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輿論價值觀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輿論就是通過網絡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公眾的態度和意見。網絡輿論只是輿論產生的一種形式。由輿論本身的性質與特點決定,網絡輿論極易產生負面價值觀。首先,網絡世界的虛擬性是網絡世界中輿論產生的基礎。在網絡世界中,大眾的年齡、學歷、身份、背景等這些信息都被隱藏,在這樣的背景下,同一個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不限制次數地在網上發言,可以人為地制造輿論。簡而言之,網絡輿論可能是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團幕后操控的結果,即所謂的“水軍”制造的輿論。其次,網絡的開放性和跨時空性,使信息的傳播超越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一些西方國家借此大量推銷它們的意識形態、價值標準、文化道德觀念,這對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來說,是一種猛烈的沖擊,很容易使他們喪失政治觀點和立場,影響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1.“屌絲”的盛行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甘于頹廢的價值觀“屌絲”是近年來在網絡中出現并流行的詞語,在大學群體中廣泛運用。“屌絲”一詞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盛行,反映了網絡輿論價值觀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隨著它在網絡中的流行,它的詞義和感情色彩也開始發生變化。在網絡流行的過程中逐漸賦予它更多的含義,如收入不高、身份卑微、長相不出眾、生活平庸、不喜歡出門等等。這些新的含義迎合了現代大多數年輕人的生存或生活狀態,又有自謙的含義,因此流行更為廣泛。特別是在一些知名人士使用的推動下,如知名樂團“五月天”說走下舞臺就是“屌絲”,“屌絲”一詞的詞義、情感色彩迅速發生變化。詞義的變化也使“屌絲”一詞在公眾中的情感色彩以及公眾對它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通過網絡搜索和對當代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許多大學生并不介意別人稱其為“屌絲”,有的甚至樂意稱自己為“屌絲”。事實上,“屌絲”一詞在網絡中詞義與情感色彩的變化,反映了網絡輿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本來青年時代,人應該是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但是當代年輕人,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對“屌絲”一詞的認同與追捧,是與當代社會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的背離與否定,反映了一種負面的、缺乏上進、自暴自棄、甘于頹廢的價值觀。
2.“土豪”的盛行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拜金主義價值觀隨著“土豪”在網絡中進一步流傳,特別是“土豪,我們做朋友吧”在網絡流行,以及一些商業炒作下(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一款金色的新型號蘋果5s智能手機被稱為“土豪金”),“土豪”一詞的貶義色彩快速消失,并完全發展成為具有褒義色彩的詞。在當前流行網絡語中,“土豪”已經成為有錢人或者富裕人的象征,是被大眾接受和羨慕的對象。不難看出在網絡輿論的推動下,“土豪”一詞的詞義與感情色彩由貶義逐漸演變成褒義。“土豪”詞義與感情色彩的變化,反映了隱藏在背后的價值觀的變化。它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金錢的崇拜,是西方拜金主義價值觀的反映。
3.“萌”的盛行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扭曲的審美價值觀自從“萌”字出現后,在網絡輿論的推動下,其描述與形容對象迅速發生變化,并在網絡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萌”文化。各種萌的照片、萌的表情、萌的語言在網絡中層出不窮,裝萌、賣萌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在網絡輿論的推動下,“萌”儼然已經成為審美價值的判斷標準。“萌”的盛行實際上反映了當代青年,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扭曲的審美價值觀。美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是多樣性的。美可以是宏大的也可以是婉約的,可以是陽剛也可以是陰柔,可以是心靈的也可以是外在的,這種以“萌”為美的審美價值觀,反映了網絡輿論對當代大學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三、網絡輿論價值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將網絡事件引入課堂不難看出,網絡輿論價值觀的形成多是從網絡的某一個事件中產生的。網絡輿論價值觀的產生過程,一般是由網絡事件形成網絡輿論,再由網絡輿論形成價值觀,進而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網絡輿論價值觀產生的過程來看,網絡事件是網絡輿論價值觀產生的前提條件。因此,關注網絡事件并將其引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防止網絡輿論價值觀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關注網絡熱點事件,引導學生對熱點事情的價值進行分析,幫助認識負面的影響。具體地講,大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者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密切關注熱點網絡事件。大學思想政治教學者要密切關注網絡上的熱點事件。網絡事件是紛繁復雜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對網絡事件進行甄別,篩選出具有教育價值的網絡事件。其次要進行加工整理。要對網絡事件的起源、發展經過、結果、網友們的態度等進行基本的整理。最后結合事件與網友們的態度進行分析,對價值觀進行評判,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二是要密切關注網絡熱詞。網絡熱詞是網絡中反復出現、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為什么關注網絡熱詞可以有效把握網絡輿論價值觀呢?因為這些詞匯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往往一個網絡熱詞是一定時期內,在網絡中盛行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沉淀,它凝固了網民的情感色彩,含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容。在網絡的環境中去考察某些詞匯的意義與特點,分析其與現實中的意義或本意的差別,對了解網絡輿論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通過對網絡熱詞語言層面的釋義,去透視該詞背后負載著怎樣深層次的含義,以及情感色彩與價值觀念。
2.凈化校園的網絡環境一是通過技術手段凈化校園網絡。從校園網的管理方面著手,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屏蔽一些非法網站,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減少對大學生上網環境的污染。二是通過提高大學生的辨別能力凈化校園網絡環境。當前網絡環境的惡化,一方面由于商業利益集團的惡意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一些所謂的網絡名人“大V”,通過其在網絡上的巨大影響力,傳播一些負面的價值觀和言論。這些直接誤導了以大學生群體為代表的青年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網絡環境的惡化,雖然是由不法商家和利益集團造成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大學生的盲目性有關。據《2013年中國大學生微博發展報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顯示,對3000萬大學生微博用戶數據調查發現,大學生轉發數量超60%,其中轉發“大V”的超80%。而大學生的原創微博占所發微博數量不足40%。可見目前大學生上網還十分盲目,這也是導致網絡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3.改進大學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是抵制網絡輿論價值觀負面影響的最直接的手段,由于當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宣傳式的,這樣的課堂模式難免比較空洞、重復、缺乏時代感與針對性。教學的內容往往是教條式地講授,教學的方式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嚴重與大學的實際生活相脫節,大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給網絡輿論價值觀的沖擊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手段。
比如,可以采用“辯論式”的課堂教學方式。首先,網絡輿論形成的價值觀從本質上看,也是對某一網絡事件形成的看法或者觀點,是開放性的,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事件的認識或者觀點會不一樣的,這就為辯論式的教學提供了條件。其次,負面的網絡輿論價值觀往往與正面的傳統價值觀是相對的,辯論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最后,通過課堂上組織的簡單辯論,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活躍教學的氣氛,改變思想政治課一貫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通過辯論可以使大學生對事件是與非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從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減少網絡負面輿論的影響。
作者:林榮森 單位: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