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談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問題范文

談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問題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談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的問題

一、地政機關組織的缺陷導致地政工作效率低下

(一)地政機關組織設置存在問題

不論什么組織,貴在內部健全,與組織的系統化。河南省地政機關,不但內部組織不健全,并且組織系統極其紊亂。

1.系統不明顯。

前清丈辦事處組織簡單。簡章規定,該處為民政廳附設機關,不具有獨立的性質。但是從公文形式上來看,則一方面辦事處與民政廳之公文往來都是用公函,另一方面,省政府命令辦事處卻讓民政廳咨轉,同時辦事處呈送省政府也是由民政廳轉呈。這樣,組織系統特別含糊。例如,既然隸屬于民政廳,則公文來往就不應該用公函而自亂系統。河南省地政籌備處正式改組為河南省地政局,其組織系統隨趨于明朗化,而且直屬于省政府。可是內部組織仍然為人事所牽制,還不能說健全。“深覺河南省地政機關,上自省局,下至所屬各處所,對于組織太欠嚴密,對于系統并覺疏松,致各科執掌含混不清,遇有公事,每不知應歸何科辦理,互相簽送,拖延時日,行政效率大受影響。即如鄭州市現在地政機關為例。”“關于地政事項系由第二科第一股所執掌。觀上組織系統即可知其在民廳所居之地位矣。查該股辦事人員課負三,辦事員二,以此寥寥數人,辦理地政,當然不免困難。其職務卻規定所管事項很多,而實際做到者卻少。現土地清丈登記等工作,已有專設機關辦理。該股所進行之工作,僅整理縣行政區域一事。”

2.稅契機關跋扈。

河南省地政推行的絕大障礙,除土地陳報的推行外,還有稅契機關的跋扈。“今河南省稅契機關堅持己稅之契,于聲請登記時亦不愿注銷作廢。遂屢與地政機關進行交涉,故意糾纏,強詞奪理,自圓其說,不顧國家土地立法之精神。要求對于己稅之契,不但不準注銷,仍須發還所有人收執,以提高人民對于稅契之信仰。”“稅契機關猶覺未足,仍多方與地政機關故意非法為難。一方固希圖將此戳記根本取消,他方復縱恿業戶不赴地政機關聲請登記。河南民智比較淺陋,故易為其愚弄。因之,土地登記之進行,大受影響。”

(二)地政工作流于形式,效率低

近代河南地方行政“努力硬干者半,敷衍塞責者半”。河南的行政機關“上下每不能一致,上級機關可盡量說官話,不顧下級機關之如何行不通。下級機關固已知其行不通,但每月又敷衍向上級報告其成績”。

1.工作效率低。

20世紀30年代,河南各縣政府接到財廳訓令,除呈覆外,并且急忙印刷布告,四處張貼,每縣以五十份計,河南有一百一十二個縣,即須有布告五千六百份。合計公文二百四十六次,布告五千六百張。但是實際效果很差。帖毓歧、趙晉三在河南調查時,“曾以私人名義至開封及鄭縣征收所探問,據云:‘文只言供參考,并未正式改變法令或章則,故非征收所敢依之而變更成規也。’政府所費如彼,實際效果如此,效率若何,不言可喻矣。”馬秉詳在鄭州調查時,“與陳處長談及今后能否遵照指令辦理,遵照辦理實際上有無困難。陳處長大發牢騷,謂省局只知命令,不顧該命令之能否實現。加之,省局對于各種重要業務,很少能定計劃與辦事細則,遇事即以一命令行之。即算完事。致令所屬機關負責人進退兩難。”職責不清,辦事效率低。“調查業務在清丈處《辦事細則》中,為丈務課職掌之一,且已規定與清丈工作同時進行,但該處丈務課長聲言,應由登記課另派人員擔任。此項職務完由何人執行,現尚不明。”

