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英漢語篇差異看被動句翻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被動句是英語中應用最廣泛的句型之一,與漢語的使用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在英漢翻譯實踐過程中,原文中的被動句翻譯基本可以分為兩類:譯為漢語主動句或被動句。作者從語篇的角度出發,分析了英漢兩種語言的主題、主語差異以及語義重心差異,在這兩種差異的基礎上選擇翻譯策略,將譯句與整個譯文語篇之間建立聯系。
關鍵詞:被動句;語篇;翻譯
一、語篇與被動句
對于語篇,可以參考胡壯麟先生給出的定義是:“語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約束在一定語境下表示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2]。這里強調了語篇的兩個要素:一是脫離了句子語法的約束;二是具備完整的語義。我們可以理解為,無論是詞匯、段落還是整篇文章,只要在一定語境下具有完整的語義都可以定義為一個語篇。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認為“語篇是最后的仲裁,句子是翻譯操作的基本單位”[1]。語篇是翻譯效果的最終體現方式,翻譯效果的好壞是從整個語篇去感知的,單從一個基本單位(句子)層面來看,一個譯句的翻譯效果可能是好的,但如果放在語篇中,與整個語篇翻譯效果不符或者有沖突,便不可取。本文認為,譯句通順且符合目的語讀者閱讀習慣只是第一步,還要將譯句與整個語篇之間建立聯系。前人在研究被動句時,側重點往往放在被動句的翻譯策略,普遍選擇單個被動句作為研究單位,只停留在“翻譯操作的基本單位層面”,追求的是譯句通順或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缺少與整個被動句所在語篇之間的聯系。本文認為,尤其是在翻譯涉及多個主體的語篇時,一個語篇中的主次信息可能會影響被動句的翻譯。這并不是說放棄被動句基本單位層面上的翻譯操作,而是在基本翻譯單位的基礎上充分與語篇聯系,使整個語篇的主要或次要信息不因被動句的不當翻譯而產生任何信息錯位。因此,在被動句的翻譯策略中,引用的研究案例還是單個被動句。研究語篇中的被動句翻譯時,采用的研究案例都是適當篇幅的具有完整語義的段落。
二、英漢語篇差異
(一)主語和主題差異英語是主語型語言,內容都是圍繞著主語展開的,缺少主語不能成句。邏輯特征呈直線型,通常直截了當的表達出中心思想,然后進一步展開敘述,句子結構十分緊湊。漢語則是主題型語言,全文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句子結構雖然松散,但形散神不散。英語重主語,而漢語則輕主語。我國語言學家王力認為:“因為主語并非中國語言所需求,故凡主語顯然可知的時候,以不用為常”。因此,漢語沒有主語也能成句,且十分常見,由此也出現了被動句的翻譯策略之一——譯為無“主語”主動句。
(二)語義重心差異秦洪武、王克非指出:“英語句子是‘突顯語序’,指不依靠時序組句,而是把陳述重要信息的部分習慣性地放在句首”[3]。而漢語相比較英語更顯得含蓄,通常把強調內容置于句末或段尾,而在這之前的內容都是為句尾或段末的表達目的做鋪墊。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還有其他方面的表現,如整體和個體、具體和抽象等,以上列出的兩點差異是直接與語篇相關的。
三、英語被動句的翻譯
英語文本中多使用被動句,漢語則更傾向使用主動句。所以譯者需要根據兩種語言上的不同特點,靈活轉換主被動語態。漢語的被動句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顯性標記的被動句,句子中出現“被”字,通常這就帶有顯性標記的句子描述的都是帶有負面色彩,因此在漢語中不經常使用;另一種是隱性被動句,即句子中沒有出現顯性標記“被”,而是由表面上的主動結構表達出的被動意義,如“為……所”“遭到”“受到”等,在漢語中,這一類型隱性標記的被動句比顯性標記的被動句更為常見。在英漢翻譯過程中,原文的結構只是譯者考慮的一部分,還要考慮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做到譯文流暢自然。
(一)譯為被動句例1:Bothstocksarelistedasoverfishedandaresubjecttoarebuildingplan.譯文:這兩種魚都被列為過度捕撈,即將接受重建。(“被”動句)原文中“arelisted”可以翻譯為“被列為”,完整的傳達出了原文中的信息,在句式結構上也做到與原文對應,也通過帶有顯性標記的“被”動句,凸顯出了原文中的“過度捕撈”負面色彩。例2:Marinerecreationalfisheriesarenotmonitoredwiththesamerigorascommercialfisheries.譯文:海洋休閑漁業并非如商業漁業一般受到嚴格監管。(意義被動句)原文中表達的是“海洋休閑漁業并非如商業漁業一般被嚴格監管”,雖然在語法和結構層面上是可以的,但譯句并不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且“被”字帶有負面色彩。所以我們可以譯為“受到嚴格監管”,通過改變句式結構,變被動為主動,表達原文中的被動意義。
