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星通信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采用高頻電路仿真軟件ADS,結合高頻電磁仿真軟件HFSS,進行聯合仿真,設計了一種低噪聲放大器,適用于Ku頻段衛星通信接收通道。在頻率11.45GHz-12.75GHz范圍內,噪聲系數小于0.80dB,端口輸入駐波小于-17.0dB,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噪聲系數;低噪聲放大器;衛星通信
在衛星通信系統中,矩形波導有較低的差損特性。在天線潰電網絡、接收機等設備中,矩形波導作為三維結構的無源器件,得到廣泛使用。有源電路如固態芯片一般是基于二維微帶電路設計,在有源電路和無源波導集成的系統中,需要二維結構和三維結構之間的過渡,一般采用波導微帶過渡的形式。說到衛星通信,不得不說接收機,它是衛星通信下行鏈路建立的關鍵設備,接收機的噪聲系數指標和天線的增益指標,直接決定系統的G/T值。而G/T值是衡量衛星通信系統下行鏈路的關鍵指標,決定系統接收信號的好壞,決定系統接收質量的好壞。接收機設計的關鍵就是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而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關鍵,就是噪聲系數指標和輸入駐波特性。低噪聲放大器設計,需要根據低噪聲管的管芯阻抗特性參數,設計相應的輸入匹配以及相應的噪聲匹配。設計一種匹配,設計起來比較容易實現,難就難在怎么把輸入匹配和噪聲匹配都設計好[1]。實現噪聲匹配的時候,輸入匹配也不差,這是一個矛盾的兩個參數,往往把一個指標匹配好了,另一個指標要變差,反之也是如此。所以設計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兩者離最佳匹配點盡可能近,兩者的指標都可以接受。本文給大家介紹一種適用于衛星通信的Ku擴展頻段低噪聲放大器,采用波導到同軸再到微帶線的形式設計無源過渡部分;采用最佳噪聲匹配,同時優化輸入匹配,設計有源放大部分。
1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原理圖如圖1所示。它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無源電路部分——波導同軸微帶過渡;另外一個是有源電路部分——低噪聲放大。無源電路實現波導三維結構與微帶平面二維結構之間的過渡;有源電路實現對高頻微弱信號的低噪聲放大。在三維高頻電磁仿真軟件HFSS里,建立了一種波導同軸微帶探針過渡的HFSS仿真模型,如圖2(a)所示,波導選用WR-75標準波導。該模型在波導的E面中心插入同軸探針,通過調整同軸探針距波導短路面的距離、同軸探針插入的深度、同軸探針的尺寸等參數,優化端口輸入駐波。建模時,選用20mil厚度的RO3003作為基板材料,選用聚四氟乙烯作為絕緣子,選用銅作為導體材料。將絕緣子的高度設置為2mm,絕緣子的直徑設置為參數fei1,將探針的直徑設置為參數fei2,探針的高度設置為參數h1,將波導短路面與探針的距離設置為參數s。在HFSS中,改變各參數值,優化端口輸入駐波。優化后的端口輸入駐波曲線如圖2(b)所示。在頻率11.0GHz–14.0GHz的頻帶范圍內,端口輸入駐波小于-20.0dB。該模型可以將矩形波導中的TE10模過渡到微帶線的準TEM波,性能良好。表1列出了優化后的各參數值。在電路仿真軟件ADS中建立低噪聲放大器的仿真模型,如圖3(a)所示。添加低噪聲放大器設計常用的功能控件,如穩定性因子、頻率掃描等。該低噪聲放大器采用3級低噪放管的結構形式:第一級的輸入采用最佳噪聲匹配,第一級和第二級間考慮最佳噪聲匹配同時兼顧輸入匹配,第二級和第三級間考慮最大增益匹配同時兼顧輸出匹配,第三極輸出匹配考慮最佳輸出匹配[2]。在設計輸入匹配時,把波導同軸微帶轉換、輸入匹配網絡在HFSS中建模,仿真優化結果導成s2p文件[3],在ADS中建模引用,進行聯合仿真。在高頻,尤其到Ku頻段或Ka頻段,必須把影響輸入匹配的各種因素考慮進去,包括結構的、空間耦合的等因素。根據以往的設計發現,這樣設計仿真的結果和實際的測試結果吻合度較高。在頻率11.45GHz–12.75GHz的頻帶范圍內,輸入駐波小于-19.8dB,如圖3(b)所示;噪聲系數小于0.60dB,如圖3(c)所示;增益大于34.25dB,如圖3(d)所示。從仿真曲線看,該設計能夠很好的滿足使用要求。根據仿真模型進行結構設計,繪制PCB圖。進行結構設計時,考慮腔體的獨立性,為了防止信號從一個腔體串擾到另一個腔體,防止自激產生,應該采取如下措施:(1)設計3個小腔,每個腔體里放置一級放大器;腔體之間通過隔直電容連接;腔體蓋上貼吸波材料。(2)上下層分腔,電源板置于上層腔體,射頻板置(3)腔體的自有頻率盡量高,遠離有用頻率。根據以上仿真模型和PCB、腔體設計的注意事項,制作出了實物,圖4給出了Ku擴展頻段低噪聲放大器的實物圖。該實物的外形尺寸是:60mm×38mm×38mm。輸入采用標準矩形波導,型號WR75;輸出接口采用玻珠燒結,外接2.92-K接頭。
2測試分析
利用矢量網絡分析儀構建測試環境、測試增益和輸入駐波特性。在衛星接收Ku頻段內,端口輸入駐波小于-17dB,增益大于29.3dB,如圖5(a)所示。利用噪聲系數分析儀,構建測試環境,測試噪聲系數特性。在接收頻帶內噪聲系數小于1.03dB,減去接頭損耗0.2dB,真實值小于0.80dB,如圖5(b)所示。從實測曲線可以看出,設計的Ku擴展頻段低噪聲放大器具有帶寬大、噪聲低、端口輸入駐波優的特點。圖5(a)矢網實測曲線圖5(b)噪聲儀實測表
3結束語
本文設計的擴展頻段低噪聲放大器,適用于Ku頻段衛星通信。在衛星接收Ku頻段內,端口輸入駐波小于-17dB,噪聲系數小于0.80dB,實測值和仿真值吻合度較好。該設計頻帶寬大、噪聲低、輸入駐波優,在衛星通信地面接收系統中,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該設計可以用于Ku頻段衛星通信的接收機、收發信機等產品中,有一定的推廣價值;本文介紹的設計方法,對Ka頻段的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煒,馮全源.一種新型輸入匹配結構在低噪聲放大器中的應用[J].微電子學,2007(03):425-427+431.
[2]陳冠.折疊共源共柵低噪聲放大器設計[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9.
[3]林富平.X波段六位數字移相器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
作者:劉其強 于祥 陶輝華 單位: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