2.工作松懈。

機關辦公時間規定,上午八時起至十二時止,下午自一時半起至五時止。而各課隊長則常常午后兩時后到處。長官尚且如此,難以以身作則。登記課形同虛設,課長由民政一廳科員兼任,實際上不負任何責任。“該機關除測丈人員每日工作較為緊迫,余則工作均欠緊張。土地事業十分繁重,而豫省又屬初創,以充分之精神,努力工作,猶恐未逮,況松懈乎?”“實在因所中職員多暮氣沉沉,毫無進取之念,問其公眾生活,據多人云:‘間作麻雀戲外,均在家中休息而己。’是則毫無活動精神之舉也。由此可知低級職員已成特別精巧之處理公文機器而己。”“調用測量局作業員,以權授人,指揮不靈,無力促測量員履行諾言,派遣足數之作業人員來清丈。大家執行業務,以致延誤時日。”“汜水縣政腐敗,為余此次外出實習調查,印象于腦海中最深者。比如以細分而論,亦分民政財政建筑教育各科,而細察之,全是敷衍局面。不辦其事,真是一塌糊涂,毫無半點建樹可言。”

3.工作流于形式。

豫財政廳舊稱東司,即清代的豫省理財機關。“民國改元后迄今,其名稱、組織、以及主管人員,雖屢次變換調更,而其實際辦理事務之科員,及科員以下之辦事員、雇員等,則更動甚少。……雖然,其辦理公文之熟練、技巧,誠有獨到處,未可或非。惟其所辦理者,僅為公文而非公事,僅為官樣文章,而非眾人之事。看似公文來往,頗為匆忙,實際事件進行若何,則不問,只求‘公式上過得去’而己。”“覺其所辦理者,僅為奉應故事,即所為“應付”者是。至所辦事之效果如何,影響如何,不問計也。”對于劃定地價區和調查地價是否具有此項學識與經驗。“另派專員負責,亦未見明示。他如劃定地價區,究應如何劃定,以何者為標準,采用何種方法,皆為先決問題。此項問題未決,徒以一紙命令而望見諸實行,實等于夢想也。河南地政行政之最大缺點,也就在此。”“地政機關對于糾紛案件,何以如此草率將事,并非審查員未能盡職,乃源于省局考績只重量而不重質,所鑄之大錯也。”“因汜水自由省款舉辦土地清丈后,即著始開辦土地登記,在省中頗得美譽,實則一塌糊涂,毫無可觀之處,盡是紙上空談,欺人耳目。”

二、地政工作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計劃不周

1.土地整理的方案存在不足。

豫省土地整理,始于1932年。李培基負責民政時,開始籌劃,制定土地整理方案。1932年實施試辦,大多照抄以前的方案。同以前的方案不同,只是測丈方法稍微修改一下。測丈是整理土地中的重要部分,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一旦測丈方法變更,那么整個方案必然發生變化。原方案既不適用,新方案又付闕如,那么將來實施的時候必然產生矛盾。考察原方案對土地整理,劃分為兩期,以開封縣為試辦區,試辦完竣后,如果有成效,則接著同時在其他一百零九個縣內推行。為了節省經費與人才,達到速效,特采用簡易清丈法,后來變更原方法而采用三角測量法,“所費經費與人才,當數倍于前。而第二期同時舉辦其他一百零九縣,事實上實不可能也。況今日所舉辦區域,系由開封縣而改為縣之一部分,今縣尚未能測丈完畢耶?就目前情形而論,經費與人才均感不足。”原方案分呈鄂豫皖剿匪總司令部與內政部,送后不久,而總司令部又令斥其辦法過于機械;至內政部指令應遵照內政會議土地測量原則,從小三角測量入手。以前所采取的經緯線測量法,今則遵照部令改為三角測量法。可發現實施計劃對原方案所修改的重要部分為測丈方法。“惟測丈方法為整理工作中之重要原則,原則既經變更,則原方案勢必全部動搖。而計劃所修正者,僅限于試辦區域之業務。其他部分,未有修訂,似欠完備。”總之,“原方案僅為計劃土地整理之肇始,而現在清丈的遵照之部分甚少。然原方案既多未遵行實施,現在之新計劃又如何耶?原方案是河南整個的?抑系局部的?”

