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學的形成機制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小說的題材
1特點
在大多數文學網站上,頻道是按題材分設的,最常見的頻道有武俠、奇幻、科幻、歷史、恐怖、懸疑、愛情等。此外,三國、穿越、盜墓,雖然屬于歷史、奇幻題材,卻總是作為特殊的頻道單獨分設。此類小說都曾出現階段性趨同現象:一定時間段內,相似主題的作品大量涌現。網絡文學還有一類更特殊的題材:網游、影視、動漫等。當紅的游戲和動漫,幾乎都有相關的網絡小說。此類小說的內容基本是虛構人物在網絡游戲或動漫為背景的世界里戰斗、生存的經歷,與奇幻小說類似。
2成因分析
20世紀初,網絡經濟泡沫破滅,文學網站的免費空間消失,各個網站都紛紛開始了收費閱讀的盈利模式。這使得受眾的“使用和滿足”機制在文學網站的經營上體現的非常明顯。網站開始出現專業、迎合大眾口味的網絡,網絡文學的題材在很大的程度上由受眾的特性決定。受眾的認知需要較多地被傳統媒體滿足,而通過付費方式閱讀文章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需要,繼而推動了娛樂性強的故事成為了網絡文學的主體。網絡上,版權不易受到保護,這使得網游、影視、動漫相關的小說能夠大行其道。就創作動機而言,這種題材的走紅得益于“粉絲文化”的盛行,許多當紅影視作品和游戲都擁有大批愛好者,而網絡為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臺。從中,可以看到網絡文化產品對傳統文化產品的一種回應,但這類流行文化的傳播在網上更有著非理性的特點。對于某些題材的階段性趨同現象,其流行根源各有起因。
以“三國熱”為例,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國”、2008年“三國殺”桌游的發行和電影《赤壁》上映,激起了人們對三國題材的關注,三國變成了一個很有商業價值的名詞。而網絡文學進入大眾傳播的門檻極低,于是許多會在同時間順應受眾的選擇,撰寫相關小說獲取更高的點擊率。網絡對于邊緣禁忌內容的呈現首先源于網絡創作者的隱匿性;同時,網絡傳播的把關人角色相對缺失,對文化產品的審查和限制遠不及其他媒體嚴格。從受眾的角度分析,讀者在網絡上也處在一種匿名的狀態,在購買和閱讀網絡文化產品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隨心所欲,這助長了追求感官刺激的文章的流行。
網絡文學的情節和人物形象
1特點
玄幻類題材的常見情節是奇異世界里的爭霸、稱帝或“修真”(主人公經過類似于道家的修行,達到至臻境界);武俠小說多是東方背景下的江湖廝殺、宮廷斗爭;穿越類(或稱“架空類”)通常保留一些歷史的相關事件,內容多涉及與古人的情感糾葛或對歷史趨勢的改變等等;愛情小說多充滿錯綜復雜的男女關系,情節對倫理道德的挑戰較大;還有軍事戰爭類小說(常被稱為“軍文”),多以某時空背景下虛擬的中國軍事發展和國際斗爭為內容;影視和動漫小說,有的將原作人物放到新的環境和事件中,有的在原著中增添新的角色,其中尤以愛情故事為多。這類文章被稱為“同人文”。各類型的情節同質化嚴重,有“批量生產”的特點。同時,網絡小說的情節有普遍的“文化混雜”和“時代混雜”現象,很多們都喜歡運用拼接和借鑒的方法,比如《此間的少年》、《悟空傳》等,在小說中穿插不同文化、時代和其他知名作品的元素。大多數網絡小說的主人公形象較為單一,在人物塑造上有一個常見的套路,即一個近乎完美的主角,天生擁有或是后天習得了異于常人的能力,肩負救世主般的使命,他們在性格上正義勇敢,并經過一番痛苦經歷實現理想和獲得愛情。
2成因分析
網絡小說對于前人的作品有很大程度的沿襲,但許多情節設置更突出娛樂性,力求在點擊率上取勝。娛樂性是網絡小說情節安排的主要標準,即使是一些歷史類題材,其情節也有較濃的主觀色彩,缺乏嚴肅性。同時,網絡的匿名性讓們不用為自己筆下的情節承擔太多的道德風險。情節雷同現象的出現,有這樣幾個原因:作者們模仿成功網絡小說的情節套路以賺取閱讀費;知識產權保護的難以施行;網絡文學更新快、對情節推敲較少;網絡會根據讀者的評論進行下一輪創作,受眾難以接受出其不意的情節。在這個信息泛濫的年代,各種文化、觀念相互融通,元素雜糅的手法作為一種后現代主義的表現方式,在藝術和商業領域流行開來,不僅網絡樂于嘗試“混搭”的創作手法,當代讀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在人物塑造上,各部小說的主角多形象也沿襲了許多傳統暢銷小說和影視劇中“英雄史詩”般的構思,許多人物全知全能、極有異性緣,這不僅體現了作者的自我陶醉,也滿足了讀者向往功成名就的心理需要,是消費主義文化主導下受眾低層次心理追求的表現。
結語
網絡文學受到互聯網特性、新媒體傳播模式的制約,以及時代潮流、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不到20年,它的蓬勃,在短短10年間解決了傳統文學表達的渠道稀缺,變傳統媒體的“點對面傳播”到“回傳通路”,形成了獨特的文本特點;而它從公益性向商業性的轉變,是其文本特點變遷的一個分水嶺,網絡文學真正得以發展壯大,在贏得商業成功的同時,也變得更有爭議。(本文作者:成天譯單位:東華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