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古今性問題研討范文

古今性問題研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今性問題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古今性問題研討

絕大多數史書似乎隱晦地觸及到人類的性問題。歷史學家們熱衷于報道風流韻事,評論娼妓現象,揭露宮庭秘聞。然而迄今為止,他們很少提到同性戀,漠視諸如避孕一類的論題,事實上,對人類兩性問題這一客觀存在他們從總體上持一種否定的態度,盡管人們不得不把兩性問題看成是一種主要的(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形成人類歷史外觀的力量。

--引自V·L·布勞《性觀念在社會與歷史中的變遷》前言,紐約1976

我們為什么要研究人類的性問題?難道性問題不是自然地發生在個體生命中的一種現象?我們能否借助性教育而成為更好的情侶?改善兩性關系?促進優生優育?近年來,性問題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也許,對這一古老的禁忌的全部興趣起源于一個事實:大多數人從小耳濡目染的是一些相當模糊朦朧而又自相矛盾的性秘聞。一方面,在人們的成見中,性反正是一種"腌臟"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又會受到戀愛激情的鼓舞而身不由己地追求這種"腌臟"。或者,我們從內心深處意識到的神圣美妙,然而還是讓年輕少懂一點為好。由于這一研究課題與情緒體驗如同本身一樣神秘誘人,難怪人們急于揭開性的那層朦朧的面紗。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體驗到完美的所帶來的全部快樂。對于蕓蕓眾生來說,不過是須臾間消除生理緊張或生兒育女的方式而已。的歡娛可以使人暫時逃避為生計而奔波的煩惱,忘卻人生的艱難。然而,深受近年來性觀念影響的西方文化已幾乎把性提升到宗教地位,人們對性問題加以狂熱地研究,極端地美化,虔誠地崇拜,并四處傳揚。大眾傳播媒介則精于此道,樂此不疲。成千上萬的人帶著性問題尋求幫助。性空前絕后地成為人們生活的中心問題。對性的過份邀請崇與濫泛成災的研究可能會時常困擾我們,但我確信研究性行為是一條通向理解人性的途徑。要充分了解人類的性行為的復雜性,就必須仔細的觀察人的處境。從廣義上看,性是與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交織在一起的。性生物學是一門復雜的學科,僅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人類才獲得了有關性生理反映的可靠事實;性心理學包括的領域有:性向、性行為、性情緒體驗、性人際關系;性社會學與性人類學則反映了制約著人的性活動的多種社會的、法律的和文化的模式。總之,性科學是一門邊緣學科。

在比較富裕的地區,人們毫不憐惜地把多余的精力耗費在尋求性享受方面;把錢財投入到搜尋資料和為性問題而四處求助。任何時候,性問題都包含著這樣的社會意義:超凡的性能力同一個人作為男性或女性的身份有關的東西相稱,人們為了追求在性方面的卓越"表現"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只要你將此書閱讀下去你將為自己開辟一個不久前還由于文化道德的原因被忽視和禁錮的領域,你將吸收到一些與你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直接相關的資料。這一事實表明:性是活著的人不可分割的部分。

性革命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性革命這一術語廣為流傳,它隱含了那時期人們在性觀念、性價值和性行為等方面的意味深長而急劇的變革。盡管如此,專家們對這一所謂的革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是否真的曾有這樣一場革命,如果有,何時開始,何因引起,產生了何種變革。

社會學家伊拉·雷斯(IraReiss1977)認為這一變革本身并沒有革命這一術語可能隱含的激進和猛烈,而是代表一個由受到傳統性觀念壓抑和奴役到能夠比較正常地發揮自然功能的階段的依次出現,他傾向于用性的復興這一術語來表述這場革命。其他人已把這場革命看成是一個向一種新的性倫理體系--性的進化--形成和發展的漸進過程。還有一些人則一口咬定整個事件從一開始就是新聞媒體的杜撰或有人故弄玄虛地拿一些信手拈來的調查數據胡編亂造的把戲。其真實的情形是:人們的性觀念找沒有什么改變,只不過多了一些關于這類話題的議論而已。更有人振振有詞地聲稱: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道德墮落倫喪的時代,其結果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必將導致文明的崩潰。

無論我們稱之為革命還是復興,進化還是墮落,無庸置疑,在過去的

三、四十年里,就我們思考性問題的方式而言,人們的性觀念的確發生了某種耐人尋味的變化,讓我們仔細品味摘自出版于1934年書名為《生命之迷》的性教育手冊中的一段文字。

進入青春期前,可以說性本能呈中性,男女兒童兩小無猜,沒有意識到那沉睡于體內的主宰性力量。隨著青春期的來臨,男孩子有了比較專橫的態度......和從前相比,他們欲望強烈,行動勇敢,思維敏捷;女孩則變得比過去膽怯和害羞起來。

(在青春期)人們極端地重視關心孩子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同學是大多數孩子的唯一導師,他們的父母......還沒來得及灌輸好的東西,孩子們的腦子早已塞滿了邪惡的拉圾......這個時期,性興奮的自然傾向強烈......因而,頭等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種透徹的自我控制教育,并使他們認識到冒犯這一重要自然法則將產生難以挽回的危害。

今天,許多有識之士對這種不精確的表述,性別岐視,以及過去那種性問題"咨詢"文章千篇一律的陳詞濫調不屑一顧。當代大多數專家堅持認為上述摘錄所表述的觀點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不利于培養孩子健康地認識性問題。

顯然,我們的性觀念已經發生了某些變化,而且更大的變化正在發生之中。遺憾的是,有許多障礙使我們不能精確地評估和分析這些變化,一個很值得玩味的障礙是社會的矛盾心態:在性觀念上渴望變革,但又必須"忍耐現狀"、隨波逐流。這種嬡昧的態度使我們難以準確地判斷人們的性觀念究竟在何種程度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二個障礙是缺乏關于人的性行為各個方面科學可靠的數據,沒有調查數據,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意見、偏見和幻想。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是把已有的資料裝進一個學術框架并加以解釋,這種框架通常假定性驅動是一套強力的、自發的、必須保持使之受到社會文化的權威監控管制的沖動。可以十分合理地假定:要么性驅動一類的現象純屬子虛烏有,要么在許多人身上,性根本不是什么強力的沖動,個體的內在力量能夠輕而易舉地對它加以控制和導向。(格倫1977)

正確看待目前性變革的最后一個障礙是來自社會評論家和廣告家的偏見。他們通過了解人們對性問題日益增多的寬容,同時為性保守和性自由帶來了好處。性保守派得以譴責擴大性自由,降低社會約束力帶來的危害;性自由派則據以鼓吹這一運動形成了更自然、更自主的性生活方式。廣告家們在認為性是完全重要的氛圍中為性引力制造了恐慌。上述障礙的結果是:我們目前對性生活方式正在發生什么變化的看法經常被歪曲。

變革的根源

如同革命(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一術語)已經顯示出來的復雜多樣性和相關性變革一樣,導致這些變革的根本因素本身也是錯綜復雜的。變革的起因可以歸納為六個主要方面。

對道德的沖擊道德觀和倫理觀處于經常不斷的變化狀態之中--從一種風俗到另一種風俗,從一種家庭觀到另一種家庭觀,并受到政治、文化和宗教思想的影響和擺布。由于今天所面臨的性問題而一味地譴責維多尼亞時代的性禮俗未免簡單化。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的60年里,人們在道德觀方面的許多變化就是企圖尋找一些比起維多尼亞時代死板和壓抑更自然、更自發的方式來處理性問題。(維多尼亞時代一個司空見慣的制度要求圖書管理員在同一層書架上不要把男女作者的書擺放在一起)人們在性生活中體驗到任何一種生理上的快感經常會被性行為所產生的負罪感所破壞。現在的許多道德準則仍有可能含有這種嚴肅而滑嵇的成份。

在二十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末期,西方社會一個最顯著的傾向是對集中化、機構化的權威的抵觸情緒與日俱增。一種反文化運動對一切不作解釋或論證的準則、習俗和判斷提出質疑。年輕一代向已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這些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剝奪了他們的人身權和自主權。"大同胞主義(BigBrotherism)"的觀念引起恐懼,遭到排斥。社會動蕩,家庭關系目益松散,其結果創造出一種要求更獨立自主、自立更生的環境。人們發出了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吶喊(Keen1983).