2.辦理土地清丈工作計劃存在的缺點。

首先,調用河南測量局的作業員,原額為二十人,等到后來用圖根測量時,忽然增加到三十人,這另加的十個人,不熟悉原計劃如何調用,且為期僅三十四日,是原計劃沒有規劃到的。“測量局自有其工作,其人員仍不能調之即來,不用即去。后實際測量時,測量局原允于1932年11月1日調來之二十人,尚缺半數,此更增加之十人。自亦無著,此似為業務進行延期之因。”其次,原計劃征用作業員僅為十六人。在1933年11月19日,同時開始《二千分一城關測圖》、《調查城關草圖》及《清丈城關戶地圖》三種業務,并且都是由征用的十六人擔任。因此必須有四十八人才能同時進行,但是這三項業務實際上應該一個接一個辦理,絕對不能同時進行。“據此似又為日期計劃之錯誤。果系錯誤,則三項業務次第舉行時(實際必如此),則延期必矣。此又為計劃之不周,因而延期之三因。”“業務進行延遲,不遵原定計劃,作業員不足定數,因循時日,不謀補救。”一切事業,鮮有缺少計劃而能發展,以致成功的。要想事業成功,須制定完善計劃,然后根據人力和財力,逐步推行。就會容易實施,收獲也大。因此計劃有無,對于事業成功與否,關系甚大。“于今之世,一切事業皆趨向于計劃之一途。于此更足見計劃之重要,且合世界潮流矣。上述事業如此,地政又怎能例外,況地政工作,經緯萬端,繁重異常,尤須先立計劃,然后推行,方易收效。”

(二)經費不足

經費是一切事業之母,地政推行,何能例外,尤以測量登記的經費較多。經費支配得當與否,與事業成果的好壞,更有著莫大的關系。考查開封、鄭州兩市的測丈登記經費,都是屬于臨時挪撥,并不是事先指定的撥款。事先籌集地政經費,是整理土地的先決條件。經費若事先無相當籌集,那么地政很難進行。“今河南地政尚在試辦期中,但并非普遍推行。一方面因部令甚嚴,不得不辦。他方面因人力財力兩感缺之短期間,只能擇重要區域先試舉辦,故對全省地政經費尚無整個之妥善籌劃。今所辦汴鄭兩市和汜水一縣測量登記之經費,亦無的款,尚未編入省府常年預算,純屬臨時挪用性質,前途殊屬危險。”經費開支沒有保證。“省局最近關于經費支配,亦漫無計劃,領六七兩月份經費,只發放六月份,而扣發七月份,其原因乃在汜水開辦登記時,其經費概算將估計應收登記費之成數列入預算之內。不想自開辦登記以來,登記費收入之成數大減。”“辦理人員之十分努力,每以有限之經費,能辦業務增加之事業。其他地方辦理地政情形,業務增加,經費自然增加,可是河南情形殊為異樣。河南地政經費向無的款,概仰財政機關臨時撥支。在財政機關極不愿多有支出,每每原定之數,亦不如期撥支,致增加地政推行之困難。如因業務增加,而欲增加經費,烏有可能。”“至經費來源亦無整個計劃。本多想出一筆經費辦一處清丈登記。經費用完,工作亦即停頓。待經費有辦法,再行接辦。仿佛如赤貧者度日一般,今天不知明天飽饑。如此欲地政得推行順利,烏有可能。”經費開支大,政府籌資困難。河南土地整理,“此項浩大之經費,地方政府如何籌措,實為絕大問題。查江浙之測丈費多半取之于田賦附加。豫省災荒跌至,農村破產之時,如亦效法江浙,則人民將何以堪!如不直接間接取諸民,則經費恐終無他項之來源!”“值此豫省災荒跌至,財政枯竭之時,而欲整理全省土地經費一項,至難想出妥善解決辦法。則因民窮財竭,無力負擔,一旦試行,或因此激起民變,亦未可知。如想出一筆經費辦一個地方,亦非長久之計。但即此少數經費,省府亦無法籌撥。”“而全省整個計算,至少亦需二千余萬元也。以豫省之貧瘠,加以連年災荒跌至,財政常常困難之時,籌措此項巨款,豈非難事哉?”“恐所謂辦法,亦只能增加人民負擔而己。當豫省災荒跌至,財政枯竭之時,而欲整理全省土地,經費上殊難想出妥善辦法。”

