黨組織,要追究書記的責任。
7、加強聯村干部工作責任。在召開村支部大會討論吸收預備黨員或黨員轉正時,聯村干部是黨員的必須到會。經聯村干部審核簽字,工作片書記簽字后,才能報鎮黨委審批吸收預備黨員和黨員轉正。
8、嚴格發展黨員的責任追究。對不嚴格執行發展黨員工作有關規定,在程序把關、標準掌握、培養考察、材料提供和審查審核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基層黨組織和相關負責人要視情作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組織處理與黨紀處分等處理。對長期未發展黨員的農村黨組織,要采取必要的組織措施加以整頓,因發展黨員問題被責任追究的黨組織和個人,取消年度黨內評優評先資格。連任的村黨組織書記無正當理由5年以上不發展黨員的,一般不得再擔任書記。3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村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核項目得0分,村黨組書記、村委會主任績效報酬不能評定為優;5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該村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核項目得0分,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只能評定為一般或差。
二、規范非公企業黨員發展
1、企業職工人數不超過800人(職工人數以社保數為準)每年吸收發展的黨員不超過1人;職工人數8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不超過2人。在黨員發展中外地人員要占一定比例,與職工總數中外地人員比例相符合。
2、企業主直系親屬確需在企業黨組織入黨的,需報經黨委審批同意,才能列為發展對象。
3、加強鎮聯企干部對企業黨建工作的責任。在企業黨組織召開支部大會討論吸收預備黨員或黨員轉正時,聯企干部是黨員的應該到會。經聯企干部審核簽字,經濟辦負責人簽字后,才能報鎮黨委審批吸收預備黨員和黨員轉正。
4、職工要求在企業入黨的,一般應在企業連續工作2年以上,外地的連續工作3年以上,并提供2年以上交納社保清單和工資清單。
三、黨組織關系接轉
1、在外地發展入黨的農村外出就業經商和在非公企業發展入黨的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在外地發展入黨的農村外出就業、經商黨員、在非公企業發展入黨的黨員(包括黨組織關系已遷入鎮外原籍村不滿5年,現已嫁入本鎮范圍內),要將組織關系轉入本鎮的,必須隨同接轉黨員檔案,需要提供終止從業(營業)的相關合同證明、無違反計劃生育證明、無違紀違法證明、戶口簿原件、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經鎮黨委確認審核后先轉入鎮黨員服務中心黨支部。滿5年后如果要轉入村的,需經鎮黨委商量同意后,同時出具無違反計劃生育證明、無違紀違法證明、原籍村支部出具的連續居住半年以上證明、戶口簿原件、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經聯村干部、工作片書記簽署意見,審核后方可接轉。非農業戶口的及退休干部一般轉入居委會支部、鎮退休支部。
2、復員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黨員組織關系接轉。高校畢業生黨員,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可轉入鎮黨員服務中心黨支部,待工作單位相對固定后,及時按規定予以接轉。農村戶籍高校畢業生未落實工作單位,確需轉回原籍村的,由村支委會確認并出具連續居住半年以上證明、戶口簿原件、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經聯村干部、工作片書記簽署意見并且經鎮黨委確認審核后,方可接轉。高校畢業女生未落實工作單位且已出嫁,戶口未遷出的其組織關系轉到其配偶居住地黨組織。非農業戶口的一般轉入居委會支部。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復員退伍軍人黨員,組織關系原則上轉移至戶籍所在地。
3、各黨組織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接收按照規定轉來組織關系的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