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傳統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戲劇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類,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本文通過對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價值的總結,并進行可行性分析,進而提出開發戲劇元素旅游文創商品、建設戲劇主題旅游景區、打造旅游IP等建議。
關鍵詞:傳統戲??;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濃厚的文化代表性。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有些珍貴的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面臨失傳的局面,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將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開發相結合是一個切實可行的發展模式。2006年“傳統戲劇”這一名稱在我國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正式使用。傳統戲劇是指在歷史上產生,并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表演藝術形式。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中國戲劇在全國各地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形式,著名的“五大劇種”: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據統計,中國現存地方戲劇種有360多種。
一、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價值
(一)地域特色價值地方劇種的表達方式和表演形式通常受到當地生活習慣、語言、風俗、地理等的影響。戲劇的題材大多來自于生活,同時借鑒了民間故事、歷史傳說等的內容,具有濃厚的地域特征,這也正是傳統戲劇的獨特性所在。比如豫劇由于長期在農村演出,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表演風格樸實;黃梅戲劇調豐富,用安慶地區的語言演唱,語言易懂,字音清晰。不同的劇種風格和內容的差異為旅游開發提供了多種獨特的資源,豐富了旅游產品的多樣性。
(二)藝術性價值戲劇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載體包含多種藝術形式,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比如服裝、化妝、樂、詩、舞臺、舞蹈等多方面。川劇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時尚•旅游•創意:錦繡德陽》一書中,其中一部分內容名為“川劇臉譜與時尚禮服的邂逅”,將臉譜元素創造性地與禮服結合,形成獨特的時尚效果。臉譜圖案在很多景區的旅游紀念品開發中也經常用到,此外,川劇變臉也是旅游節目開發中的典型代表,不僅在當地賓館、茶社、酒樓里看到此項演出,而且在很多景區也有專業演員的每天固定時間段表演。
(三)文化性價值傳統戲劇自古至今的發展歷程是優勝劣汰的過程,許多優秀曲目經幾代人的打磨改進,不僅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內涵,并且融入了各個時代的文化,著名的有《貴妃醉酒》《朝陽溝》《西廂記》《天仙配》等。以豫劇《朝陽溝》為例,該劇在1958年首演于鄭州,引起強烈的反響,自創作以來傳唱60余年,演出5000多場,演員更替到了第四代,經久不衰?!皼]有旅游的文化缺乏活力,沒有文化的旅游缺乏魅力”,以優秀傳統戲劇為依托進行旅游開發不但能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并且能激發戲劇愛好者的旅游興趣,參與到旅游活動中去。
二、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可行性分析
(一)優勢與機遇1.文旅融合推動非遺文化繁榮2018年3月人大表決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批準設立文化和旅游部,開啟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深入,各地紛紛組織各種活動積極響應,如惠州舉辦“影像非遺———廣東非遺作品攝影展”、韶關南雄市在珠璣古巷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傳統服飾節活動、教育部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促進京劇、昆曲、黃梅戲了等傳統戲劇在青少年群體的傳播。2.中外文化交流促進傳統戲劇繁榮201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一帶一路”總規劃,“一帶一路”自推行以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密切、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隨著經濟往來的增加,其他國家對中國文化了解也不斷深入、對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興趣逐漸增加,為我國傳統戲劇文化和市場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動力。3.豐富的傳統戲劇資源中國戲劇最早起源于原始歌舞,并融合多種舞臺表演形式,集各家之所長,同時又保存有自身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昆曲、粵劇、淮劇、莆仙戲、晉劇、漢劇、徽劇、湘劇、花鼓戲、滬劇等五十多個劇種。
(二)劣勢與威脅1.傳統戲劇傳承和創新問題嚴峻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新科技新媒體大量充斥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在逐漸被人們遺忘。另外,隨著傳統戲劇市場占額的減少,一些傳承人不得不轉行另謀生路,導演吳天明生前的最后一部電影《百鳥朝鳳》反應的就是這個問題。現代中國戲劇缺少創新以及改革,如果只流傳一些陳舊的經典曲目,戲劇終將會在時代主流的發展中被淘汰??v觀整個戲劇市場,劇團演出越來越少,整體隊伍士氣不高,從業人員思想不堅定,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2.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8年原創內容與技術平臺混合為王,原創短視頻、系列微視頻商業發展模式更能促進原創內容開發。以網絡電影為例,2018年原創劇本占比84%,文學、動漫、游戲、神話故事、真實事件等為網絡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2016年被稱為短視頻發展元年,各種類型的短視頻呈現井噴式增長,其受眾群體以中青年為主,不過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沒能盡早搭上短視頻這輛順風車進行及時的傳播和發展。
三、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對策
(一)結合戲劇元素開發旅游文創商品加大對文創商品開發,除了市面上常見旅游產品以外,多角度設計旅游產品。故宮旅游文創商品的開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軟萌賤”的設計風格與長期以來故宮莊嚴的形象定位形成強烈反差,在市場上掀起一股文創的熱潮。據官方公布,2017年故宮文創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5億元。巨大的文創收益代表的不僅是產品銷售數量的增加,也反映出故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
(二)開發戲劇體驗式旅游,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從提高游客的體驗感知度入手,讓客人有更多機會參與到戲劇演出活動中去,比如浙江橫店影視城根據電影電視拍攝需要面向游客招募群眾演員,使其有機會參與簡單角色的演出;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的固定節目“王員外招親”深受游客歡迎,節目還原了北宋時期京城首富王員外搭繡樓為女兒招親的場面,被王家小姐繡球拋中的男游客當場披紅戴花,登樓拜堂,配合上鞭炮嗩吶的烘托,現場氣氛很是熱烈。
(三)建設戲劇主題旅游景區,開發戲劇類旅游項目戲劇類主題旅游景區可以更全面的聚集不同種類的戲劇類型,讓游客在短時間領略不同戲劇的風采。迪士尼樂園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迪士尼動畫片原型的游樂設施和項目,在樂園和酒店隨處可見米奇頭像形狀的設計,讓游客有進入動畫片世界的感覺,并且開設動畫人物速成班教室,有專業教師教授繪畫動畫人物等體驗項目,讓游客更深刻理解迪士尼動畫人物設計的過程,強化游客記憶。
(四)創新演出模式,打造旅游IP在旅游景區行業的IP可以是內容,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吸引游客的元素等等,被看作是旅游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化和地域風俗的具象載體和產品的靈魂內涵?!队∠?#8226;劉三姐》項目的開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結合的成功榜樣,并且形成了開創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先河的IP,在市場上引起強烈的反響。迪士尼、環球影城都是旅游行業中好的IP經營案例。
(五)運用新媒體途徑,提高宣傳力度通過廣泛的宣傳吸引更多人來關注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微博、微信、短視頻軟件等平臺,創新戲劇和旅游的結合形式,如舉辦“跟著戲劇去旅行”的小視頻拍攝評選,讓更對年輕群體加入到在聽戲、唱戲的隊伍中來。2019年6月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與抖音短視頻達成戰略合作,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推動全省文旅系統機構,近50家單位和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入駐抖音,這一舉措將大大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
參考文獻:
[1]于欣.四川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研究一以川劇為例[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4.
[2]蔣彥嬰,李潔.時尚•旅游•創意:錦繡德陽[M].北京:龍門書局,2013.
[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EB/OL].(2019-01-08).
[4]高德民.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與抖音達成合作,共同推廣湖南非遺[EB/OL].(2019-06-04).
作者:張瑞華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