(三)土地陳報存在的問題

1.土地陳報辦法不經濟。

所謂不經濟者,就是花費大而效益差。浙江辦理陳報,用洋數百萬,除造具若干之圖冊與田額清出萬余外,其他收益很少。江寧繼辦結果,也只能剔除田賦上得積弊,使田賦有所增加。河南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土地陳報的效果在財政上有若干補助,而人民不能直接享有若干利益。“謂陳報之利益,保障人民產權,明悉土地之位置狀況,減輕及平均地賦,金融流通與易于企業等,其所冊籍既未能盡確而作行政之依據,以上之利益而較未陳報前所獲者亦愈有限也。如僅為清理田賦積弊,耗費若許之人力財力,乃小題大做,得不償失!”

2.陳報數字水分很大,值得懷疑。

“陜縣原來糧冊畝分只二千余頃,合計二十萬畝。今陳報結果為九千余頃,合計九十萬余畝,較前溢增畝分,幾近四倍有奇。但此結果是否可靠殊成問題。復據河南省陸地測量局測得陜縣面積為七千方里,合計2625000畝,此數與陳報結果相較差數殊屬驚人。今試除去山川道路三千方里,其余之四千方里仍合計一百五十萬畝,亦較陳報結果,幾相差一倍。于此可證陳報結果仍不可靠也。尤為奇者,其所陳報之畝分,皆為有整無零一律整畝而無分厘毫之小數,不近事實可想而知。至于其所編之坵號圖幅畝分共面積比例之非理,更不值一述。”

(四)土地登記中存在問題

1.審查工作流于形式,導致土地產權糾紛。

開封鄭州兩市土地登記,幾乎為形式審查,根本談不上實質審查。雖然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不必追求精密,增加業務經費,當然堅持一定的適度原則。萬不可過分草率,導致登記毫無效果,又增加人民產權的糾紛。“過去率多不繳驗原契,另具保證書或抄白文契。于是審查工作幾變為對保工作,而全失審查之意義矣。”

2.土地登記手續繁瑣。

“查開封、鄭州兩市辦理土地登記所用之簿冊,計主要簿冊十六種外,還有輔助書表十二種。于此亦可見登記手續之繁重矣。因此手續較繁,所費亦多。”

3.考績標準不科學。

鄭汴兩市對登記人員考績辦法,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即使事業能夠迅速成功,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即如審查一項,在開封城關區規定,每員每日審查二十二件為及格,超過此規定者有獎金,不足此規定者處罰金。于是使審查人員不得不草率將事。只求審查件數之加多,不計內容實質之如何。此種重量不重質之考績辦法,實不啻獎勵工作人員趨于虛偽之一途。”

三、行政邊界劃分不合理

民國時期,行政邊界劃分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村界的劃分不明確,縣區紊亂,這也給河南的地政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村莊邊界具有兩重意義,一為地理方位,一為產權觀念。鄉間所存在的“村界”意識,則兼有這兩種意義,即村民基于土地占有權歸屬而對本村落四至地理空間界限的認同,和村落成員對上述地理空間內耕地、山林、水域的監護權。村界的確定對于村落社區結構和國家征稅體制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近代河南乃至整個華北農村,因一定程度上的土地自由買賣,地權變動較為頻繁,一村之人可能在數村有地,而一村周圍之地其主人可能散居數村,故村莊的地理邊界(如以某河、某路為界)相對固定,而其產權邊界則變化無定。豫省土地因自然變化很大。如果沿用各縣原有田畝,有的被水沖去,面積日減小;有的田地靠近漲灘,面積日大。也有的田畝過去因水沖沙壓而豁免糧賦,現在已經恢復舊觀成為膏腴之地。地籍散失,田賦不能因其面積的變遷而加以增減。“又如置買地畝,每有糧不過割,或過割而不實者,結果有地無糧,有糧無地,轉移數次,糧亦無著。官廳所有糧冊、戶名類多失實,或為祖上舊名,或為化名,故欲稽考而不可得。因冊籍不實無法稽考,以致吏役為奸,或隱匿短報,或篡改科則,或移易戶名,或移荒易熟,種種流弊,不可枚舉。”“其糾紛原因,多為界址不明與契據遺失。此項積存糾紛案件,暫無妥善之解決辦法,致各業戶無法聲請登記,實有影響于登記行政效率極大。”地界不明,致使清丈工作存在困難。“清丈時欲使業戶一一到場指界,殊不知事實情形極為復雜。屆時業戶有因事外出者,或在家之婦孺而不能負者,或僅有管理人,或佃戶因之交契不能即時呈驗地界又不明者,亦有業戶事忙無暇顧及者,困難多端,不克枚舉。事實如此,縱利用行政力量令保甲長嚴催業戶一一到場指界,恐難辦到。”縣區的紊亂,是各省的一般現象。

