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范文

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行了五次以政府機構改革為主要內容的政治體制改革,這幾次政府機構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教育行政體制改革也伴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深化、向前推進,但目前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對問題的分析和探討。

一、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管理體制僵化

雖然目前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但是由于長期的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下使得我國教育行政管理呈現統制劃一的特征,比如統一的行政管理模式,統一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統一的教育大綱、課程設置標準,統一的考試和評價,正是由于這樣劃一的僵化的官僚的行政管理造成政教不分、政事不分、教育機構臃腫等弊端。另外這樣僵化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容易使下級管理部門或者學校層面深受權力的影響,使其或是依附于權力部門,或是屈服于行政壓力而敢怒不敢言。

(二)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及職能不清

在機構設置方面,存在機構龐雜和職能劃分不清的狀況。有的職能部門“名不符實”,或者不同部門職能方面有交叉,容易造成權力分配不當,責任不清的現象。目前教育行政機構的設置還不是很合理,而且各部門的權責和功能還不是十分相匹配,需要進一步的調整以實現功能和責任的一致性。

(三)行政方式方法單一

行政機關的職能要靠一定的具體的活動、手段、程序等行政行為來實現。但目前教育行政機關的行政形式比較單一,主要表現在:首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通過開會,制定公文,檢查評比等方式來進行管理活動,“文山會海”十分嚴重,另外所發的文件中具有強制性的規范性的文件比較少,更多的是關于指導、檢查等內容。

(四)法制建設不健全

教育行政部門的各種規章制度比較多,各個部門都會制定相關自己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但是缺少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并且落實情況不理想。有些制度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刪減或補充。

此外,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的政策比較多,但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并不多。對存在已久的問題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是從根本上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對于行政部門下發的一些紅頭文件經常帶有“堅決杜絕”、“全面禁止”等字樣,卻沒有真正的起到實際效果,風頭一過,依然如此,或變換一個形式依然我行我素。

(五)監督評價機構缺乏透明公正

各級行政部門更重視縱向即從上而下,忽視反方向從下而上以及橫向的比較評價。另外督導部門是與教育行政機關評級的單位,但是由于其代管的性質,沒有獨立教育行政部門之外,使得她對本身機構的監督缺乏權威性和公正性,并且由于不能輕易向社會公布,缺乏來自社會的監督與評價。

二、對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我國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比較滯后

我國首先推進的是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宗旨,大力發展經濟是國家的第一要素。此外教育長期是政府行為,是國辦教育,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由于是政府包辦教育,因此政府統管教育是天經地義的。所以,計劃性質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一直沒有很大的觸動。

(二)機構的官僚性

在我國的教育組織機構中,上下級之間存在嚴格的等級鏈,上級指揮下級,下級服從于上級并向上級負責。下級人員只有在得到上級的認可才能晉升,因此教育行政人員往往采取“和上面合作”而不是由于下面的壓力來開展工作,來為下面的人服務。在這樣官僚體制下,信息的上傳下達就容易失真,并且各部門有選擇的執行上級的命令,偏愛對自己有利的結果,這勢必也會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

(三)教育目標的不明確

我國教育行政活動的一個特點是從上到下下達文件來進行行政管理,而從一些教育行政機關的文件我們可以看出,教育行政機構的目標往往比較籠統,難以度量,這些文件往往只是一個“精神”,而不是規定一些手段來確定應該怎樣來做。因此在這種寬泛的法令下運行的政策,往往留下了很大的空間讓其決定做與不做,因此無法有效地來實現目標。此外,一個教育行政機構往往追求的不是一個單一的目標,因此目標之間也可能發生沖突,從而降低行政效率。

(四)缺乏競爭機制和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

教育作為一種準公共物品,完全由政府壟斷提供,不存在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使其不注重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此外,在從事公共教育物品的生產時,教育行政官員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也就是說花別人的錢,去為別人辦事,自己并沒有在其中得到利益,所以就使得這些失去了追求利潤為動機的教育行政官員不會把他們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成本壓縮到最低限度,也就是缺乏一種使他們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使得不計成本的教育行政行為不斷發生,從而使得教育行政的效率低下。

(五)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在教育行政機構,行政人員自身既是球員又是裁判,在教育行政管理過程中,他們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執行者,最后還是政策的評價者,這樣的監督力度可想而知。此外,行政機構必須要接受公民監督、司法監督以及審計監督等,但是現實情況是,他們處在一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立法者和公民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有效地監督行政機構及其成員的活動,因此,在這樣信息不完備的情況下進行的監督,也沒有什么實效。

三、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建議

(一)教育行政管理理念的轉變

明確現代教育行政管理理念,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指導思想,為全社會各階層提供充分、優質、多樣的教育服務,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來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

新共管管理理論把政府的服務對象界定為顧客,政府要下放權力讓顧客自己有所選擇。教育行政機構應以顧客(社會公眾)為導向,不再是“自我服務”的機構,全面樹立服務意識,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