(二)譯為主動句尤其是動作發出者為人時,最常采用的翻譯策略就是把被動句譯為漢語主動句。省略主語是漢語的典型句法結構之一,在不知道主語或不必提出行為實施者時,往往可以借助漢語這一優勢。本文認為,無主語句實際上是將主語隱藏,從語法角度,也屬于主動句。例3:VesselTripReports(VTRs)areimplementedforfederallyregulatedfisheriesofftheAtlanticcoast.譯文:船只航行報告調查的是大西洋沿岸受聯邦監管的漁業。(主動句)初譯時,譯者采取了直譯的翻譯方法,翻譯為“船只航行報告(VTRs)被實施在大西洋沿岸受聯邦監管的漁業”,雖然在“federallyregulatedfisheriesofftheAtlanticcoast.”部分進行了句式修改,但譯文效果還是欠佳。通過再次對原文分析,發現VTRs調查的實施對象為“federallyregulatedfisheriesofftheAtlanticcoast”,可以把被動語態譯為主動語態,改譯為“調查”,不僅凸顯了句子的邏輯性,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例4:Anon-sitecomponent,inwhichanglersareinterceptedandinterviewedonthewateroratsitessuchasmarinaswheretheyaccessthewater.譯文:一個是現場調查,即在水面或垂釣者進入水域的碼頭等地攔截采訪垂釣者。(無“主語”主動句)原文中“areinterceptedandinterviewed”的動作發出者是未知的,該動作的承受者是“anglers”,在這種情況下,改變原文句式,將原文中的被動語態處理為無主語主動句效果最好,更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語篇中的被動句翻譯
被動句翻譯實踐中,會遇到被動句的主語與漢語語篇主題的問題。主要分為原文主語與譯文主題相對應和不對應兩種情況,這里的對應,不是完全對應。
(一)主語與主題不對應例5:ThePartyCharterSurvey(PCS)isstructuredsimilarlytoFHS,butPCSonlyincludesfishingtripsforpartyandcharterboatsoffCalifornia.Fishingeffortisdeterminedfromboatdirectorytelephonesurveys,andCPUEisdeterminedfromaccess-pointinterceptsurveysandat-seasampling.InterceptsurveymethodsaredescribedindetailintheMRFSSsection,whileboatdirectorytelephonesurveyandat-seamethodsaredescribedindetailintheFHSsection.譯文:租船合同調查(PCS)的結構與FHS類似,但PCS僅涉及加利福尼亞州除外的各州頭船和租船的捕撈行程。捕魚努力量由船只名錄電話調查確定,CPUE由訪問點攔截調查和海上采樣確定。MRFSS部分詳述了攔截調查的方法,FHS部分詳述了船只名錄電話調查和海上調查方法。通過分析示例語篇,描述內容主要集中在“PCS”上,例句主語“Fishingeffort”和“CPUE”是和段落主題不一致的,這種情況下若翻譯為主動句,選擇“boatdirectorytelephonesurveys”和“access-pointinterceptsurveysandat-seasampling”做主語,翻譯為“船只名錄電話調查確定捕魚努力量,訪問點攔截調查和海上采樣確定CPUE”就會和語篇主題“租船合同調查”相沖突,導致段落主題不清晰。可以考慮譯為被動句。直接將“isdeterminedfrom”譯為被確定,并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因此可以通過調整句式結構,譯為意義被動句,譯為“由……組成”,使譯文更貼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二)語義重心對于被動句的翻譯,也會涉及語義重心的問題。英語表達中習慣使用被動句式,而漢語表達習慣使用主動句,把人做主語。從漢語表達習慣來說,“被……”在句子中一般都會成為強調的部分,即為語義重心,使用“被……”描述的事情往往具有負面色彩的[4]。當動作的執行者和承受者比較明確,并且動作的執行者是人的被動句型中,只要把握“英語重心在前,漢語重心在后”的原則,翻譯時不刻意增加語義重心,語義也不會變化。五、結論無論是將英語被動句譯為漢語主動句還是被動句,都是停留在基本翻譯操作上面的思考。更多的時候,需要綜合考量整個語篇的主題,原文主語以及語義重心,從整個語篇的角度,選擇翻譯策略。在翻譯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給予譯文對應信息同等價值。
【參考文獻】
[2]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4:1.
[3]秦洪武,王克非.英漢比較和翻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110.
[4]劉夢婕.英漢翻譯中語義重心的分析與處理[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4):102-108.
作者:成宇娟 王倩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