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增強防震減災的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位于地震區的地震帶,地質構造復雜,歷史上曾發生過中強地震。為保障全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通知》(政發〔〕31號)精神,結合本縣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
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科技(地震)、住建、交通運輸、水利、民政、衛生、教育、供電等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辦檢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科技(地震)局辦公,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各鄉鎮要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防震減災助理員,并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思想重視、組織落實、責任明確、措施到位。各相關部門要針對防震減災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分類指導,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提高地震災害綜合防御能力。
二、不斷強化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采取舉辦地震科普講座、地震知識競賽等方式,以農村廣大民眾和青少年為重點,廣泛宣傳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和支持防震減災工作的氛圍。縣地震、教育、住建等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活動,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和科普活動中,并會同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縣廣電部門要策劃制作防震減災和地震災害自救互救知識普及專欄節目;縣地震部門要依托現有資源,建立一個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中心和一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并做好基層防震減災宣傳員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
三、全面提高地震防范綜合能力
(一)不斷提高地震監測預報能力。縣地震部門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大力推進地震觀測臺、地震前兆臺和地震宏觀觀測點的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新建一批地震宏觀觀測點,解決地震宏觀觀測盲區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地震安全信息平臺,加強對水庫、江河堤防及重大建設工程的地震監測,逐步提高地震監測和預報能力。
(二)切實加強群防群控工作。縣地震部門要會同各鄉鎮加快地震宏觀觀測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防震減災助理員的“三網一員”建設,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地震短臨預測、災情信息報告和普及地震知識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做好地震群測群防工作。
(三)深入開展抗震設防工作。縣地震部門要會同縣住建、交通運輸、發展改革等部門,加強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管和竣工驗收等環節的抗震設防質量監管,全面提升城鄉各類建筑工程抗震防災能力。要迅速公布城鄉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并將其作為建設項目審查的必備條件之一,其中,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重大建設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嚴格依法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按照評價結果進行抗震設防;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水利等基礎設施工程,要提高抗震設防標準;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新建工程,要按照高于本縣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并加強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鑒定。
(四)大力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縣地震部門要會同各鄉鎮,采取每年在全縣建立1個以上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點的方式,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農民自建房抗震設防的指導管理,提高農民的居住安全水平。在進行村鎮基礎設施、公用設施建設時,各鄉鎮要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并加強與縣勞動就業、地震部門的聯系,組織農村民居工匠培訓和村民抗震知識培訓,提高農居建設施工質量和村民防震意識,使農村抗震民居比例大幅度提高。
四、進一步做好地震應急工作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迅速制訂地震應急預案,明確應急工作程序,加強應急工作檢查和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力爭發生地震后臨震不亂、決策科學、行動迅速、處置有力。縣應急救援大隊要嚴格履行職責,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加強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確保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綜合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高。縣民政部門要以現有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為依托,增加抗震救災所需工具和專項物質儲備。縣住建、國土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要統籌規劃,在建設規劃城市廣場、綠地、公園和居住小區等時,設置應急疏散通道和避險場所,配置必要的避難救生設施,拓展城市防震避險空間,提高地震應急處置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