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化背景下高校文化產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化產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以市場為導向,明確培養目標[1]培養目標決定了專業建設的思路。我們經過幾年的專業建設探索和畢業生就業信息反饋,得出了此結論:培養目標必須和市場結合,市場需求就是培養目標的導向。偏離了市場需求,培養出來的學生就難以找到工作。專業的名稱雖然是“文化產業管理”,但從學生的就業情況看,大多數學生從事的都是基礎性的具體工作,一畢業就從事管理崗位工作的很少。剛畢業的學生缺乏管理經驗,因此也就難以從事管理工作。相反,很多學生從事的是房地產、影院、電腦、電視機等的營銷工作。學生就業不只限于文化管理部門,而應有多種選擇。根據這些信息,改革課程設置,就應該不局限于管理范疇,應該管理與經營并重。加強市場營銷課的建設,特別是老師在講課時,不能只講授與文化市場有關的營銷,而應擴大到整個市場營銷,包括案例、市場調查。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懂普通營銷,就業時擴大就業范圍。
(二)教學模式創新1.采用“2+2”創新教學模式。“2+2”創新教學模式是我們專業試驗園區的實驗項目,本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入學的前兩年學習基礎課程,后兩年根據其愛好和特長分小班、分方向授課,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細分,學習專業課程。所設的專業方向有:影視經營與銷售方向、編輯出版方向、廣告策劃與文案方向等。分方向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更細致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個專業方向的理論知識,具備相關的專業實踐能力,就業時就可以找到對口的工作單位。2.主輔修制、雙學位制培養模式。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屬于“管理學”學科。為了讓學生具備更多的能力,我們正在嘗試采用主修輔制、雙學位制培養模式。學生可以選修學校其他的專業課程,通過系統學習,取得其他專業文憑,學生取得雙學位,有利于學生順利就業。沒有實行雙學位制的學校,可以采用輔修課程的辦法,讓學生輔修有關專業,通過系統學習,拿到結業證書,這樣也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3.采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充分運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思路,建立數量充足的優質實習基地,聘請實習基地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實習。學生的實習分為見習與畢業實習兩種類型。每個學期學生到實習基地見習一段時間,熟悉企業環境,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鍛煉自己的能力。畢業實習時間相對長些,半年或一年。畢業實習,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實現專業教學和產業建設互動,實現教學與就業的有效鏈接。4.教學方法與考試模式的改革。打破教師一言堂式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法、討論法、情景模擬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自主學習法等方式授課,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考試形式不局限于試卷考試,如寫作課能考查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讓學生發表文章作為考核成績;策劃課可讓學生寫出具體的策劃方案等;攝影課讓學生交自己的攝影作品;影視制作課讓學生拍攝短片;市場營銷課的考試可采用教師出題目,學生進行市場調查,撰寫研究報告的形式。總之,就是通過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體現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構建較完善的課程體系[2]為了使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我們對課程設置運用了課程包的形式。根據文化產業專業培養目標,具體的課程設置可以分為4個課程包:1.文化基礎課程包。這一課程包的課程主要是文化基礎課,通過基礎課的學習,讓學生形成寬廣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深厚的文化素養。如:中國文化史、外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民俗文化、文化資源學等。2.經濟、管理類課程包。這包括管理類課程及文化產業管理類課程。這一課程包的主要課程是讓學生掌握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尤其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為學生將來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品牌運營、廣告營銷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如:管理學、文化產業管理概論、文化經濟學、文化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教程、會展產業概論等。3.傳播、策劃類課程包。這一課程包的課程主要讓學生掌握傳播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學會宣傳、寫作;掌握策劃原理與方法,使學生掌握實用的工具與技巧,提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制定市場策劃方案的能力。如:傳播學概論、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廣告策劃與文案、創意思維、應用寫作等。4.技術類課程包。這一課程包的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技能,學生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還有專業技能,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盡快適應工作的要求。如攝影攝像、網頁設計與制作、影視后期制作等。學校課程的設置是有限的,對不斷出現的新技術、新知識,可以用講座、學術報告等形式介紹給學生,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不斷吸收新東西。
二、建立健全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建立實習基地是加強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在實踐教學方面,我們主要加強了校內實驗室建設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一)建立完善校內實驗室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實踐教學體系的要求,我們建立了校內實驗教學基地傳播學院蘋果機房,購置了數十臺蘋果電腦,配有播音、錄像設備。學生利用實驗室進行網頁制作等課程的學習。不斷完善了實驗實訓的管理工作,實驗、實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有專人負責管理。
(二)建立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目前建成的校外實習基地有:世界之花文化傳播公司、濟南新世紀電影院線、魯信影城、百麗宮影城、中國美術館、山東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北京鐵路博物館、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山東分公司、山東教育臺等。每一屆專業學生都要進行為期半年的畢業實習。學生在實習中吃苦耐勞、遵守紀律、工作扎實,以良好的表現贏得了實習單位的好評。實習成績好的學生直接與實習單位簽訂了就業合同。
(三)加強實習管理,確保實習效果為了加強實習的管理,我們實行了導師負責制,把學生分成小組,分別由我們教研室的老師負責,解決了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實習真正成為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實踐環節,不流于形式。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學生實習守則,在學生實習前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強調實習的重要性和學生應該遵守的各項紀律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實習結束后召開實習座談會,讓學生暢談實習感受和收獲,表彰實習中表現較好的學生,并通過學生的反饋,對專業課程進行進一步的調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處在不斷探索、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對專業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必須緊跟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建設思路,進行必要的改革,以期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
作者:李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