所有現象導致了對現存的性行為價值觀的普遍質疑。把性行為限制在法定成年人之間的法律開始讓步;現存的約束性行為的習俗開始轉變;一些宗教組織一改以往嚴厲的道德說教立場,對性問題采取了現實的態度;學術機構對這一壓力的反應是,放棄他們為發瘋的父母們設身處地著想的做法,改變了他們對霄禁、約會、性生活不切實際的策略。大多數青年不再簡單地接受他們父母的性價值觀,開始形成自己的性行為標準。這樣,在一些家庭中引起了矛盾沖突。不久,主流文化開始把這種反文化運動融合到定向消費經濟體系,廣告抓住自然性、性誘惑與性的片刻滿足大做文章。對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享受不再被作為一種非道德的行為而遭到理所當然的譴責。新的性觀念終于為美國人所普遍接受。

當我們步入90年代之際,出現了向以往的性價值觀回歸的現象。80年代,保守的政治派別和宗教派別東山再起,他們發起了諸如"大眾道德(MoralMajority)"和"正直生活(RighttoLife)"運動,譴責婚外性交、形形色色的性行為、性向、人工流產、學校性教育以及未經父母許可向未成年人傳授避孕方法。其結果是:我們的社會在究竟允許個人有多大的性自由這一問題上出現了極端化的觀點。

男女地位的變化在性變革中,另一個重要因素還存在于正在改變中的關于男性和女性的價值判斷的觀念方面。許多女性不再愿意對男性惟命是從。男性盛氣凌人的保護者和供養者與女性忍氣吞聲的持家者與奴仆的傳統角色已經向服從個人需要的個性化角色轉變。這一新生的婦女解放宣言使女性意識到她們也的強烈的性欲,性對她們的生命來說也有重要的。她們要求分享性生活的快樂,自由地在性生活中發揮領導作用。(參見本書第六章性別身份/角色與社會)(Seechapter6GenderIdentity/RoleandSociety)

閑遐時間延長,生活更加富裕對多數人來說,用不著象過去那樣日復一晶為生計奔波勞碌。縮短工時,延長了消遣時間,一些人有了足夠的金錢享樂人生。此外,清教徒似的勞作觀失失去了約束力。于是,人們把多余的精力用于尋歡作樂而不再問心無愧。人們為了尋花問柳而拋擲光陰、揮金如土也不足為怪。關于人性問題的書籍泛濫成災,其中有些書籍固然是科學態度嚴謹,有學術價值的,另外一些則是粗制濫造之作,大量的消遣性讀物則集中描寫性刺激。

對人類性問題研究的深化特別重要的是,近年來有關人的性問題研究的可靠資料逐漸增多了,這應歸功于幾位新的性學家卓有成效的工作。

十九世紀,環繞性問題人為地喧嚷了動物性色彩和退化的氣氛。因此,人們試圖對作為人的生存的一部分的性需要不予理會,而武斷地認定"正常"是以非性為顯著特征的。隨著人的性行為研究開始出現,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性欲、性癡和性行為這些他們曾竭力忽視和回避的東西,也是多面人生的一部分。這一認識不斷使我們更果斷地承認人的正常的特征,性的神秘的面紗一層層被揭開。

科學技術的發展過去害怕懷孕和感染性病是容易勸阻人們參與性活動的兩個最重要的恐嚇因素。從前大部分性教育內容就是心照不宣地以這些"危險"告誡人們。隨著避孕技術的進步,懷孕的危險也大大減少。在美國的一地區,允許人工流產進一步減少了意外懷孕的威脅。

同時,過去的許多性病,如梅毒、淋病已能用抗生素治療和治愈。80年代傳播的性病,如皰疹(herpes),衣原體素(chlamydia)和愛滋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并且不能治愈。就愛滋病本身而言,它已成為全球范圍內對生命的威脅。

愛滋病作為價值觀變化的象征系統免疫力缺乏癥(或這滋病)在十年前還鮮為人知,目前已在世界范圍內被看成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這種疾病最早在男同性戀患者身上發現。人們立刻想到愛滋病是傳染的,尤其是通過性活動,如肛門性交。這一論據很快構成了人們對同性戀的偏見、憤怒和道德判斷的另一個籍口。現在人們已弄清這一致命的疾病還可以通過異性性交、受感染的血液和人造血清等途徑傳播。隨著愛滋病的持續增加,對性行為持謹慎態度正在成為人們性心理的核心內容。每當決定與任何一個近幾年來性活動頻繁的人性交或口淫,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冒著感染愛滋病的風險。由于對愛滋病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懼怕,我們的性價值觀必定有所改變。人們可能會以一種消極的眼光來看待放蕩不羈的性行為。保險套可能空前地成為同性戀或異性性交不可缺少的工具(Griggs·1987)。要更完整地探討關于愛滋病及其影響,請看第14章《愛滋病危機與性的選擇(TheAIDSCrisisandSexualDecision)》

里程碑對性問題研究的一個簡短的歷史性回顧

二十世紀中葉以前,人類幾乎沒有在性行為研究方面作過嚴肅的嘗試。為數不多的研究者小心翼翼地冒險涉足性問題研究領域,有時他們是冒著使人格和職業聲名狼藉的風險來進行這一嘗試的。在過去的20年里,對性問題的研究達到成熟階段,并且可以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欽佩的--甚至富有魅力的--探索。在本書中,我將就性問題研究方面的某些主要進程給予讀者一個簡短的歷史性的總結。

性問題研究出現于十九世紀

在十九世紀,有三位學者:里查德·凡·克拉弗特-厄賓(YichardvonKraft?Eding),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onndfreud)和享利·洽維洛克·厄利斯(HenryHavelockEllis),把他們研究的注意力最早集中到人類的性問題方面。

在十九世紀最后25年里,德國學者克拉弗特-厄賓和奧地利學者弗洛伊德把探索的目標投向這一課題,結果,他們在學術上曾一度遭到排擠。他們兩人都是醫生,在理解精神紊亂的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歐洲歷史上的一個由緊張的壓抑的道德準則統治著人們性行為和性觀念的時期里,這兩個醫生找到了性是引起情感的和精神紊亂的主要因素。當性欲和性行為不可避免地產生罪惡感、恐懼感和自厭感時,可以預料,這些正是多種失調的根源。

里查德·凡·克拉弗特厄賓(RichardvonKraft-Ebing)

在這兩位學者中,克拉弗特-厄賓(1840-1902)更激進一些。他是一位出生于德國的神經學家和精神病專家,后來成為維也納一位有威望的教師和職業醫生。克拉弗特-厄賓的著作《性的情感心理》(PwychopathiaSexualis)曾再版過12次,這是一部廣泛傳播的醫學教科書。在這部著作中生動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被看作令人生厭的病理學的性行為和性刺激。克拉弗特-厄賓把大多數性偏差(Sexnaldeviations)概括為四個病理學種類,即性虐待、受虐淫、性怪僻(或戀物僻)、同性戀。特別值得玩味的是:他宣稱手淫是引起所有這些性偏差的根源。這是一個如何由于缺乏充分的事實根據發表意見和推測引起疑問和誤解的例子。他用說明手淫的可怕后果的病例研究來闡釋自己的理論,他的那些病例研究是他那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東西,也的確喚起了人們對人的性向和性行為的多樣性的注意。遺憾的是,克拉弗特-厄賓有偏見的著述,使大多數性行為蒙上了病態的,不自然的污點。這種在以后許多年里一直滲透在醫學和精神病學行業的看法,至今仍然擁有一定數量的追隨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弗洛伊德(1856-1939)幾乎一生都在維也納度過,他主要的研究凝聚在兒童的性心理發展以及這種發展如何影響成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況方面。盡管他們都對人的性問題的大多數方面持明確的否定態度,弗洛伊德的貢獻對心理學的影響要比克拉弗特-厄賓深遠的多。1895年,弗洛伊德發表了劃時代的巨著《歇斯底里研究》(SrudiesinHysteria),這是他與約瑟夫·布魯爾(JosefBreuei)合著的。這本書探討的內容有無意識心理(unconsciousmind),壓抑(repression)和自由聯想(freeassociation)。這些概念成為精神分析學的基礎。弗洛伊德開始確信精神病是由于性本能的無意識沖突引起的。這一概念對他那個時代的科學家來說仿佛是天方夜潭。

