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聯網的物流產業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物聯網可以通過內置芯片對物進行識別、定位,進而獲取相應的地理位置坐標、周邊環境溫度、濕度、軌跡路線等信息。可以說,物聯網技術是物流產業夢寐以求的技術,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物流自動化、智能化,實現無人操作,對物流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物聯網;物流產業;影響;關系
一、對物聯網的認識
物聯網技術于2005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初次提出,其本質是以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為硬件基礎,以近場通訊、藍牙、互聯網傳輸為軟件基礎,通過內置于物體的芯片與各種智能設備互相連接。物聯網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進行發展,使萬物能進行信息交流,廣泛深入地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利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給所有物體設立獨立的ID編碼,就像賦予其屬于自己的身份信息,使其查有可循,實現單個商品的識別與追蹤,利用傳感器技術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僅可以發送地理位置信息,還可以發送狀態信息,利用智能嵌入技術從硬件方面加強物聯網的計算能力與計算類型。因此,物聯網在醫療、交通、軍事、云計算、定位、監控與物流方面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各國對物聯網也十分看重。2009年,美國提出要建設“智慧地球”戰略,為的就是加強本國物聯網產業帶發展,強化社會信息交流,在信息化社會中達到新的高度。同年,我國提出“感知中國”戰略,要在物聯網鄰域中搶占先機。作為中國鄰國的韓國和日本也,基于物聯網提出要建立“U社會”。本文就其對物流技術的影響做基本分析。
二、物聯網對物流產業的影響
自從淘寶、京東等電商出現,人們越來越習慣網上購物,隨之電子商務興起,不僅促進經濟發展,而且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我國物流行業的物流過程可大致分為五個環節:生產物流環節、運輸環節、倉儲環節、配送環節、銷售物流環節。當前,國內的物流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如物流信息不對稱、不能及時獲取關鍵信息、供應鏈路不暢通、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等。傳統物流基本使用人工操作,對物品的分類靠人工識別與人工分揀,對貨物的裝配靠人工裝卸,經常有貨物在這一環節被人工毀壞,造成大量損失,不僅用時長、錯誤率高,成本還一直居高不下,既影響物流行業的發展,又降低了人們對國內物流行業的信任度。
在生產物流環節中,由于人工效率低,傳統物流行業很難對原材料、零部件、成品進行把關,我們可以通過對所原材料、零部件、成品貼電子標簽,利用物聯網識別技術高效地從種類繁多的物品中快速、準確地找出所需要的部件,極大地減少人工成本、降低出錯率、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在運輸環節中,可為運輸車輛上裝載車載GPS定位系統,實時傳送車輛位置信息,使運輸過程能全程監控,及時了解運輸的線路、時間,利用GPS優化行車路線減少運輸時間。同時,客戶也能通過客戶端了解物流信息的變動,并根據這些信息做好相應的規劃。在倉儲環節中,只要商品貼上了RFID標簽,可全程實現自動化管理,對物品的存貨、查找、取貨都可由機器操作,告別人工裝卸。另外,在倉庫中布置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可監控倉庫中的環境變化,并對其作出及時反映,防止出現濕度較高、火災等不利條件。
在配送環節中,利用射頻識別技術,商品的位置信息可以很快被讀取出來,揀貨單速度和效率都會極大地提高,配送過稱將處于完全透明的狀態中,避免出現配送人員監守自盜的情況發生。在銷售物流環節中,客戶取貨不必經過人工操作,僅需傳感器識別顧客的身份證信息并核實,核實無誤后客戶即可取走自己的物品。系統會記錄這一過程,并將這些信息上傳至服務器,使客戶擁有良好的取件體驗。
三、物聯網與物流的關系
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將萬物相連,實現對物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在技術層面為現代物流提供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將帶動物流產業的發展,其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第一,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服務,物聯網的興起勢必會增強傳感器等零部件的需求量,跨區域的商品流通會更加頻繁。第二,物聯網不是網絡而是應用,其功能適用于各行各業,社會對其需求多,發展潛力巨大。第三,基于物聯網的物流具有更強大的功能,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物流的發展需要物聯網為其助力,豐富物流的功能;而物流網的發展又需要物流為其提供平臺,方便物聯網大顯身手,二者相輔相成。目前,物流網行業內尚未出現行業統一標準,不能像互聯網擁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嚴重阻礙物聯網產業化發展。RFID標準在全區尚處“三足鼎立”的局面,差別不較小,卻各不相容。物流行業對電子標簽的需求大,但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傳感器的兼容性不一,大量使用一定會帶來成本壓力。且電子標簽本身價格不菲,盡管近些年價格有所下降,但其應用數量不足以帶動產業化發展。
四、結語
雖然物聯網在物流方面的發展還有很大的阻力,但它對現代物流服務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相信在越來越成熟的模式運作下,物聯網的標準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成本會因工藝的進步下降。屆時,物聯網有可能完全融入物流產業中,從本質上改善物流產業,使人民的現代化生活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楊中燕.基于物聯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戰略選擇[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1).
[2]王亞唯.物聯網發展綜述[J].科技信息,2010(3).
[3]朱國平.國內外物聯網產業發展動態[J].杭州科技,2010(1).
作者:潘玉辰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