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苦蕎產業發展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自然環境氣候適宜
昭陽區屬典型的立體氣候、立體農業地區,該區二山以上地區苦蕎種植具有悠久的歷史,年平均氣溫6.2~7.2益,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苦蕎營養物質的積累,無工礦企業污染,很少施用農藥,生產出的苦蕎籽粒比較大,品質優良,屬于原生態的綠色產品,是全市蕎麥的主要產區。
2地方性特色品牌
昭陽區苦蕎加工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充分發揮人才、地理位置、信息、市場等方面優勢,在開發苦蕎加工生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以來,昭陽區苦蕎產品加工企業正在興起,境內明飛食品廠、朱提苦蕎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昭陽區建立生產基地,不斷地調整產品結構,先后開發了苦蕎茶、苦蕎面粉、苦蕎精米、苦蕎飯、苦蕎掛面、苦蕎速溶片等無公害、純天然苦蕎系列食品及朱提苦蕎枕頭系列產品。目前,昭陽區苦蕎產品已開發成為享譽云南及周邊城市的地方性特色品牌,極大地促進了山區農民的增收,推進了昭陽苦蕎產業化經營的健康發展。
3苦蕎種植基礎好
昭陽區苦蕎主產區也是馬鈴薯凈種區域,由于馬鈴薯是茄科作物,需要進行輪作,苦蕎就是輪作的主要作物。由于苦蕎種植方式簡單易行,管理相對粗放,所需肥料也不如其他作物多,在種植上只要農業科技人員加以引導,加強苦蕎栽培技術的培訓,種植農戶均能夠按照技術要領種植苦蕎[3]。3.4生產水平逐步提高,發展潛力大隨著苦蕎產品的熱銷,昭陽區苦蕎種植面積逐年加大,2012年全區種植面積已經達到4666.7hm2,平均單產達2550kg/hm2,是二半山以上地區農民的主要種植作物之一,與馬鈴薯、燕麥、蘭花子等作物輪歇種植,適宜的種植面積為1.2萬hm2。
苦蕎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品種退化嚴重,新品種更新較慢
昭陽區在苦蕎生產中缺乏對新品種的培育、引種示范,品種不能及時更新,原推廣品種涼山苦蕎混雜,退化嚴重,加之區級農技部門因缺乏經費沒有開展引種、示范、推廣工作,新品種示范推廣難以進行。自2006年,區委政府招商引資,云南朱提苦蕎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落戶于昭陽區,帶來了資金,在新品種的示范推廣、研究工作中出現新機,為昭陽苦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農戶種植水平仍然較低
昭陽區苦蕎種植面積大,區農技中心制定了苦蕎種植技術規范發到農戶手中,堅持技術規范種植的農戶不足60%,仍有40%以上農戶不按操作技術種植,仍然堅持撒播,種植水平低,技術措施落后,管理水平較差。
3苦蕎主產區交通不便,農田基礎設施缺乏
生產區域全部集中在高寒山區,大多數地方不通公路,有少數地方修有便道,但車輛通行困難。生產上靠天吃飯,從來沒有過坡改梯、中低產田改良,更沒有蓄水塘、灌溉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缺乏對自然災害的抗御能力。
4苦蕎加工龍頭企業少,帶動能力弱
加工規模小,檔次低,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雖然明飛食品廠、朱提苦蕎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了苦蕎米、苦蕎茶、苦蕎養生粥、苦蕎保健顆粒等系列產品,但其生產規模較小,且產品還處于初級加工,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價值潛力,大部分仍處于自產自銷、低價出售原料階段,經濟效益差。
苦蕎產業發展思路及目標
1發展思路
以發展苦蕎產品加工為突破口,加快龍頭企業發展,加強基地建設,強化市場開拓,創新產業經營機制,全面提高苦蕎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發展特色苦蕎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發展目標
要積極引進高產、優質的新品種,大力推廣高產、高效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十二五”期間力爭使昭陽區苦蕎種植面積達5400hm2,單產達2700kg/hm2,總產量達14580t,原蕎總產值達3360萬元;以加工企業為重點建立高產優質蕎麥生產基地,推廣高產、優質蕎麥新品種及標準化生產技術。同時,扶持龍頭企事業進行技術改造,以追求高附加值為目的,組合先進的生產工藝及傳統技術,不斷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力爭年加工消化原蕎能力達到1000萬t。
苦蕎產業發展對策
加快良種引進步伐,做好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在以涼山苦蕎為主的前提下,引進適合昭陽區種植的新品種,認真進行試驗研究,搞好示范推廣。表現較好的品種有云蕎53號、云蕎63號、云蕎80號等,改進苦蕎栽培技術,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和科學管理。
1加強領導,明確苦蕎產業發展策略
昭陽區苦蕎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好,是云南省主要的產區之一。區委政府應積極組織農業科技部門對農村種植業結構進行深入地研究,加快良種引進,因地制宜發展苦蕎種植,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加工企業為龍頭,推廣示范引路,規模種植,系列開發,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發展策略。
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根據昭陽區的氣候特點,大山包、盤河、灑漁等鄉為種植苦蕎試驗示范核心區,遵照適當集中、規模種植的原則,統一實行連片種植,形成規模化生產,提高昭陽區苦蕎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
3加強苦蕎生產技術指導,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區委政府應把苦蕎新品種的引進和改良列為重點農作物品種計劃,積極探索昭陽區苦蕎的高產栽培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昭陽苦蕎的產業化開發提供資源,用現代農業技術提升優質產業,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提高土地生產力,加快昭陽苦蕎產業化綜合性技術的示范推廣。
4加大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提高市場競爭力
加強對苦蕎產業開發企業扶持的力度,支持加工企業與科研單位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增強昭陽區苦蕎產品的類型,提高苦蕎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不斷開拓省內外市場,增加創新能力,提高苦蕎產品的競爭力,促進昭陽苦蕎產業化健康發展。
5加大苦蕎產品的開發力度,實現苦蕎加工增值
應將苦蕎的初加工、深加工同苦蕎的生產有機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好食品加工技術和設施與苦蕎食品加工技術,立足國內市場,開拓創新,培育新的產品類型,注重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張明先李德全李啟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農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