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資料文庫 鼎的社會文化功能及應用范文

鼎的社會文化功能及應用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鼎的社會文化功能及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鼎的社會文化功能及應用

一、鼎的起源

鼎是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流行于先秦、沿襲到漢晉時期的烹煮器物,即炊具。是傳承時間最長、變化最多的古代器物。鼎的造型最常見有兩種,一種是腹部呈半圓形,腹部底下接三足的圓鼎,例如大盂鼎(見圖1)。另一種是腹部呈方形或是長方形,腹部底下接四足的方鼎,例如后母戊鼎(見圖2)。鼎身及鼎足紋飾也是豐富多彩的,常見饕餮紋、云雷紋加以裝飾。鼎身常見的金文,亦稱銘文或鐘鼎文,鑄刻于青銅器上的文字,它是遠古歷史最早、最完備、最有說服力的記述,是最具魅力的符號語言。

1、陶鼎最初的鼎是用陶土制作的,稱為陶鼎。陶鼎是三角支架與陶罐、陶釜的結(jié)合,上面的容器盛放食物和水,在三角支架之間用火加熱。早期人類從自然界產(chǎn)生的貨源中保留火種,后來學會了鉆木取火等方式主動獲取火種,智慧的火被廣泛用于烹飪。原始人類發(fā)現(xiàn)用火燒過的泥土,能變成硬陶片。于是他們用荊條編筐糊上泥漿用火燒制,陶制品由此誕生。陶器的發(fā)明,使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學會了用器物蒸煮食物。考古發(fā)現(xiàn),黃河中游的磁山人、裴李崗人,黃河下游的北辛人,都用鼎作炊具。而距今7000年的長江以南的河姆渡人、太湖地區(qū)的崧澤人,也發(fā)現(xiàn)了鼎,這足以說明,在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區(qū)的原始人類已不約而同地開始使用鼎作炊具。

2、銅鼎銅鼎是從陶制得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烹煮食物,后用于祭祀,是商周時期重要的禮器之一。距今4000年前得夏朝已經(jīng)開始使用紅銅,即天然銅。關于銅礦最早的記載見于《管子•地數(shù)篇》:“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中國青銅器物較多,說明我國青銅的開采有相當?shù)囊?guī)模。鑄鼎的最早記載見于《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主要講述的是黃帝采銅鑄鼎慶功。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銅鼎出現(xiàn)在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岡文化。

二、鼎的功能

1、飲食器具甲骨文中,鼎是象形字,字像三足兩耳碩腹的形狀。《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陶鼎屬于食器中實用性較大的食具,集烹煮、盛食為一體。其腹鼓,大容量,有兩耳便于移動,且底下有三足鼎立,利于用火燃燒來加熱食物,是人類獲得熟食,滿足味蕾需求的重要炊食具。鼎最早的用途是作為炊食具,新石器時代的陶鼎是當時的主要炊具之一。鼎是從遠古時期的陶三足鍋、三足釜演變而來的,最初只用于烹煮食物。有一種說法,認為我國最早的火鍋就是鼎,當時,原始人類把鼎作為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nèi),然后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所謂最早的“火鍋”。陶鼎出現(xiàn)于距今七八千年的黃河中上游裴李崗文化。裴李崗遺址出土的陶器,為夾砂紅褐陶和泥質(zhì)紅陶,胎壁薄厚不均,以素面為主。黃河下游的北辛文化區(qū)發(fā)現(xiàn)陶鼎141件,山東龍口文化區(qū)更是發(fā)現(xiàn)380多件陶鼎,可以說新石器時代陶鼎遍布黃河流域,且數(shù)量之多,是新石器時代人類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鼎是烹煮食物的主要炊具,但進入青銅時代以后,青銅鼎的用途發(fā)生了分化,出現(xiàn)了專門作為炊具的鑊鼎,稱為鑊,以及專門盛放食物的鼎。《周禮•天官•內(nèi)饔》:“王舉,則陳其鼎俎,以牲體實之。”鼎和俎是盛熟食的牲體。《周禮•天官•外饔》:“外饔掌外祭祀之割烹,共其脯、脩、刑、膴,陳其鼎俎,實之牲體、魚、臘。”可見,鼎已作為盛食之器。陶鼎的出現(xiàn),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明,改進了原始居民的烹飪方式。商周時期青銅鼎的出現(xiàn),使鼎失去了原有的基本功能,多出現(xiàn)在禮儀場合,進而成為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征。