1905年,他的《關于性理論的三篇論文》(ThreeE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驟然激起了一股抗議的浪潮。正是在這部書中,弗洛伊德形成了他的嬰兒性理論,并試圖證明成年人的性變態怎么是兒童性表現的變形。(參閱本書第七章貫穿于生命循環過程的性問題,SexnalityThroughLifecycle)。

今天,人們對精神分析學的價值和弗洛伊德的性理論,特別是他關于性問題的觀點有很大的分岐。例如,他強調陰道高潮優先--有經歷過這方面的女性--引起了許多女性多余的沮喪和自我貶損。這一弗洛伊德觀念未從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證實。然而,他的研究導致人們重新對性問題感興趣,并產生了思考和談論性問題的愿望。盡管,他把許多不同形式的性變化稱為"變態",并認為這是不成熟的標志,弗洛伊德并沒有將性行為打上不道德的、罪惡的、病理學的烙印(布雷切爾Brecher1979)通過他的研究,性與醫學,心理學建立了一種合理的關系。

享利·哈維洛克·厄力斯(HenryHavelockEllis)

十九世紀未,一位英國學者以其卓越的建樹而舉世聞名。享利·哈維洛克·厄力斯(1859-1939)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西方已有的關于人的性問題的資料和其它文化背景下性的傳統習俗,他作為一個內科醫生研究了同代人的性生活,并把他了解的情況祥細地記錄下來。實際上,他開始以發現的素材進行寫作,并在1896年到1910年間發表了六卷名為《性心理研究(StudiesinthePsychologyonsex)》的著作,1928年又發表了第七卷。

如果說自從維多尼亞時代以來已經有過一場性革命的話,那么,毫無疑問,厄利斯在這場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確證了人類在性傾向和性行為上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性的傳統習俗取決于文化的和社會的影響因素。他的結論用維多利亞時代的標準看是茺唐的,而今天的眼光看則是富有遠見卓識的。厄利斯發現,手淫是不同年齡的男女的一種普遍行為。他意識到同性戀和異性戀一定程度地在人們中存在而不是孤立的現象。他使女性也和男性有相同強烈的性欲的思想合理化。他指出,男性和女性的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為著手準備今后治療性功能障礙,厄利斯發現不能勃起和達不到是心理障礙而不是生理疾病。從這里我們能再次看到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近人們對某些性功能障礙,如勃起困難的身體生理基礎給予越來越多的注意。厄利斯強調:人的性要求和性行為"在完全正常的限度內變化范圍是極大的"。這一點目前已為大從數專家認可。

二十世紀早期的性問題研究

1926年,一位名叫德奧多爾·凡·德·維爾德(18731937)(heodikrvondeVelde)的荷蘭內科醫生首次出版了他的著作《理想的婚姻(IdealMarriage)》。盡管在當時這不是唯一有關性的小冊子。重要的是由于凡·德維爾德直覺地認識到如何平衡性響應的許可與抑制這一維多尼亞主義者遺留的問題,今天仍然可以看到這部再版的著作。

盡管凡·德·維爾德在一種具有道德說教限制的婚姻意向的框架下描述了他的一種更完美的性關系構想,他提出了一個當時人們已能接受的大體上積極的輪廓。他的書中描述了各種性交體位和口淫在性交前奏階段的作用,以及處理某些性問題的建議。由于《理想的婚姻》一書的流行,他的觀點在幫助成千上萬對夫婦獲得更多的性快感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紀著名的性問題研究杰作之一是羅伯特·拉托·迪肯遜(RobertLatouDickinson)于1932年發表的名為《一千種婚姻》。在1882年到1924年間,迪肯遜匯集了他在紐約當病理學醫生時所接觸到的5200例婦女性病例,在對這些病例的分析中,他的記錄證實了兒童時期有代表性的性態度怎樣導致成年性功能障礙的不良后果。這是在更好地理解女性性問題方面的最早期嘗試之一。他也研究了在性刺激和期間陰蒂、陰道和子宮的生理反應。他發現,能夠產生手淫的女性更有可能在性交過程中達到。他向女性介紹了一種電振動裝置的作用。

另一位女性性解放先驅叫海倫娜·萊特(HelenaWright),她于本世紀20年代在倫敦開始從事病理學的醫學實踐,她發現大多數女性在性生活中從未經歷過快感,而把性生活看盛一種責任。于是,她開始發表著作,圍繞如何通過性交和手淫達到指導女性的性活動。她的第一部著作是《婚姻中的性因素(TheSexFactorinMarriage)》發表于1930年。該書的反復出版以及她的其它著作的出版持續數了十年,使女性在熟悉自己的性器官和性響應方面得到了有益的指導。

本世紀中期的性問題研究

本世紀中葉杰出的性學家阿爾費雷德·C·肯塞(Alfrad·C·Kinsey)(1894-1956)曾是一位成功的動物學家,他逐漸轉向研究人類的性行為。正是通過他的努力,性問題的研究開始空前地成為合法的科學的事業。他首先把統計分析方法運用于性行為的研究領域,而不是象他的大多數先行者那樣僅僅從個人的觀察中得出結論。1937年,作為印地安納大學一位保守的、深受愛戴的生理學教授,肯塞受命去教授一門關于性和婚姻的新課程,在備課和試圖解答學生提問中,肯塞開始意識到幾乎沒有關于性問題的可靠資料。在30年代后期,他開始以調查人們性生活的方式收集資料,實際上他已對這項工作著了魔。到1949底,他已收集了16000多人詳細的性生活史。

肯塞組建并領導了印第安納大學的性問題研究學會,現已改名為肯塞學會。直到今天,它仍舊是一個可靠的性問題研究的核心機構。沃德爾·坡麥雷(WordellPomeroy1972)和保羅·吉哈德(PaulGebhard1979)、吉哈德和約翰遜(1979)成了肯塞的主要合作者,并詳細地描述了使肯塞研究如此有價值的統計近似和巧妙的技巧。兩項使肯塞學說得到廣泛認可而名聲大震的研究成果是發表于1948年的《男性性行為(SexualBehaviorintheHumanMale)》和發表于1953年的《女性性行為(SexualBehaviorintheHumanFemale)》。今天,這然作為有關性行為統計資料的主要源泉并被看成是這一領域的里程碑。他的某些發現在本書各章節中均有描述。

還有一些本世紀中葉對問題研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性學家,他們中間有耐爾·牛頓(NileNewton)和瑪麗·簡·謝菲(MaryJaneSherfey)。兩位學者在幫助增進對女性性問題的認識方面很影響。50年代中期,耐爾·牛頓發表了一部重要著作《母親的感情(MaternalEmotions)》,書中強調在和女性對月經、懷孕、生育、哺乳、育兒以及性交的反應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她的研究以對許多女性的調查為基礎,后期的研究是在她丈夫米切爾·牛頓(MichaelNewtom)的合作下完成的。這部分研究證明了女性身體的生理反應在性交和哺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關系。牛頓夫婦的研究證明:在性生活中,婦作為女性和母親的許多方面通常是怎樣密切相關的。

