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學作品中分析婦女地位的改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中西方的文學作品中,賦予了女性很多的社會角色,這些角色隨著時代的改變也在發生著變化,女性意識的覺醒也是一個逐步前進的過程,從最初的三從四德、男尊女卑到今天的男女平等,每個過程都反映了女性追求權利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強烈意愿。
一、文學作品中傳統意義上的婦女地位
在我國古代文學漢儒家經典中曾經寫道: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出嫁之后要禮從夫君,與丈夫一同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堅持好自己的本分,想辦法扶養小孩長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這是封建社會中禁錮婦女思想的精神枷鎖,但至少說明了一個事實:婦女對于社會生活沒有什么影響,她們主要依賴于男性,服從男性,她們沒有獨立的人格,也沒有與男人同等的權利。在西方國家,女性的地位遭遇著和中國婦女一樣的命運。美國社會科學家,NijoleV.Benokraitis教授曾經在他的著作《婚姻和家庭》一書中說道:婦女的傳統角色就是“providetheemotionalsupportandnurturingqualitiesthatsustainthefamilyunitandsupportthefatherorhusband”(為維持整個家庭而提供情感支持和培育品質,同時支持父親或者丈夫)。而男性的傳統角色為“providefoodandshelterfortheirfamilies[]”(為他們的家庭提供食物和住所)。這和咱們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綜上所述,傳統意義上的婦女處于附庸地位,她們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主體意識,政治經濟地位卑微,婦女的傳統角色就是養育、依賴和服從。
二、文學作品中對傳統婦女地位的挑戰
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西方國家,對女性傳統角色的挑戰一直持續著。這在我國元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中,體現尤其明顯,這個時期的女性開始從被禁錮的境況中覺醒,傳統的道德風范和世俗的清規戒律使女性萌生了自我意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作品中的崔鶯鶯、杜麗娘和李香君,這三個人物在各自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某種程度上掙脫了人們在傳統意義上對女性的道德束縛,大膽的體現出了自我的需要和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人文價值。再看魯迅的《傷逝》,筆下的子君,她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戀愛,敢于背叛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家庭,宣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女性意識崛起,勇于捍衛自己的權利。同樣在西方國家,由于資本主義的影響,也開始了劃時代的女性文學變革,女性自我意識也開始覺醒。在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女主人公娜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娜拉一直被丈夫認為是一個“amusingdoll”、“aplayingthing”,她按照丈夫的期望撅嘴、甜言蜜語、逗他開心。但是,娜拉不是玩偶,她是一個女人,渴望愛,有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最后,娜拉忍受不了丈夫的歧視和虐待,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間的不平等,不甘心再做丈夫的玩偶,宣告“Iwanttobemuchworthierthanthedollinthedoll’shouse[]”(我想做一個比玩偶房子里的玩偶更有價值的人),憤然出走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也就是說,要使自己蛻變成一個和男人一樣平等的女人,而不是一個只能滿足丈夫虛榮的玩偶。這樣,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傳統家庭觀念的女性地位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婦女逐漸走出了家門,在接受教育、就業、參與政治等方面都擁有了一定的機會,在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上也享有了較多的自由。
三、婦女解放運動和婦女地位的轉變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婦女就開始了婦女解放運動。反帝反封建的起來的時候,民主思想,“博愛”、“平等”、“自由”的口號,給予被奴役了幾千年的婦女特別深的啟示,他們要求反對歧視婦女,使婦女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男女權利完全平等,婦女運動也就以其英勇的姿態出現了。在美國,1963年,女作家貝蒂•弗瑞丹的《女性的奧秘》一書出版,成為美國20世紀6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導火索之一。這本書剛一出版,就抓住了成千上萬美國婦女的心,如同一顆信號彈,一場前所未有的婦女解放運動就由此爆發。在這本書中,弗瑞丹強烈譴責了社會對婦女的歧視和壓制,呼吁廣大婦女沖破家庭的束縛,走向社會去爭取平等權利,提到女人覺得生活空虛,毫無意義,精神不振,生命毫無價值,就是女性的奧秘--她們對為她們設定的生活不滿意,她們需要別的東西,她們渴望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她們想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華和潛能,這就是女性的真正奧秘。
總之,經過一次次的婦女解放運動,婦女的地位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政治上獲得了參政權、選舉權、被選舉權及管理國家的權利;在法律上享有了與男子完全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在經濟上有充分的就業機會和廣闊的就業途徑。女性普遍享有義務教育的機會,能接受符合自身發展能力的教育,使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作用被社會承認。在婚姻上,以愛情為基礎,家庭內部夫妻平等,基本實現家務勞動現代化、社會化。在意識形態中逐漸消除了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逐步建立起了尊重婦女的良好社會風尚。但是在某些領域,男女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然而,關鍵是女人自己應該從傳統的社會角色中解脫出來,擺脫壓在她們身上的枷鎖,盡力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尤其是在追求愛情和婚姻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獨立和平等,做不到這一點而讓自己依賴于他人,終將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