2、國家政權(quán)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中,重器莫過于鼎。那作為食器的鼎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呢?古時候由于生產(chǎn)力的不發(fā)達,人類對大自然產(chǎn)生敬畏,以為地面上獲得的食物以及捕獲的獵物是大自然的賞賜,于是在享用通過鼎煮熟的食物之前要向祖先神靈舉行祭祀,既是感恩也是祈求賞賜更多的食物。鼎就成為祭祀的重要器物。《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祭祀與戰(zhàn)爭同等重要,于是作為祭祀的鼎就成為了象征國家政權(quán)的重器。還有一說是禹鑄九鼎是鼎象征政權(quán)的起源。《漢書•郊祀志》:“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通過禪讓制得到地位,傳說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領,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chuàng)始人。禹鑄鼎預示著征服天下,象征其具有最高統(tǒng)治者的資格和權(quán)威。但是《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大意是鼎上鑄動物圖飾,以方便百姓熟悉山林之間的怪獸,因此當他們進入山林,不會遇到不熟悉的的邪神厲鬼,就算不小心遇到,也不會受到傷害,可見鑄鼎也被用來溝通天地神人,求得保佑。由此可見,禹鑄鼎不是為了象征政權(quán),而是求的保佑。鼎作為政權(quán)象征,自禹后由于能溝通天人而受到歷代統(tǒng)治階層的珍視。《漢書•郊祀志》:“夏德衰,鼎遷于殷,殷德衰,鼎遷于周,周德衰,鼎遷于秦,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可見,自夏朝以后,政權(quán)的更迭史中,統(tǒng)治者都不惜遷其重器,銅鼎顯然已成為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征。《史記》:“(楚莊王)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這也表明楚王問鼎,心生篡權(quán)之意。自夏朝至周,青銅鼎已經(jīng)演化成廟堂重器,一代傳一代,成為定國之寶。元代雜劇《隔江斗志》;“漢代元氣已經(jīng)終,鼎足三分各自雄,周瑜枉用千條計,輸與南陽一臥龍。”這里的鼎足三分來形容東漢末年諸侯割據(jù),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的割據(jù)形式。這說明,鼎已成為國家政權(quán)的代名詞。

3、身份財富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做“明尊卑,別上下”的重要器物,因而“器中藏禮”、“寓食于禮”的青銅禮器之首的鼎,是統(tǒng)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quán)利的標志。鼎最初作為炊具出現(xiàn),后來由于奴隸社會的出現(xiàn)于發(fā)展,逐漸演變成身份財富的象征,主要是從封建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說起。人類崇敬自然,將大自然饋贈給他們的食物用鼎煮熟后再祭祀給諸神,感恩并祈求能賜予更多的食物。由于鼎的龐大和牢固,所以稱為祭祀的重要器物。“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說明祭祀的重要,國家的興盛與祭祀相關,于是人們祭祀來祈求蒼天保佑,尤其是統(tǒng)治者,為了讓他的政權(quán)不倒,國家風調(diào)雨順,更加注重祭祀。銅鼎由于重量、體積給人以穩(wěn)重、牢固的感覺,并且鼎身裝飾的紋飾,神秘而莊重,銅鼎整體散發(fā)出強烈的震撼力,有種震懾天下、穩(wěn)固江山的功能,于是成為尊為天子的專屬廟堂重器。《左傳•莊公十八年》:“名位不同,禮亦異數(shù)。”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不同階層的爵軼、命數(shù)不同,其牢禮、饔飧的食物數(shù)及禮儀也不同。《周禮》中的飲食制度以飲食食具來區(qū)別尊卑、貴賤等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氏三鼎也。其中沒有提到平民用鼎,這說明用鼎是貴族的專屬,一般平民沒有使用的資格。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說明庶人無權(quán)用鼎。但是對于貴族,也有身份尊卑的區(qū)別,與天子關系的親疏,決定其封建等級的級別。九鼎只能是天子的專屬,而依次以下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大夫用三鼎。為何身份越高鼎的數(shù)量越多,那為何天子要用九鼎呢?這需要從祭祀和數(shù)字方面來說明。1)鼎的數(shù)量越多,身份越尊貴。《周禮》中提到,天子在祭祀時,使用九鼎,分別盛放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九種肉食,諸侯用七鼎,盛放牛、羊、豕、魚、臘、腸胃、膚七種肉食,卿大夫羊、豕、魚、臘、腸胃五種肉食,士大夫豕、魚、臘三種肉食。鼎的數(shù)量越多,祭祀的食物也越豐富。所以,級別越高,祭品越多,而身份也越尊貴。而身份低下的祭品不可能超越天子,所以只有天子才可會用最多的九鼎來祭祀。2)九是尊貴的數(shù)字。九鼎之說始于大禹,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相傳大禹治理天下,將全國劃分為九個行政區(qū),成為九州。禹鑄九鼎,象征九州,預示統(tǒng)一天下。《周易》中,單數(shù)為奇數(shù),而九是單數(shù)中的最大數(shù),因此九有至高無上的標志,九變成了附會帝王的數(shù)字。《素問》:“天地之極數(shù),始于一,止于九焉。”天極高之處稱九天,水極深之處稱九泉,這都表明古人把九當做最高值,所以九是最尊貴的數(shù)字。以上說明天子才能使用九鼎。