在阿爾弗雷德·肯塞的領導下,瑪麗·簡·謝菲在印第安納大學從事研究活動,這是促使她決定研究女性性問題的最主要的原因。她仔細地檢查了靈長動物的性交模式,并試圖理解在影響進化、雌性性響應(和缺乏性響應)方面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決定因素。在學術界,她反對一個陳舊的弗洛伊德觀念,即把女性陰蒂看成是過小的未充分發育的陰莖,證明了女性陰蒂的全部內系統像男性陰莖一樣具有強烈的性反應功能,或許還不只這些。謝菲繼續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理論來解釋如此眾多的女性難以體會到性快感的原因,其根子就在于西方社會長期存在的壓抑女性性活動的觀念(謝菲1972)。她也推測了文化的壓抑性根源:男性的權力結構懼怕女性性活動的力量,因而必須有一根支柱來代表這一權力結構。她的研究的這一方面沒有得到更多的支持。即使撇開她的人類學思想的精確性問題,瑪麗·簡·謝菲還是開辟了一個關于女性性潛力的新視野。

當代性問題研究的發展方向

當前,在性科學研究方面的里程碑太多,除了最顯著的部分,本書難以盡述。有關人類性問題的重要研究成果,主要來自肯塞性科學研究學會。保羅·吉哈德繼肯塞之后擔任該學會會長,最近由簡·雷里希(JaneReinisch)繼任。該學會在同性戀、裸體主義、性偏差、性犯罪、兒童和青少年的性發展、性向形成以及許多其它課題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另一個特別重要領域的研究己圍繞著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展開。是什么因素決定胎兒的性別的?又是什么因素把我們塑造成男性、女性或某種介于兩者之間的身份。一個試圖回答這一問題的性科學先驅是在巴爾迪模的約翰斯·霍甫金斯醫院的約翰·莫利(JohnMoney)。他和其他在他領導下的成員探究了染色體和霍爾蒙的作用,以及社會因素在性別身份的形成中的作用。這一成果將在第六章性別、身份/角色和社會中加以詳細的討論。

威廉·H·馬斯特斯(WilliamHMasters)和維吉尼亞·E·約翰遜(VirginiaEJohnson)是當代著名的性學家。他們對性功能知識所作的貢獻超過了所有的先行者,現在他們已結為伉儷,同為建立在圣·路易斯的馬斯特斯和約翰遜這會的會長。他們的研究集中在兩個領域:人的性響應生理學和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從1855年到1955年,在已發表的學術成果中,有一些是描述人在性交和手淫過程中各種生理響應力度的研究專著。早在本世紀40年代,肯塞和他的同仁就觀察過性交并記錄過性交中的反應,但許多問題仍未得到解決。1954年,威廉·馬斯特斯著手他的研究,并于不久雇用維啟尼亞·約翰遜作為一個調研員,隨后十年里,馬斯特斯和約翰遜以及他們的助手用復雜的儀器對694人在手淫和性交中的生理反應進行了測量。受試者在試驗室條件下以歷了10000多次。這部祥盡地包含著其研究詳細資料的重要著作是《人類性反應(HumamSexualResponse)》(Masters&Johnson1966)。

他們的第二個主要研究成果始于1959年,與關于性反應的研究同時進行。在其后的5年間,馬斯特斯和約翰遜形成并完善了治療男女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技術。1965年,考慮到他們的治療方法經臨床驗證有效,他們開始對已形成起來的2周療程收費。1970年,他們在《人類性缺陷(HumanSexualImdequency)》一書中描述了這種革命性的治療程序,這部書開創了治療性功能障礙的新紀元。現在,許多學者在馬斯特斯和約翰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一方法進行了修訂,并擴大了研究范圍。治療性功能障礙成了醫學和心理學的一個明確的學科分支。

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馬斯特斯和約翰遜也研究性反應和男女同性戀病史,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他們的著作《同性戀透視(HomosexualityinPerspective)》中。經過對94名男同性戀者和82名女同性戀者性反應的觀察,并未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他們發現同性戀的性生理反應與他們早期研究的異性性反應完全一樣,他們也證實了人類性行為觀察者很早提出的一個假設:由于外界刺激而進行同性戀者也能夠對異性發揮正常的性功能。這一研究成果首次公開提出的某些證據表明:性向并非自動地決定性行為,而對性向賴以確立的方式我們也并未完全理解。特定的性行為有時可能受到個人選擇的影響。這一著作的批評家強調外界刺激(motivation)是貫穿于這一研究課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馬斯特斯和約翰遜甚至也并不希望人們把他們的結論誤解為同性戀性向僅僅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或者同性戀能改變自己行為的這樣一種表示。

二十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研究概況

隨著有關人類性問題的資料開始積累起來,對他人性行為的好奇心與日俱增。日益明顯的是。就人們對性的感受、需求、行動或幻想方面而言,幾乎沒有多少可靠的事實。七十年代成了性問題考察(Sexsurvey)的十年,各種書籍、雜志充滿了有關美國人性生活中最隱密細節的離奇古怪的內容。有些調查采取了足以保證結果的可信度的可靠方法,而另外一些則由于方法不當困難重重。

渾特報告(TheHuntReport)自從肯塞來,70年代早期,花花公子基金會(PlayboyFoundation)委托進行了一次關于性行為的最大規模調查。一個私立的研究機構通過對一組來自美國24座城市的982名男性和1044名女性的隨機抽樣調查收集材料,其結果由職業記者莫頓·渾特(MortonHunt)在其發表于1975年的《二十世紀70年代的性行為》一書中公諸于眾。在調查中使用的問卷表上羅列了一千多個關于人們的性史和性觀念方面的問題。根據男性、女性、已婚、未婚四種情況,他們設計了四種類型的問卷表。他們還就這個國家的性行為傾向在問卷調查對象中組織小組討論。對于渾特報告的統計真實性也有不少批評,調查結果當然應仔細地加以解釋。然而這一研究確實提供了自肯塞以來最包羅廣泛的事實,并且這些事實被人們頻繁地引證在對人類性行為的研討中。存在于渾特報告和比這個報告早四分之一世紀的肯塞研究成果兩者之間的相似點,足以為解釋人們性生活模式在這一時期所發生的變化提供一個基本依據。在本書中我采用了渾特報告中的統計數據。

海特報告(HiteReport)1976年謝蕾·海特(ShereHite)的《海特關于女性性問題的報告(Hite?sReportonFemaleSexuality)》成了一本暢銷書,書中提出了幾個爭辯和討論的問題,其中包括女性傾向于表述自己對性關系的不滿足程度。她收到了3019份(僅僅是她寄出去的一小部分)完整的問卷表,內容涉及女性性問題的許多方面,問卷表要求短文型(essay-type)答案,因此得到了大量的匿名信息以及可測數據。海特后來又用類似的問卷表對7239名男性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以《海特關于男性性問題的報告(Hite?sReportonMalesexuality)》為名發表(Hite1981)。這項調查的結果對男性如何自看待自己的性和性行為提供了新的了解。她的最新研究專著《女性與愛(WomenandLove)》宣稱:一般來說,女性在兩性關系中是不幸的,離婚案中70%以上的女性被告至少離過一次婚。用于這一研究的問卷表反饋率僅有4%,只占相當小的比例。

海特的研究結果由于抽樣無代表性和缺乏嚴格的統計分析而受到批評。有些批評家也聲稱:海特問卷調查中提問的誘導性傾向而影響了答卷者。盡管大多數性學家認識到這類研究的局限和方法學上的弱點,但反映了大量信息和數千人性生活情況的海特報告仍然是有價值的。不論他們是否代表所有的人,這些性生活軼事和答案的確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感情、恐懼和行為。如同對待所有其他研究成果一樣,對海特報告亦應在同其它已有的資料加以嚴格的比較中鑒別。

