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環保局,渤海新區、開發區環保局:
為規范我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根據省環保廳《關于加強年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通知》(環發[]67號)、《關于規范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驗收工作的通知》(環辦發[]98號)文件的要求和省廳年5月20日全省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調度會的會議精神,現將我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與運行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報送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相關資料
針對市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實施現狀,各縣(市、區)環保局需按照《環保部關于印發<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的通知》(環辦[]36號)中所涉及的國控企業(名單見附件1)的以下資料情況務必于6月20日之前報送市環境監察支隊監控中心:
1、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及環評批復;
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材料;
3、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已與市局環境信息中心監控平臺聯網企業名單,其中涉水企業名單、涉氣企業名單,未聯網企業數量并說明未聯網原因。
二、排污口規范化整治
規范的排污口是環保部門加強對排污單位的監管和監測取樣的基礎,是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必要條件,是排污單位接受公眾監督的窗口。為加強排污口的規范化整治,各縣(市、區)環保局要按照原國家環保總局《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470號)、《關于開展排放口規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4號)的文件要求對本轄區內的國省控企業的所有排放口于年7月30日前完成規范化整治,并對污染物排放口設置符合《環境保護圖形標志》(GB15562.2-)要求的環保圖形標志。對符合規范的排放口由各縣(市、區)環保部門組織驗收,將驗收意見報送市環境監察支隊監控中心。
三、重點污染源企業監控系統建設和驗收
1、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在建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前,應編制《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方案》(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主要污染因子及工藝流程圖,選用的在線監測設備及流量計的臺(套)數、生產廠家、設備名稱、型號、技術參數、監測方法,現場設備安裝的平面設計圖,監測站房的建設,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材料,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資質證書復印件),報送市環保局監察支隊,經審核同意后方可開工建設。未經審核,一律不得擅自開工建設。
2、重點污染源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現場端安裝完成運行后,申請市環境監測站進行比對監測,合格后與市環保局信息中心監控平臺聯網試運行。在線數據正常、穩定傳輸后,向市環保局申請驗收。市環保局將組織相關部門依照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主要工作流程(工作流程見附件2)和程序進行驗收(驗收材料見附件3)。
四、自動監控系統的日常監督管理
1、加強運行管理和監督考核。各縣(市、區)環保局要高度重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的安裝和運行管理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完善污染源監控系統的各項制度。
2、日常監管由屬地的環保部門負責。自動監控設備使用單位發現監控設施出現故障或數據上傳異常時,應及時向屬地環保部門報告,并由屬地環保部門上報市監控中心,同時應立即啟動人工檢測(每天不少于4次)并在48小時內與設備廠家聯系修復。
3、各企業應建立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檔案(包括運行維護臺賬、驗收材料、設備故障原因及報告、啟動人工檢測的相關記錄等情況說明),檔案為今后各項檢查的內容之一。
4、各縣(市、區)環保局對本轄區內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的運行和管理,應納入專業化管理和推行具有運營資質的單位進行第三方運營,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提高在線監控設備的有效使用率,提高在線監控系統運行質量。
各縣(市、區)環保局應提高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運行以及監督管理重要性、艱巨性的認識,加大對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管理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