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將競爭機制引入共公教育服務領域,打破政府獨家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壟斷地位。在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公共部門之間展開競爭,提高公共教育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緩解政府的壓力,致使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徑。并在公共機構以及政府組織中確立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激勵機制,確保對各種資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使公共計劃得以最迅速、最經濟、最圓滿地被完成。

(二)政府職能的改變,機構的改革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而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相配套,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這就需要對政府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首先要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這也是政府管理模式創新的根本所在。因為政府是第三產業部門,屬于服務領域,因此,各級政府的首要職責就是提供服務。其次要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轉變。高度集權的政府管理形態容易導致政府職能龐雜、機構臃腫、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存在很多管理盲區,容易誘發行政權力腐敗。而公共管理的內涵在于其高度的社會性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具體實現形式就是由政府的單一管理轉向社會共同治理。第三,由權力型政府向責任型政府轉變。高度集中的行政體制下,強調權力配置而忽視追究責任,重視權力行使而忽視承擔責任。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造成權力的濫用和行政資源的浪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民主化進程的推進,各級政府必須建立責任制,使其各就其位,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增強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把行政行為放在公眾的監督之下,使公共權力不僅在權力制約機制內得到監督,而且必須接受整個社會的普遍監督和普遍制約。最后,要由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轉變,推進政府自身法治化的進程。正是政府這樣的改革趨勢為我國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見表一)

表一:政府行政體制改革趨勢

(三)加強對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

建立獨立于行政機構之外的監督機構,切實有效的履行監督職責,完善公布和問責機制。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政務信息公開的內容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機關的機構設置、機構運行、人員管理、職責權限,財政狀況;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訂;行政決策、執行、監督的項目、程序、方法、結果等,及時地向社會進行公布,以落實公民權利,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保證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增加行政管理的透明度與民主性。并且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例如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公開欄、定期政府公報、咨詢服務電話或者新聞會等形式,擴大政務信息公開范圍和受眾群體。

(四)加強教育法制及教育行政法的建設

在現實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我國長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我國的“全能政府”、“無限政府”管理模式,加之缺乏降低服務成本的激勵機制,從而使得行政效率不高。公共選擇理論提出矯正政府失效的基本方法是進行憲制改革,通過重新確立一套經濟和政治活動的規則來對政府權力施加制度約束或憲法約束。以制度、法規規范教育行政機構設置并強化對教育行政機構的監督,保證教育行政機構運作的規范化和法制化。

此外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等方面的法律也有待于完善。刪減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的,過時的條目,增加符合時代特色相關內容。在法律的制定和頒布后,都應該及時地有相應的實施細則來配套,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規的內涵,對自己的行為予以規范。此外在法律語言表達上要精確,明確地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違法后將有什么樣的懲罰,這樣人們自然會了然于心。避免出現“應當”、“適當”、“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罰”、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責任”這類的字眼,這樣容易引起歧義。

(五)咨詢機構、中介組織的完善

在涉及到比較專業、綜合性的教育問題時,比如教育政策的制定,這就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要從面向領導負責轉向面向公眾和社會負責,建立專家和非專家相結合相協調的決策機制。充分吸收專家制的內行人管理,按教育規律辦事等和非專家制社會參與教育管理,與社會各方面聯系緊密,容易得到支持和配合等的優點,同時克服專家制拘泥于本專業和非專家制不懂教育特點和規律缺乏預見性的缺點,更好的做出適合社會發展、學生發展的教育政策。并且在做重大決策時還可以舉辦聽證會,廣泛聽取來自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等的人民群眾的聲音,以便更好的彌補行政官員的不足,監督政府的政策走向。

建立和發展教育中介組織,分別建立政府教育政策評價機構、教育管理咨詢機構,建立分權化的決策機制。這種決策機制轉變的關鍵在于真正地建立和發展教育領域中的中介組織,包括非政府組織、非盈利組織和私營組織,使得政府組織不是公共管理權的唯一主體,非政府組織和私營組織也可以參與公共決策。更重要的是要向這種組織分權,使其能夠真正的加強教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對教育行政機構的監督和促進其執政能力的不斷提高。

(六)促進行政人員專業化

管理本身作為一種專門活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的,他需要一定專業的的知識和管理技能。而教育行政與一般的行政管理相比較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好的教育行政不僅要符合現代行政管理的要求,還要符合現代教育的要求,體現教育的特殊性和行業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對教師和校長專業化給予了很多關注,而對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化則關注不夠。但是教育行政人員對教育及教育行政的改革和發展的影響也很關鍵。只有教育行政官員更懂教育,才能對學校的發展和教育教學進行有效的指導,避免沒有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經驗的人成為教育行政人員來領導教育,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同時教育行政職能的轉變對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應有相應的制度保障來促進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化,建立新的干部人事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波多野结衣gvg708|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日本免费xxxx|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区| 男女无遮挡动态图| 国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一级一级一级一级毛片|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看| 爽爽影院色黄网站在线观看|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sss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