兒童性問題研究(ResearchonChildhoodSexuality)在對兒童時期性問題(這一不久前嚴重被忽視的領域)提出新的理解方面,兩項國際性的研究成果曾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羅納德(Ronald)和朱麗特·戈德曼(JulietteGoldman1982)在奧地利、北美、英格蘭和瑞典調查了838名兒童,問題涉及到他們心目中的性、與別人的關系、以及性教育。性學家們發現美國兒童對關于性的事實和問題方面最無知。

德國學者厄利斯特·玻恩曼(ErnestBorneman1985),30多年來一直從事兒童性問題研究,他主要通過各種類型的訪問調查。這方面的某些研究必須在長時間、大范圍展開,有幾百項研究課題已被研究了20余年或更長。由于他的發現,致使我們對某些為人們所接受的關于兒童性心理方面形成的弗洛伊德觀念打了折扣。戈德曼和玻恩曼的研究得出同一個結論:無任何證據支持存在一個兒童的潛在期(LantencyPeriod)--弗洛伊德的以對幾乎沒有興趣或無知為特征的發展階段。所有最新的研究結果都傾向于支持這樣的觀念:兒童從出生就有性征,并有各種各樣的、性行為和性興趣伴隨著他們成長。

其它調查(OtherSurvey)自1979年以來,還有其它幾項重要的調查。羅伯特·梭倫森(RobertSorensen1973)發表了《當代美國青少年性問題(AdolescentSexualityinContemporaryAmerica)》,本書是以幾百名青少年對調查問題的回答為根據的。梅爾溫·澤尼克(MelvinZelnik)和約翰·坎特勒(JohnKantner1980)采用復雜的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研究青少年的性行為和避孕行為。他們的調查結果代表了現今已有的關于青少年性行為的某些最可靠的事實。

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紅書雜志》(RedbookMagazine)發表了一份關于性問題的問卷表,100,000多名女性對問卷作了回答,雖然不能認為這個結果代表全部,但這是已有的研究中所構成的關于女性的觀念和行為調查的最大抽樣樣本之一。《紅書》調查反映了一幅享有積極的性生活并經常主動發起與配偶性交的美國女性生活畫卷。盡管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經歷過婚外性關系,大多數女性對自己的婚姻性生活表示相對滿意。幾乎所有的女性都參與過性(oral-genitalsex)。認為自己在這項調查中表現得越虔誠的女性對與她們婚姻伴侶的性生活越滿意,而且婚前與男性同居的可能性越小(塔鳥里斯和薩德Tavris&Sadd1977)

阿蘭·貝爾(AlanBell),馬丁·溫伯特(MartinWeiberg)和休·苛菲·哈梅史密斯(SueKieferHammersmith1981)這三位肯塞學會的成員發表了一項獨一無二的同性戀研究結果,名為《性偏好--在男女中形成(SexualPreference-itsDevelopmentinMaleandFenale)》。從一項涉及4639名同性戀者的民意測驗中,他們對其中979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取得了已有的關于同性戀問題研究最徹底的事實資料。盡管這一研究僅僅集中在美國的唯一地區(舊金山貝區)的同性戀者身上,但仍可將其成果看成是對我們理解性向及其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資料。

菲利普·布納門斯丁(PhilipBlumstein)和皮帕·斯瓦滋(PepperSchwartz),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家,收到了4314對異性伴侶,969對男同性戀者和788對女同性戀者寄來的完整的問卷答案,其中涉及到他們關系的各個方面。他們的題為《美國人的配偶(AmericanCouples)》的報告由于其數量巨大且各不相同的隨機抽樣和研究設計而被看成是最有說服力的社會學研究資料。它提出了一種關于現代配偶如何處理性與愛關系的嶄新觀點。由于性問題研究日益得到公眾擁護,受到社會尊重,它的未來必定會孕育出理解人類性問題的振奮人心的前景。下一節表明,展開性問題研究的一個工程中,許多問題有等于思考。

今天,科學方法被認為是在任一領域建立新知識體系的地可靠基礎。對跨越學科的性學領域的研究正在增長。目前幾種專業雜志專門致力于闡述新觀念、組織各種論辯和收集與人類性問題有關的信息資料。漫長的歲月過去了,綞使得性問題研究成為一種學問上和學術上的體面追求而贏得了尊敬。考慮到他們想要從事的開創性研究可能引起爭議的性質,早期的性學家,如阿爾弗雷德·肯塞和威廉·馬斯特斯,首先在其它領域為自己建立很好的聲譽,然而才涉足性學這一禁區。他們意識到要使自己的發現最終能得到社會認可,建立使自己在學術上受尊敬的地位很有必要。他們謹慎而從容的探索為未來的性問題研究開辟了一條道路。除了必須考慮到性問題這一研究課題的體面問題,在確立自己作為一個性學家的地位方面還有其它一些問題。其中,首要的問題是尋求必要的資金支持研究活動,資金問題這對于一些可以立竿見影用于實踐的研究項目來說易如反掌。政府管理部門、私人基金會和工業部門往往對少花錢多解決社會問題或從新產品推銷中有利可圖的研究項目更有興趣。因此,對于研究形成某些新的生育控制方法或尋求對諸如愛滋病或皰疹一類的傳播性性病和治療方法來說,所需資金垂手可得。然而,對有關性觀念、性響應生理學或人類性向起源的基礎科學的研究往往資金困難得多。政治氣候可能也決定著性問題研究的資金補助狀況,如果某個問題如色情成為政治辯論的重要問題,如尼克松和里根政府所做的那樣,政府資金可能意外地扶持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遺憾的是,政治宣傳通常只有偏離解釋科學事實和結論的一面。這一現象發生在里根總統建立的阿托雷·吉拉爾的色情研究機構。(參見第16章性、藝術、傳媒和法律)

開展人類性問題研究

科學研究的目標之一,是要尋找那些能夠普遍適用于研究之外的真實世界的知識。科學給予了理解、預言和可能控制各種現象的希望。顯然,拿人類作為研究的對象會帶來許多問題,因為我們對自己不能象對老鼠或分子那樣輕而易舉地加以分類或用試驗的方法加以控制。這里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學上的策略可用于從事人類性問題研究。

選擇人口樣本(SelectingPopulationSample)當試圖回答某些性問題時,我們總是明顯地感到不可能獲得全人類的資料。因此,有必要選擇一個對較多人口來說具有普遍性意義的人口問題樣本來進行抽樣調查。抽樣調查中所包含的人口越多,則對具有多樣化個性特征的總人口越有代表性,也可以認為這項研究的統計可靠性越高。最好的人口樣本是隨機抽樣,其中的被調查者都是以隨機的方式從總人口選出的。如果選出了足以反映總人口特征意義的人數,則可以假定這一抽樣對總人口具有很普遍的代表性。然而,這樣的研究也必定規模龐大,耗費昂貴。因此,對如全美這樣人口眾多的組織而言,幾乎沒有可能進行過這種類型的研究。

由于肯塞學會的研究人員精心組織了對具有一定結構的、來自不同人口層面的12000人進行抽樣調查,因此發表于1948年的肯塞性問題研究成果仍被視為有關人類性行為最可靠的統計研究之一。然而,對他的發現的有用性和可靠性仍然存在許多爭論(科蘭克·摩斯特勒和圖克伊1953;吉哈德和約翰遜,1979)。

現存的各種形式的偏見可能滲透到調查活動中并影響研究的結果和結論。研究人員可能由于未能適當地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無意中使研究出現偏差。另一方面,并非每個人都愿意參與性問題研究,接受有關調查,或即便參與也未必誠實地回答所有問題。志愿者由此產生的傾向必定影響到研究的結論(WolchikSpencer&Lils1983)。志愿者的被動參與成份尤其是限制性的,羅伯特·梭倫遜(RoberSorenson)的有關青少年性問題的研究(前面已引述過)提供了關于這一限制性的很好例子。他首先請求家長們同意對其子女進行調查。大多數家長同意了,也有一些不同意。于是他又懇求青少年的合作。同樣,大多數(并非全部)給予了合作。因此,他的研究在結論上就存在一些不準確性。

