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鼎字探究飲食文化論文范文

鼎字探究飲食文化論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鼎字探究飲食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鼎字探究飲食文化論文

鼎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鼎的用途主要有二:一是作為食器,用來烹煮肉食和盛放已烹煮好的肉食。《儀禮•特牲饋食禮》:“羹飪,實鼎,陳于門外,如初。”就其作用來說,鼎又可以分為三種,一是用來烹煮肉食的,叫“鑊鼎”,亦言“鼎鑊”。這是因為“鑊”亦鼎屬,只是無足。(《淮南子•說山訓》:“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注:“有足曰鼎,無足曰鑊。”)所以“鼎”、“鑊”常連用。如《周禮•天官•亨人》:“亨人共掌鼎鑊,以給水火之齊。”鄭注:“鑊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既熟乃脀于鼎。”古代的肉食并不都一律切成小塊,而是除了“羹”以外,多切為大塊,甚至不進行切割而整體蒸煮的,由此可知鼎的體積非常大。“鼎鑊”又指古代的一種酷刑,即把罪人放進鼎鑊烹煮。《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也,臣請就鼎鑊。”

《漢書•酈食其傳》:“酈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后出,猶不免鼎鑊。”由此亦可知鼎的體積之大。“鼎鑊”之刑又言“湯鑊”、“鑊烹”,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生死之。”《漢書•刑法志》:“陵夷至于戰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顛、抽肋、鑊烹之刑。”二是用來盛放煮好的肉食,叫“升鼎”或“正鼎”。三是在肉食中放有佐料的鼎,叫“羞鼎”或“陪鼎”。升鼎太牢九鼎、七鼎,配羞鼎三;升鼎少牢五鼎,配羞鼎二;升鼎少牢三鼎或一鼎,配羞鼎一。《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腥一牢,在東,鼎七。”又“饔,飪一牢,鼎九,設于西階前;陪鼎當內廉,東面北上,上當碑,南陳。”《左傳•昭公五年》:“宴有好貨,飧有陪鼎,入有郊勞,出有贈賄,禮之至也。”“鼎”的第二個用途是作為禮器,置于宗廟,用來銘功記德。《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銘也。自銘,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銘者,論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勛勞、慶賞、聲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又《曾子問》:“曾子問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陳,籩豆既設,不得成禮,廢者幾?’”相傳夏禹鑄九鼎,“貢金九牧,鑄鼎象物。”以后“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又因“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左傳•宣公三年》)文獻記載說明了夏、商、周幾個王朝政權的更替,是以奪得了前代的鼎為象征的。因為鼎是傳國之重器,于是后代便以“鼎”來指代王位或國家政權。唐李庾《東都賦》:“權與勢移,運隨鼎去,從古如斯,謂之何如?”用“鼎命”來指帝位,《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時齊王輔政,四海屬心,秉知鼎命有在,密懷異圖。”用“鼎運”來指國運,《宋書•武帝紀》:“魏武直以兵威服眾,故能坐移天歷,鼎運雖改,而民未忘漢。”《舊唐書•音樂志•享太廟樂章》:“基我鼎運,于萬斯年。”“鼎祚”亦言國運,《宋書•謝靈運傳》:“至如昏祲蔽景,鼎祚傾基,黍離有嘆,鴻雁無期。”《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光武雄略緯天,慷慨下國,……休祉盛于兩京,鼎祚隆于四百。”“鼎業”則指帝王之業,《梁書•武帝紀》:“三光再沉,七廟如綴,鼎業既移,含識知泯。”

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勢式微,秦、齊、楚三個大國都曾圖謀奪取九鼎,以繼承周天子之位。《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三代以九鼎為傳國之寶,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有取周室而代之之意。后遂以“問鼎”為圖謀篡奪王位。《晉書•王敦傳》:“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又《赫連勃勃載記》:“自皇晉失統,神器南移,群雄岳峙,人懷問鼎。”

在等級森嚴的中國封建社會,尤其是商周時期,鼎成了統治階級等級制度的標志。最明顯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嚴格的列鼎指的是一組鼎形制和紋飾相同或相近,大小依次遞減。陜西寶雞竹園溝西周墓出土的五件圓鼎即屬于嚴格的列鼎。據文獻記載,西周天子用九鼎,分別盛放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諸侯用七鼎,與天子比,無鮮魚、鮮臘。卿大夫用五鼎,分別盛放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盛放豕、魚、臘,也有用一鼎的,只盛放豕。(《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迄今為止,出土九鼎的西周墓尚未發現,出土七鼎成列的有河南上村嶺虢太子墓,出土五鼎成列的有陜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三鼎成列的有長安普渡村西周墓,出土一鼎的有陜西岐山賀家村五號墓等。到了東周以后,禮崩樂壞,列鼎制度便漸趨消亡。如春秋晚期壽縣蔡侯墓使用了九個鼎,這是諸侯僭越了天子之禮。這一時期甚至一些平民百姓墓葬內也有用仿銅陶鼎來隨葬的。

由于“鼎”的形制特點及其在禮器中的地位,使之產生了諸多引申義,并組成許多新詞。因為鼎為國家之重器,有三足,故以之比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后漢書•陳球傳》:“公出自宗室,位登臺鼎。”“鼎臣”指三公重臣,《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縱令天子暗劣,鼎臣奢放,雖或顛沛,未至土崩。”又稱“鼎輔”,《后漢書•朱浮傳》:“即位以來,不用舊典,信刺舉之官,黜鼎輔之任。”《三國志•魏書•崔琰傳》:“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琢郡孫禮、盧毓始入軍府,琰又名之曰:‘孫疏亮亢烈,剛簡能斷;盧清警明理,百煉不消;皆公才也。’后林、禮、毓咸至鼎輔。”又稱“鼎司”,《后漢書•謝夷吾傳》:“誠社稷之元龜,大漢之棟甍。宜當拔擢,使登鼎司。”

因為鼎有三足,因以比喻三方并峙之形勢。或言“鼎足”,《史記•淮陰侯列傳》:“參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或言“鼎立”,《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或言“鼎峙”,《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又因為鼎乃豪門貴族之食器,所以“鼎食”指貴族的奢華生活。《墨子•七患》:“故兇饑存乎國,人君徹鼎食五分之五。”(后“五”疑為“三”)或言“鐘鳴鼎食”,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作者:孫永蘭單位:赤峰學院文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aaaaa毛片免费|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日本视频www| 日本漫画大全彩漫|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片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男人都懂的网址在线看片|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的黄网| spoz是什么意思医学|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看**视频一一级毛片| 午夜在线观看福利| 美雪艾莉丝番号|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都市激情亚洲色图|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91福利视频一区|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av72发布页|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xxxx69hd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