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質災害預防通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提高我縣防災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現(xiàn)就做好我縣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保民生、保穩(wěn)定”,加強監(jiān)測預警,嚴格規(guī)范管理,健全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體系,加大地質災害治理力度,進一步提高地質災害防災減災能力,努力保障人民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
二、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
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主要領導要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及時調整充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具體責任人。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縣國土資源、水利、民政、公安、氣象、交通、建設、教育、旅游、電力、鐵路、地震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抓好所轄領域的地質災害防治,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和熟知本鎮(zhèn)區(qū)、本單位地質災害應急處置預案、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等,確保應急反應及時、高效,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對因領導失職瀆職、疏于管理、責任不落實、人員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要依照有關規(guī)定從嚴處理。
(二)強化措施,切實做好汛期地災防治工作
1、認真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guī)定,縣國土資源局要在年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基礎上對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進行補充和修改,盡快組織技術力量對轄區(qū)內重點地災點進行調查,提出防災措施和建議,月底前編制完成并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公布。教育、公路、旅游等部門針對校舍、公路沿線和旅游區(qū)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編制工作,納入同級防治方案體系一并實施。
2、修編完善《村(居)汛期地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預案》。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要按照《省汛期地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避讓工作規(guī)定》的要求,于月底前組織編制、完善《年度村(居)汛期地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預案》(下稱“轉移預案”)。要進一步明確各地災點位置的轉移路線及避險場所(點),落實防災責任人、監(jiān)測人等,并納入當?shù)胤姥磽岆U救災應急預案,于3月底前報縣人民政府備案,同時報送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及國土資源局,并在當?shù)卮澹ň樱┕?,適時組織村(居)民進行轉移避讓演練。
3、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月中、下旬,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應認真組織開展轄區(q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查,月上旬縣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內容: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部署、防災工作制度;《防治方案》和《轉移預案》編制情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wǎng)絡建設,地質災害應急響應情況;省財政廳安排的地質災害危險點居民搬遷補助資金項目、地質災害省、市掛牌督辦治理項目實施情況,確保搬遷資金發(fā)放到災民手中。各單位要從實際出發(fā),對照檢查主要內容,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確保各項防災措施、資金落實到位。
4、加強地質災害危險區(qū)域的監(jiān)測、巡查、警示。在汛期來臨前,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對轄區(qū)內重要地災點和危險區(qū)域進行調查和排查。加強隱患點和危險區(qū)域的監(jiān)測、巡查和警示,做好《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發(fā)放工作,使各責任人、監(jiān)測人了解災情、明白任務、監(jiān)測到位、負起責任。務必在月底前完成危險區(qū)、隱患點的警示牌設立工作。
5、完善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制度。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縣國土資源局要完善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值班、災情報告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等制度。若逢臺風、暴雨等可能發(fā)生地質災害期間,應按照縣人民政府防臺、防災工作部署,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縣國土資源局應執(zhí)行24小時雙人值班、領導帶班,做好上傳下達,發(fā)生地質災害險情、災情要及時匯報縣人民政府,并報告上級相關單位。
6、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及處置??h氣象局負責汛期氣象預報預警,并通過電視臺、手機短信預報預警信息。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要按照《省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及時啟動氣象預報預警響應,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區(qū)域的監(jiān)測、巡查和防范,發(fā)現(xiàn)災情險情要及時采取防災避險措施,組織轉移受威脅的群眾;臺風和強降雨過后,在確認地質災害危險區(qū)域內巖土體處于穩(wěn)定,確保安全情況下,才能穩(wěn)妥組織群眾適時回遷。
(三)加大力度,繼續(xù)實施地質災害防治“一百千萬”工程
1、開展“治理項目管理年”活動。繼續(xù)實施重大地質災害點督辦制度,對歷年來中央、省財政補助資金使用及項目實施等情況開展檢查,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做好地質災害項目的治理工作,建立補助資金、遷移、治理項目的臺帳。縣財政局、國土資源局應加強對治理項目工程的監(jiān)管。
2、繼續(xù)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搬遷避讓。今年將根據(jù)省財政的安排,繼續(xù)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搬遷避讓工作。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局應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居民搬遷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指導、認真檢查。加強農村居民住宅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新安置點選址必須避開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居民搬遷后的舊宅必須拆除。
3、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網(wǎng)絡建設。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要對地質災害點進行全面排查,逐個落實監(jiān)測人、防災責任人,按要求建立基礎臺帳,將有關信息報送縣國土資源局,由縣國土資源局錄入地質災害綜合管理信息系統(tǒng)。各地質災害點的監(jiān)測人、責任人在汛期期間要確?,F(xiàn)場監(jiān)測、預防,要保持通訊暢通。按照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實施意見》的要求,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國土資源局要認真對照,按“十有縣”內容要求逐一落實,加快推進我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的建設,持續(xù)提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規(guī)范化水平,確保我縣進入全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的行列。
(四)夯實基礎,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預防能力
1、全面完成全縣地質災害詳細調查??h國土資源局要嚴格執(zhí)行《省縣(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技術要求》,抓緊部署落實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有關工作,并在年10月底完成詳查工作。
2、加強地質災害應急隊伍建設。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意見的通知》和省國土資源廳《突發(fā)地質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方案》的要求,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應指導組建以村(居)級國土資源協(xié)管員和有經(jīng)驗的技術人員為骨干的地質災害應急隊伍,形成規(guī)模適度、處置有力、管理規(guī)范的基層地質災害應急隊伍體系。
3、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各有關單位要加大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國土局應及時認真組織村兩委、國土協(xié)管員及地質災害點責任人、監(jiān)測人等學習培訓地質災害防治專業(yè)知識,進一步增強干部群眾防災意識,提高抗災能力。
4、切實加強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國土、環(huán)保等部門要認真貫徹《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督促采礦權人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責任,按要求實施“邊開采,邊治理”,積極做好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減少因礦產開發(fā)引發(fā)地質災害。
5、實施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局應認真履行職能,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校舍(地質災害)排查和新建校址、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各有關部門應根據(jù)本單位職能認真配合。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各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管委會)、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切實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