進行調查(TakingSurveya)就性觀念和性行為的某些方面提問,這是性學家們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面對面的采訪,可以電話訪問或問卷調查。肯塞采用了非常詳細的面對面的采訪程序。在這一程序中,研究人員要在形成一種接受態度(acceptingattitude)和避免"誘導(leading)"答案的技巧方面接受嚴格的訓練,借以努力減少由不誠實或其它因素造成的偏差。打印的問卷表是一種高效而經濟地從大量人口中收集資料的方法。但同面對面的采訪比較起來,這種方法察覺不誠實的答案、誤解、夸張或敷衍了事的難度要大得多。因此對調查中取得的結果以及從中歸納的結論必須慎重地加以解釋。

病例研究與臨床調查(CaseStudiesandClinicalResearch)職業顧問、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其它臨床人員通過對正在遭遇某些性憂慮或性困惑的人給予技術指導、生理檢測、心理咨詢和臨床觀察進行艱苦的研究探索。他們采取各種各樣的治療手段幫助病人,并可能想出許多新的辦法。專家們可能發現這些手段和方法對大多數當事人或患者是有效的,并將弄清其中最有效的特征。在透徹地觀察特殊的個別情形后,病例研究可能被公開。雖然這樣做要冒把病例研究得出的個別結論過于普遍化的風險,但這些研究的確提供了一些新觀念和值得考慮的前提。病例研究給有關職業團體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和實用性的啟示。

當某種治療方法在大批量的人身上加以檢驗時,這就叫臨床研究(Clinicalresearch)。臨床研究要考慮病因、治療、抑制疾病或癥狀。例如,馬斯特斯和約翰遜(1970)對近800名自述患有各種性功能障礙的病人進行了數年的臨床研究,對問題分門別類、查找可能的病因,試用各種治療方法。他們接著又對一些人進行了5年多的研究。并在以極其慎重的態度再次進行必要的推廣研究的同時,才以這些研究為基礎為治療性功能障礙這一嶄新領域建立了一個概念性框架(ConceptualFramweork)。這一類別的臨床研究為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但是,臨床研究的推廣被過于頻繁地誤用和濫用了。過去,我們關于同性戀的大多數假想就來源于臨床研究,而這些假想有很大的缺陷。

觀察研究(ObservationalResearch)有些研究者決定直接地觀察人的性行為的一個方面,因而減少那種以被調查者自述為特征的研究方式造成的偏差。觀察研究可以在試驗室或野外進行。例如,人類學家往往傾向于研究自然狀態下的人群組合。馬斯特斯和約翰遜(1966)對人的性反應的研究(本章前面已討論過)是一種最佳的實驗觀察研究的典范。他們運用各種類型的儀器測量694人在受到性刺激的情況下的生理反應。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以系統化的方式觀察人的性反應的研究。

馬斯特斯和約翰遜曾謹慎地指出他們的發現可能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的性反應。由于要尋找一個適用這種研究的隨機樣本特別困難,因而往往為研究范圍的狹窄而受到批評。然而,無論正確與否,生理學家們通常假定:在對待人體這一過程時,類似的活動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其實是很相似的。當然,幾乎沒有辦法確定在多大的程度上(如果有的話)實驗室條件可能影響到人的功能。盡管如此,大多數性學家還是接受了馬斯特斯和約翰遜以及許多其他觀察研究者的基本依據。

實驗研究(ExperimentelResearch)科學研究的一條根本原理是運用受控試驗(Controlledexperiment)。在這種類型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在控制其它變量并保持其余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檢驗某一特定的被研究和操縱的變量所發生的變化。于是,研究人員才可能得出難以通過其它研究得出的因果關系的推斷。

然而,設計一種以人為對象并能靈敏控制的試驗是困難的。人的復雜性使得要控制所有可能的變化幾乎不可能。此外,可控試驗裝置的人為性會影響對人的研究的結果,這種可能性始終存在。由于這些理由,在人的性問題研究方面,試驗研究留下的痕跡稀少,并易于產生同樣的缺點而受到那種司空見慣的批評。

性問題研究中的倫理問題(thicalissuesinSexResearch)

近來,許多注意的焦點集中在必須保護和尊重那些作為研究對象參與任何形式的人類研究活動的人。由于性問題被視為生活中如此隱秘的方面,卷入在性問題研究中的倫理問題尤為明顯和重要。

自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團體肯定了公開承諾(InformedConsent)的權利,即研究對象應事先完全了解研究的目標和他們將要求如何參與。人們普遍贊同研究人員無權強迫他人參與或不向受試者據實預告研究活動。同樣,科學家有義務保護參與者的隱私,確保決不將私人的隱秘事實同某個特定的個人聯系起來。研究人員必須用各種方法匿名收集資料并防止日后不適當地泄露個人隱私(馬斯特斯,1980)。

大學和政府機構擁有必須贊成任何包括人在內的研究設計的人類研究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經常衡量的是這種研究對社會的潛在價值,而不是關心是否有助于緩解參與者們天生的憂慮、危機,幫助他們擺脫困境。調查者繼續這一研究總是很難得到恩準。

盡管如此,研究的多種形式是我們所擁有的、為獲得關于復雜且依然法混雜的人的性問題領域更可靠資料的唯一途徑。

性問題的新觀念

現在,我們能夠更仔細地審視人們在對待性問題方面所發生的某些比較特殊的變化。并非所有的人都曾經歷過性觀念的變化,強調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無論他們感覺到內心世界的這種變化與否,幾乎所有的人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這些變化是我們社會的文化的發展部分之一。

隨著與性相關的問題變得如此公開,關于性問題的研究使人們了解到各種性行為的真相,這一古老的禁忌逐漸冰釋。身體重新被看成是某種美好和愉快的、具有實在價值的東西。當發現別人都在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品味生命的情趣時,許多原來自命清高、超凡脫俗、不屑與這類"濁物"為伍者因而倍感孤寂無聊,他們嘗夠凄苦之后也想"還俗"了。

對手淫的態度

許久以來,自我性刺激看成是不道德和(或)不健康的行為。里查德·凡·克拉弗特-厄賓標準的維多尼亞時代的醫學著作《性的情感心理(PsychopathiaSexualis)》一書將典型的十九世紀80年代歐州人對手淫的觀念表述如下: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會象早年做下手淫的下流行為那樣如此容易沾污......一切高貴而完美的情感之源。它使含苞欲放的花朵失去了美麗和芬芳,只留下粗俗的、野獸般的性欲滿足......淫蕩情欲的熾烈降溫;對異性的傾慕減弱。對于年輕的手淫者來說,無論男女,這一可恥的行為都將敗壞道德,貶損品格,破滅向往,沾污情感和心靈。在一定的情況下,甚至使人無可奈何地失去對異性的渴望。

(克拉弗特-厄賓,1965年翻譯,PP188-89)

這種對手淫危言聳聽的看法長時間影響了醫學界和普通人的觀念。它反映了這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性價值觀是只有在已婚男女之間性交才是唯一正常和非病理學的,關于性的言行越少越好。手淫成了同性戀、性虐待狂、不育以及其它情形的替罪羊而受到責難。家長們對手淫的可怕后果更是談虎色變,以致于買來了金屬手套和一些用以遮蓋住生殖器的稀奇古怪的玩藝兒(如圖所示)以防止他們的子女手淫。

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手淫的態度逐漸有了越來越多的寬容。實際上人們已經接受偶爾手淫無長遠害處的看法。但依然假定頻繁手淫對身體有害。阿爾弗雷德·肯塞的統計資料發表后(1948,1953),人們才發現手淫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行為。幾乎所有的男性(92%)承認有時通過手淫達到,大多數人承認多次通過手淫達到。在被調查的女性中,58%的人承認可以通過手淫達到,此外,4%的人有過手淫但未達到。