因此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內政部曾通令各省厲行整理,其大意謂:“我國自滿清以降,遞及民國,所有府廳州縣均改為縣治,而原有之界域,一仍舊慣。究其缺點,厥有數端。或者犬牙交錯界限不清,對于抽收捐稅,每當發生爭執;一遇命盜案件,又以管轄難明,互相推諉,以致人民不免紛擾,土匪難以肅清。或者甲縣境內距乙縣數里,甚至數十里,忽有乙縣轄地一段,如所謂插花地。”豫省縣區紊亂情形,較各省為尤甚,據20世紀30年代,鄭世璿在河南汜水縣調查時發現,“插花地發生之縣份,有數十縣之多。而未調查出者,當不知有多少。民政廳在省府傳部令后,即積極進行整理。經界不清。以全縣劃為十八清查區。每清查區以舊有鄉鎮為準,對于縣區鄉鎮界未有切實勘定,并無標志,以資識別,以致人民指東為西,弊病滋生。”“甲縣對于此地不能行使管轄權,而此地居民趕赴乙縣,賦役亦感重大不便。或者地方異動而轄境轉小,或者號稱難治而轄境轉大。面積或畸或狹。窮鄉僻壤,則數縣不管;繁市巨鎮,則數縣共管。人民之保護不同,負擔各異。縣政府發號施令,亦難免有不實之感。現在全國推行自治,縣為自治單位。如疆不齊,于劃分自治區時,尤易發生窒礙。”河南各地居民之土地犬牙交錯,而且有“飛地”或稱“插花地”,各村所爭者是對某塊土地的征收攤款權,而不是以此河還是彼路作為兩村的分界線。攤款不僅使村界得以劃定,而且促成了村民資格的認定。據旗田巍研究,取得一村村民的資格,除舉家遷居該村之外,另一重要條件便是向該村繳納“村費”。這里的“村費”與“攤款”幾乎同義。在靠近城市的村莊或大的集鎮,一些村民并無土地或土地甚少,他們經營小作坊或店鋪,因為他們仍然繳納攤款(即“白地攤款”),仍被承認為本村村民。民國時期,行政邊界劃分不合理,給河南省政府辦理的土地陳報、土地整理、土地登記、土地清丈等地政工作帶來了麻煩,說明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方面不合理,也不科學。

四、結語

孫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主張平均地權,解決好農村的土地問題。民國時期,國民黨為了維護在河南的統治,在河南推行的地政工作最終失敗,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制度的腐敗,此外,還有行政管理不善的原因。民國時期河南省政府對行政邊界劃分不合理,縣區紊亂;地政機關組織系統紊亂,計劃不周,經費不足,在土地陳報與登記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地政工作實施困難,逐漸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地政工作在行政管理方面不合理,也不科學。從行政管理的角度探究近代河南地政工作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總結歷史經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農村土地管理體制方面進行改革,讓土地產權的流轉科學化,政府要注意行政管理的科學化,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便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作者:王偉葉媛秀單位:井岡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和桃子视频入口网址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乱码免费| eeuss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花季传媒app下载免费观看大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fc2ppv在线播放|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九九九国产视频| 男人j进女人p里动态图| 国产在线ts人妖免费视频|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无遮挡色视频真人免费| 亚洲天堂岛国片|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爱情岛论坛|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你桶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网址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我要看真正的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