4、力量象征舉鼎,相當于現(xiàn)在的舉重,是流行于戰(zhàn)國時期的游戲。《史記•秦王紀》:“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秦武王時代的任鄙、烏獲、孟說三個人也都是著名的扛鼎力士,因而獲得官職。武王愛好舉鼎游戲,可最后終抵不過鼎的重量,折骨斷脛而死。《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說明項羽力氣之大。鼎本是政權(quán)、身份的象征,但是在戰(zhàn)國時期這些神圣不可侵犯的重器已經(jīng)作為眾人游戲的道具。這正是“禮崩樂壞”的事實證明,銅鼎原本作為禮器,一般平民階層是不能碰觸的,在此時,它已經(jīng)開始世俗化,開始成為衡量大力士的標志。但是它并沒有失去原來的功能與價值,崇高的光環(huán)依然籠罩它,鼎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用“力能扛鼎”來形容大力士,也是對大力士的贊譽。

三、鼎的現(xiàn)代應用設想

1、禮品在聯(lián)合國成立50周年,中國政府向聯(lián)合國贈送了世紀寶鼎,中央政府也曾經(jīng)向西藏自治區(qū)贈一個民族團結(jié)鼎。現(xiàn)代社會,鼎一直被人重視,它代表了華夏民族與民族團結(jié)。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后母戊鼎、大盂鼎等青銅器,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的珍愛。后母戊鼎鑄造工藝十分復雜,并且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是現(xiàn)存最大的商代青銅禮器。鼎有事古代權(quán)利與財富的象征,將其設計成禮品,贈與友人,美好而有尊敬之意。

2、食器鼎本是作為食器開始。在現(xiàn)代餐桌上,材質(zhì)、樣式的多樣化,為餐桌上帶了不少現(xiàn)代氣息。但是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需要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時代,審美消費已經(jīng)作為高層次的精神消費比單純的功能性消費更具市場潛力,人們在獲得味蕾上滿足的同時,視覺也同樣需要重視,美食配美器,是飲食器具發(fā)展的一大動力,由此引發(fā)設想,將原始的銅鼎演變成陶瓷鼎或者其他合理的材質(zhì),并制成合理的大小,實行一菜一鼎,鼎身再配以寓意吉祥的紋飾,使其轉(zhuǎn)化為精美的餐具,回歸古代飲食場景,為現(xiàn)代人創(chuàng)造一個味蕾加視覺的盛宴。

3、裝飾品一言九鼎,比喻量大,能說話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我們可將鼎造型器物放置企業(yè)門前,有著信譽象征,樹立企業(yè)正面形象。也可作為家用裝飾物,為家中增添古典氣息。

4、紋飾特有的東方元素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鼎造型各異,但整體造型便于辨認。將其平面造型設計成特有的圖案,運用在服裝文化、珠寶文化中,演繹中國經(jīng)典的文化圖騰。這不只是具象的簡單復制,也是文化內(nèi)涵的傳遞。

5、創(chuàng)意小產(chǎn)品對于鼎的創(chuàng)意小產(chǎn)品,可以不僅局限于銅材料制品。基于銅材料成本高,可以考慮用其他材料來根據(jù)青銅鼎的模型來制作小產(chǎn)品。例如以四羊方尊為模型的橡膠筆筒或是制成具有實用性與廣泛性的文具橡皮制品的,不僅可以普及文物知識,也有利于創(chuàng)意小產(chǎn)品的推廣。

四、總結(jié)

鼎的功能演變經(jīng)歷了由食器到禮器的過程。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其使用價值已被淘汰,但它已經(jīng)成為約定俗成的中華文化符號,沉淀在民族心理中源遠流長。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應受到人們的重視。

作者:黃玲玲 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大学生|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做受视频120秒视频| 蒂法3d同人全肉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a级黄色一级片|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女人与公拘交的视频www| 两个漂亮女百合啪啪水声|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五月综合激情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国产h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丁香六月纪婷婷激情综合|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机机对机机30分钟无遮挡的软件免费大全|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男女做性无遮挡免费视频|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国产a免费观看| 蜜柚视频网在线观看免费版| 国产公妇仑乱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