今天,手淫是人的性行為中很正常的一部分,在青少年中很普遍,有些一直延續到成年和老年,這一觀念在學術界似乎占了上風。手淫往往被視為對性緊張的一種健康的釋放和想要弄清性反應的一種方法。現在,人們已了解到手淫是一種局限于自身的現象,一般的共識是來自醫學界的任何行為都不比手淫更為普遍的觀點。然而,在我們的社會中,手淫是一種對男性比對女性更積極認可的性行為,甚至到今天人們似乎還認為這是對的(斯托雷,1985)。關于手淫問題更詳細的探討,參見第九章,孤立的性行為與合作的性行為。

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

傳統性準則中最強力的一條歷來要求保持婚前貞潔。占統治地位的觀點堅持認為,從道義和宗教上看,沒有婚姻約束的男女性交是犯罪,這一觀念至今陰魂不散。

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對女性婚前性行為方面的約束條文多于對男性的雙重標準仍具有效力。男性被假定為具有難以駕馭的性沖動,而一個"淑女(goodgirl)"則是不允許因為性沖動而越雷池半步的。"失足(makeamistake)"而暴露在懷孕或閑言碎語中的年輕女性通常要遭受社會準則的非難。在二十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涌現出來的一批大學生中,許多女性決定成為技術上的處女,她們參與性行為達到而不發生性交。

最新的研究表明:年輕人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多數青年男女不再遣責婚前性行為,也不計較是否決定在婚前性交。現在盡管更強調性伙伴雙方愛的感情關系的重要性,但在大學生中,越來越認為技術處女的作法是虛偽的和不能滿足欲望的。因而,有些幾年前不性交而僅僅通過愛撫達到的男女,現在打算性交。然而與此同時,不包括性交在內,但仍可經常導致的各種性接觸增加了合法性(勞倫斯·茹賓遜和羅爾基,1984;斯托雷,1985)。

在態度和價值觀上的變化并不必然導致行動上伴隨而至的變化。贊同婚前性交這一觀念的人要比在實際中這樣做的人多。然而,有證據顯示,有過性交經歷的年輕人不僅百分率很高,而且他們在較小的年齡就開始有性交的經歷(澤爾尼克和坎特勒,1980)。自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在女性中出現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性解放運動(sexualactivity)的浪潮。對女大學生的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紀80年代非處女百分率要比60年代中期或70年代高得多(羅賓遜和杰德尼卡,1982;斯托雷,1985)。

對同性戀和其它性向的態度

任何不符合已被認可為正常的異性性交形式(男上女下面對面)一直被許多人看成是有悖常理的、非自然的行為。盡管許多人承認有不同的性偏好,然而,醫學和精神方面的健康專家通常把這些不同于常規的行為歸于疾病一類。法律宣布它們為罪行,宗教給它們打上邪惡的印記,普通民眾對這些行為充滿了恐懼、厭惡和惋惜。許多這類看法至今仍然存在,直到二十世紀80年代,對多種性向的某種形式才逐漸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比較寬容和接受的傾向。

對同性戀和兩性戀行為在態度上的變化特別明顯,這種變化尤其表現在幫助職業團體(thehelpingprofessionalgroups)和年輕人之間。但是,這種變化在任何這些團體中都并非絕對的一致。許多職業團體(包括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不再認為同性戀偏好是一種病態,而認為是性功能表現的另一種替代方式。同性戀者已結合起來建立旨在對公眾進行同性戀教育,為同性戀爭取平等權利和為同性戀贏得更多政治影響的組織(阿爾特曼,1982)

近來,其它性行為已在一定的意義上爭取到了較高層次的認可。施虐受虐狂、易裝狂、表現主義、窺淫狂以及其它各種性實踐不再象先前那樣令許多人感到震驚。對其它性偏好越來越寬容和接受而不是遺責。一個典型的哲學是,只要不傷害他人人格、不剝奪他人自由、不違背他人意志,每個人都應該自由地享受他(她)自己的好。一個時期內,這種強調似乎正在形成這樣一種信念:性表現(其質量和數量)是私人的事情。

然而,隨著二十世紀80年代一股新的政治和宗教的保守主義浪潮的出現,有跡象標志這一傾向的逆轉。在男同性戀者團體中出現的人體系統免疫力下降(AIDS)的問題開始為反同性戀的狂熱分子提供了新的武器。1986年度,色情調查委員會熱衷于向公眾展示更多的非正常性行為形式,企圖把導致強奸和反社會的犯罪歸罪于這種色情活動(里恩,1986)。1986年,聯邦最高法院支持一項佐治亞州法律,使得雞奸者(由兩名男子進行手淫)成為重罪犯,即使相互自愿也不例外。《新聞周刊(Newsweek)》進行的一次民意測驗顯示:占微弱多數的美國人不贊同這項裁決,中年人對此反應極為冷淡。然而,就在這次民意測驗中,所有離婚者中有61%的人說,他們認為同性戀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這些都只能說明:在社會的和政治的氣候中肯定存在某些重要轉變的跡象。這種氣候表明,對那些不利于鞏固我們社會的異性戀形式的性向將不再有更多的寬容。

對身體和裸體的態度

在二十世紀初期,人體被認為是一件非常討厭的東西,裝裹得越嚴實越好。身體也是羞恥之源,裸體是不允許的,對從人體軀干上突出的器官(男性陰莖和女性乳房)最好嚴加防護和遮蓋起來(見圖)。

近幾年,圖片已非常不同于以往,各種樣式的服裝把人體的許多部分暴露出來,一些泳裝僅僅遮住生殖器和女性乳房。裸體現象在更大的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男女正面全裸像出現在各種流行期刊上。法院通常不再認為在圖畫中僅僅暴露出生殖器代表淫穢或色情。裸體者野營已運作多年,盡管他們經常受到很嚴格的行為準則的約束(溫伯格,1967)。在聯邦的幾個地區,一些海灘允許人們裸體。裸體作為自然而舒適的狀態正在被接受。

對雙重標準的態度

這樣或那樣關于性問題的雙重標準是許多社會習俗的一部分。西方文化最古老的雙重標準是建立在假定男性比女性更需要或更樂意享受性快感的基礎上的。此外,人們以為男性比女性更有經驗并且能夠保護女性免受性的較多不愉快方面的痛苦。這一雙重標準深深地植根于我們的社會,并將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很大的一個人口層面上形成兩性關系的道德外觀。

雖然人們不再臆斷女性在婚前保持童貞的重要性,卻又抱著一種固執的態度,認為男性與許多性伴侶發生關系是可以接受的,而對女性則不然。大學生們不斷與一種一方面把女性局限在為數很少的幾個男性中,并且必須以相愛為條件;另一方面,男性則可以隨心所欲并且以自己的性技巧卓爾不群而受到同伴的尊敬的"新"雙重標準發生磨擦。研究進一步表明:性的數量和花樣兩方面都說明男性擁有比女性較多的性行為(斯托雷,1985)。

許多年輕人逐漸意識到:可以作為兩性關系基礎的比較健康和公正的準則是存在的。隨著女性強大的潛力不斷地被意識到并表達出來,更多的女性不再感到自己是比男性低等的性別,更多的女性不再屈從于雙重標準的兩性關系。

案例研究

朱莉:為追求非排他的關系而抗爭

朱莉,一位22歲的高年級大學生,對愛的意義和性在愛情關系中的地位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她認為健康的愛情應該對所愛的人不加任何限制,嫉妒是一種不安全的征兆和令人窒息的占有欲。朱莉享受過性的快樂,感到女性應該是自由的,就象雙重標準允許男性所做的一樣,但她認為忠誠于性并非良好的兩性關系的一全必要部分。

