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問題及對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的深入,我國的財政體制改革也得到了不斷深化,國家先后取消了農業特產稅、農業稅、鄉村教育集資、鄉統籌費等專門針對廣大農民征收的各種稅費,原來的鄉鎮收入渠道大大縮減了,公共財政的收入銳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很多鄉鎮普遍出現了收支困境。同時,隨著我國加快了“三農”財政資金的投入規模,以及各種支農惠農政策的先后出臺,鄉鎮財政資金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本文將就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有針對性地找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鄉鎮財政資金;資金監管;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對農村建設力度的加大,各鄉鎮財政部門越來越重視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很多鄉鎮為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做出了較大的努力,例如:選拔專業的財政人員對財政資金業務進行管理和控制,制定了符合本鄉鎮的相關文件,成立了專門的財政資金監督部門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切實提高了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對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的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中問題仍十分明顯,無法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探討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具體的對策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各地方政府和鄉鎮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指導和實施意見,并進一步明確了財政資金監管、支出監督、惠農惠民政策、補助資金公示公開等重要工作的要求。有的鄉鎮還適時地推出了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等方面的嘗試與探索。但是,在這些積極地嘗試與探索中,經過實地調查與走訪后發現,部分鄉鎮財政資金的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影響了我國農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升,甚至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穩定。
(一)預算執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由于缺乏必要的認識,有的鄉鎮在預算編制方面存在簡單、粗糙、缺乏細致化等問題,特別是對于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的處理,并未全部將這些資金納入到預算管理中,更未對這些資金進行統籌安排、統一使用。例如:某鄉鎮的預算編制缺乏依據,預算內容不足、預算標準不明確,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更是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使預算管理失去了應有的約束性、嚴肅性;還有的鄉鎮存在預算內安排的經費用預算外資金來支出的問題,并且預算支出的內容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還有的鄉鎮存在往來款項長期不清理的問題,使得財政資金形成沉淀和損失,大大增加了鄉鎮財政的風險,嚴重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二)財政資金撥付管理存在問題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一些惠農富農的政策,并每年由國家財政向鄉鎮專項撥款惠農資金。但是,由于有的惠農富農專項資金比較分散,并且涉及的面比較廣泛,再加之相關工作人員短缺的問題,使得國家財政資金專項撥款在使用中并未嚴格遵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執行。例如:有的鄉鎮出現了在領取補助時關系戶、人情戶的現象;由于對惠農補貼等資金基礎數據信息的采集缺乏科學性、完整性、真實性,使得補貼隨意發放。再例如:糧食直補資金是通過基層財政的“一卡通”撥付給農戶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的鄉鎮、村組虛報糧食的種植面積,以此來套取國家的財政資金。還有的鄉鎮出現了中糧的沒有得到補貼,而沒有種植糧食的得到了國家的財政補貼。這些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對鄉鎮政府、對國家的信任度,影響了農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項目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在我國某些鄉鎮中,對項目建設資金的管理還存在很大漏洞。例如:個別鄉鎮將項目建設資金與鄉鎮的運轉經費進行了捆綁,這就造成擠占、挪用、侵吞、貪污項目資金等現象的發生。再例如:有的鄉鎮對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缺乏規范化的程序,并未遵照相關規定嚴格對項目實行公示,有的鄉鎮甚至出現了白條抵支、報銷手續不規范、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問題。在一些鄉鎮中由于專項資金未能及時下撥,使得專項資金存在大量結余額,有的專項資金已經撥入很多年,但是并未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造成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四)鄉鎮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存在問題由于很多鄉鎮對于財政資金的使用、撥入等方面的信息不全面公開,使廣大農民群眾存在很多誤解。例如:有的鄉鎮雖然公開了財政資金的信息,但是由于公開的時間與資金到賬的時間不一致,使得公開的內容缺乏全面性。特別是上級撥入的各項補助,由于在財政資金的下撥環節中存在繁雜的程序,等到政策切實落實到各鄉、村、農民群眾身上,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這就造成信息公開上存在時間差,很多農民群眾對此產生了誤解,嚴重的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二、化解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問題的有效對策
各鄉鎮要向切實走出財政資金監管的困境,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各鄉鎮必須徹底摒棄傳統的、狹隘的思想認識和觀念,在財政資金的監管中樹立“大財政”觀,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管機制。
(一)加強鄉鎮財政部門的職能建設與完善這就要求各鄉鎮必須不斷規范財政業務的一些基礎工作,嚴格遵照我國《預算法》中的相關規定,強化預算管理,科學合理地編制鄉鎮年度財政預算收支。各鄉鎮還必須及時對財政專戶進行清理,實行零戶統管、收支兩條線管理,實現對各鄉鎮財政專戶、各類代管資金專戶的統一清理、合并、規范。例如:各鄉鎮可以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到鄉鎮財務管理中,由鄉鎮的財政所統一進行核算,對于各項收費要開具統一印制的票據,從源頭上徹底規范鄉鎮財務管理、財政管理。
(二)實現財政信息的公開公示這就要求各鄉鎮必須建立完善的財政信息公開制度,這是完成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關鍵環節。各鄉鎮財政所應準確把握各項財政資金的相關政策規定,了解各項政策的執行標準、監管要求,進一步明確各鄉鎮財政的監管責任與信息通報制度。對于各類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時進行跟蹤與監督檢查,并隨時向上級財政部門、項目主管單位反饋收到的指標和傳達監管的意見。另外,各鄉鎮還必須盡快完善公開公示制度,使公示的主體更加明確、公示的內容更加細化、公示的形式更加規范化,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下,切實提高鄉鎮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社會知曉率、透明度。
(三)提高鄉鎮財政機構的人才隊伍素質這就要求各鄉鎮必須按照鄉鎮財政所的標準要求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從事鄉鎮財政工作。對于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更是要制定專人專崗進行,一定要避免出現財政資金監管人員在崗不在編、臨時兼職、長期抽調到別的工作崗位等現象的發生。另外,對于鄉鎮財政監管人員必須把好進人關,對于上崗的人員要抓好思想教育、業務教育、專業技能教育,切實提高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風險意識。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富農、惠農、強農的政策,旨在能夠通過這些政策的實施切實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農民的收入條件,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這也為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保證鄉鎮財政資金的安全使用和使用效率的提升是各鄉鎮必須正視的問題。只有夯實監管的基礎工作,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齊抓共管的條件下才能穩步推進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才能真正發揮財政資金監管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季娟.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
[2]胡睿.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經營者,2014
[3]李定春.關于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探討[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3
作者:胡強 單位:湖南省雙峰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