在和彼得(也是一個大學生)建立了很深的關系后,朱莉搬進了彼得的公寓。他們關系的一個基本條件是兩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去愛并與其他人性交。不久,她認識了卡爾遜并偶然與他同睡。她仍然認為她與彼得的關系是主要的。彼得開始以輕蔑和憤怒的態度反對朱莉與別人的關系,盡管他知道這是在違背他們最初的協議。他們頻繁地爭吵,但朱莉堅持認為健康的愛和性不應該是排他的。

隨著彼得受到的傷害加深,嫉妒增強,他感到有疏遠朱莉的感覺。他開始加深與幾個月認識的一位年輕女性的友誼,實際上,他們的關系中已包含了性交的內容。令朱莉吃驚的是,她發現了自己對彼得的新關系的否定性反應。她的感情與她的哲學背道而弛,使她感到沮喪和壓抑。

盡管幾個月來,朱莉和彼得努力使他們的非排他的愛和性關系維持下去,但這一關系不能忍受緊張。朱莉沮喪地離開了彼得,臨分手時,她說從這一經歷中學到許多,她繼續支持她的愛和性的哲學是健康的,盡管現在她對自己準備使非排他的性在她的生活中維持下去有了懷疑。對性和羅曼史的態度

自古希臘以來的哲學家們都斷言性欲是愛的一種類型,愛從根本上說是追求完美的愿望,是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尋自己的另一半并與之結合的需要。在大多數非西方文化中,漫長的歷史時期里,瘋狂的迷戀和羅曼蒂克的愛情被看成是某種與對性渴望相分離的,甚至毫不相干的東西。然而,在我們的文化中,婚姻是從羅曼史和性欲中產生出來而又似乎要把兩者捆綁在一起的社會風俗。在大多數其它文化中,婚姻被看成是人生中如此至關重大的步驟,豈能由這種過眼煙云般的羅曼蒂克或虛無縹渺的來決定。我們的文化屬于把羅曼史理想化的第一種文化之一,它已被編織到我們的政治結構之中,并使之聯系到性和婚姻--成年人的一個基本需求。

"什么時候兩個人有權性交?"在近年來的性教育課中,幾乎任何人都會脫口說出這一問題預期答案。萬變不離其宗,"當他們相互愛慕時"。60年代指向獲得片刻滿足找到感覺就干的心理狀態的反主流文化運動決不可能與西方世界的主流價值觀同流合污。不久,人們都意識到事情不可能真的那么簡單,片刻滿足的背后有一個復雜的后果:增加了性病傳播、意外懷孕和感情破裂的頻率。二十世紀80年代經歷了一股浩浩蕩蕩地"回歸"親蜜、愛情和羅曼史的巨大浪潮,這一時期的書籍和期刊文章充斥這類問題的內容。現在,我們有機會來細致地審察愛的面目、人的行為和精神的復雜性。把羅曼史和性欲揉合在一起并非象它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或"自然"(克利,1984)。

對性教育的態度

在整個二十世紀前半葉,人們對性問題諱莫如深,除了乏味的玩笑和雙人默契以外,"正人君子"絕少談論性問題。學校性教育僅限于討論精子和卵子在生育中的作用;教堂性教育通常只羅列出一系列不能做的事情;家庭性教育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就連那些為探討性問題提供咨詢的專家們(如生理學家、宗教顧問、精神健康學者)在性問題方面也幾乎沒有任何特殊的學術上的準備。

二十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在公立中小學和學院的性教育更公開化了。鼓勵和支持性教育計劃的各種組織建立起來了,最有影響的團體要數1964年被特許成立的聯邦性教育咨詢委員會(SexInformationandEducationCounciloftheUnitedSysyrd簡稱SIECUS)。該委員會的合作創始人之一,首任執行主任是瑪麗·S·卡爾德羅恩博士(DrMarySCalderone),一位女性,后來成為世界性教育的主要倡導者。在二十世紀60年代未和80年代中期,聯邦性教育咨詢委員會和其它前性教育組織曾兩度遭到了一些利用性教育爭論換取知名度或各種教育組織(boardsofeducation)的極端主義者政治團體的攻擊。盡管事出有因,一些很好的性教育計劃畢竟被擱置起來了。但風暴終于過去,性教育的課程在持續增加。新澤西州是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授權其州立中小學進行性教育的州之一。

1973年聯邦性教育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會采納了一項性教育狀況的聲明,其中總結了日益增長的關于性教育的新觀念。

自由地獲取關于性問題的各個方面的完整準確的知識是每個人(包括兒童以及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卡爾德羅恩。1974,P·1)。

性教育課程和計劃已出現在美國的公立中小學、學院、宗教派別和職業學校里。由于家庭繼續被看成是進行有效性教育的理想場所,一些家長已為充當其子女的性教育者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今天,這些努力將有助于使兒童和青年有比他們的父母年輕得多的時候了解到關于性的基本知識(索恩伯格,1985)。

考慮到性觀念的最新轉變,顯而易見,有些重要的變化在繼續。然而,有必要進一步強調產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接受了新的性觀念,也許他們只是部分的接受了這些新觀念。其原因在于:我們生活在一個許多不同的性倫理共存的時代。這種不同不僅造成了個人觀念上的混亂,而且造成了人民團體之間的沖突。依然難以確定的是,這些觀念上的變化對性行為已產生和將產生什么影響。但是,二十世紀的最后年代必將代表一個性意識日益覺醒和性觀念沖突日益劇烈的時代。

全章總結

1、研究人的性問題日益普遍和復雜,它是理解人的行為和社會交往的許多不同方面的重要方式。

2、"性革命"是否發生這曾是一個有爭議的課題,但是,考慮到性和引起人們在如何決定自己性行為方面的變化,在態度和價值觀上的確存在著正在發生的轉變。

3、導致關于人的性問題變化了的觀念的因素包括醫學上的進步;突出強調個性和個人自由;變化中的道德準則;關于男性和女性的作用的新觀念;日益延長的閑遐時間;關于性的新知識;對愛滋病日益增多的憂慮。

4、在十九世紀,研究人類性問題的三位重要的先驅者是里查得·凡·克拉弗特-厄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享利·哈維洛克·厄利士。他們的研究建立了直到二十世紀仍然被堅持的關于性問題的基本看法。

5、關于性和羅曼史的維多尼亞價值觀嚴重地影響著二十世紀早期。肯塞研究開辟了關于性行為領域的新視野,馬斯特斯和約翰遜在了解性功能礙障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6、于二十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進行的幾項關于性問題的調查贏得了世界范圍的注意并帶來了對女性和男性的性問題、兒童和青少年性問題,性向和新看法。

7、各種方式推進了關于性的科學研究:人口抽樣、調查、運用病例和臨床數據進行研究,直接地可通過可控試驗觀察性行為。科學研究提出了各種倫理問題。

8、對性問題的態度一直在變化中。近年來,手淫和婚前性行為更多的被接受;同性戀和其他性向有了更大的公開性,盡管有關它們的可接受性的爭論仍然處于一個很值得玩味的階段。

9、在過去的20年里,裸體遠比過去更為人們所接受。從前的性雙重標準已讓位依然可為感到的男性的性行為比女性更容易被接受的"新"雙重標準。

10、在當代人中,性欲和性行為與羅曼蒂克的愛情纏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11、在各種教育機構中,性教育的重要性似乎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并呈現出減弱的趨勢,而大多數公立中小學仍未被授權進行性教育。

12、把我們自己理解成為有性別的人類要求反省和自然設問。父母的態度和價值觀經常影響我們自己的性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資料來源:

Chapter1:HistoricalandResearchPerspectivesonSexualityfromSexualityToday:TheHumanPerspective,byGaryF.Kelly,TheDushkinPublishingGroup,Inc.,SluiceDock,Guilford,Connecticut064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视频|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香蕉网|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yellow字幕网在线91pom国产|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看**一级**多毛片|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120秒男女动态视频免费|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欧美日韩国产区在线观看|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色中色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奶水哺乳理论电影|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黄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久久|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韩国高清色www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www.怡红院|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