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結合實際案例,探討國有礦山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原則、工作程序、審計重點,以及實際操作方法。
關鍵詞:
國有礦山;經濟責任審計;實踐
當前,我國經濟受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影響,步入到增速明顯放緩的新常態,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態勢。金屬礦山企業經濟工作也從追求規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長,轉向追求質量效益的集約型增長。與此同時,國有金屬礦山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和側重點在實踐中與以往有所不同,既要符合《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比照執行《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法》、《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細則》,貫徹落實上級集團的相關規定,又要結合當前現實經濟環境,在審計對象、計劃、內容、評價、界定以及結果運用等方面統一安排、規范運作。2015年,陜西有色冶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按照相關規定要求,結合新常態經濟形勢,根據企業領導人員工作變動實際情況,吸納會計事務所專業人員參與,對兩家權屬礦山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內部離任審計,探索出了操作性較強的具體工作方法,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今后類似企業開展相應業務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際案例。
1充分認識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和作用
陜西有色冶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陜西省冶金礦山公司,自成立以來,實行“母子公司、雙層經營”的二級法人管理體制。據企業實際和發展需要,設立6個礦山及冶煉權屬企業,每個權屬企業均獨立經營,并在近年來取得良好的業績。這些企業的負責人是獨立經營工作的核心,是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點對象。尤其是礦山企業負責人,他們肩負著多項責任,一是要對國家和社會負責,二是要對礦山后續發展負責,三是要對地處偏遠山區的礦山員工負責。因此,對他們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1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經濟責任審計能夠有效加強干部隊伍的監督和管理,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措施。實行國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是將權利關進制度籠子里的具體措施,防止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失職、越權、濫權,促進國企負責人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治企。同時,也有利于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經營業績[1]。經濟責任審計不但增加了干部選拔環節,還提高了干部選拔工作的透明度。
1.2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大多數礦山企業地處偏僻山區,條件艱苦。甘愿扎根山區、具有奉獻精神的管理人才難能可貴。因此,從中選拔任用稱職的領導干部是礦山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同時,國有金屬礦山企業領導干部是國家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執行者,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客觀評價企業領導任職期間的經營業績,并公正評價其功過,干部管理部門可以把審計結果作為對礦山企業領導考核、任免、獎懲的依據。經濟責任審計既可以提升礦山企業領導干部的管理水平,還能強化其決策能力。審計結論是國有礦山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財務收支及有關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的客觀反映,審計結論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能夠幫助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升管理水平,強化決策能力。從源頭上阻止弄虛作假,促進國有金屬礦山企業各項工作健康發展。經濟責任審計也是礦山企業領導干部的普遍訴求:獲得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國有礦山企業一般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營者負責制,企業領導人員作為礦區多方利益的協調者,難免成為各種矛盾的焦點;作為生產經營活動的決策者和經營者,難免成為各方關注的中心。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通過上級機關會同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其是非功過做出經濟責任界定,澄清本人不應該承負的經濟責任。這種客觀評價是對組織、對個人、對歷史的一種交代,也給群眾一個交代,給干部一個說法,給組織一個明白。同時,上級機關會同第三方審計機構所給出的審計結果,在法律上具有獨立性,在程序上具有嚴密性,在實施中具有嚴謹性,在結論上具有客觀性,也使企業負責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及礦山企業職工信服,消除誤會,化解分歧。繼任者還能通過審計結論,了解本單位財務狀況,摸清資產家底,汲取前任的經驗教訓,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1]。
2制定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指導原則
在2015年對兩家礦山企業負責人離任審計工作中,我們制定了五項工作指導原則。
2.1提高質量原則在審計項目的確定上樹立精品意識,建立有效的審計質量控制機制,加強質量管理,在揭露和反映問題的同時,提出從機制上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2.2積極穩妥原則正確認識離任審計工作的作用,從實際出發,扎實有效地工作,妥善處理好積極和穩妥的辯證統一關系。既要避免片面強調積極,急于求成、越權越位、大包大攬的思想,還需克服一味強調穩妥,履職不到位、工作不主動,消極對待。
2.3防范風險原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和其他工作相同,都具有一定風險。風險不僅涉及審計部門自身,實際工作當中還常常因審計意見不當,引發用人風險,并由此給礦山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只有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才能使審計工作起到設防作用,才能真正樹立權威[2]。
2.4審計回避原則審計人員遇到下列情況時必須自行回避:一是與被審計礦山負責人或主管人員之間有親戚關系,二是與被審計礦山有經濟利益關系,三是與被審計礦山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正常工作。
2.5兩清三定原則兩清:一是清查存在的問題,二是澄清不存在的問題。三定:一是被審計領導干部直接責任的界定,二是被審計領導干部主管責任的界定,三是被審計領導干部管理責任的界定[3]。
3嚴格遵循審計工作程序
在本次離任審計工作中,我們嚴格執行上級股東單位《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所設定的程序和條例,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具體步驟如下:一是編制審計計劃,二是開展審前調查,三是下達審計通知,四是制定審計方案,五是成立審計工作組,六是組織實施,七是交換意見,八是出具審計報告,九是下達審計決定。根據干部管理部門對離任審計工作的要求,編制經濟責任審計計劃,明確審計的時間、范圍、對象、內容、方法與組織形式等。在審計實施一周前,通知被審計的礦山企業做好接受審計的有關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包括下列內容:一是提供相關資料;二是對資料真實性和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在制定審計方案時,我們除了規定目標、范圍、重點等項內容外,還對延伸審計和其他審計事項進行了明確。在成立工作小組時,我們不但組織了具有相關工作經驗和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員參與,還吸納了會計事務所專業人員參加,組長由具備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總會計師擔任。審計過程中與其他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進行交流溝通,充分聽取紀檢監察部門、工會組織、職工代表和有關單位的意見。現場審計結束后,及時編寫審計報告初稿,并與被審計礦山企業離任領導及接任領導交換意見。交換意見后,出具審計報告,并向上級機關冶礦集團提交,經冶礦集團黨政聯席會研究、討論,最終下達了審計決定,圓滿完成了本次審計任務。
4結合礦山實際,強化審計重點
本次審計中,我們在嚴格執行《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和上級單位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結合礦山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對重點審計內容進行了完善和豐富。
4.1在企業負責人主要業績方面為客觀公正評價礦山企業責任人任職期間工作業績和取得的實效,著重開展了發展戰略規劃審計、改革改制工作審計、生產經營成果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審計。
4.2在企業基本財務狀況方面為真實反映礦山企業負責人任職期間各年度財務狀況,以及企業負責人為改善財務狀況所做的努力和達到的效果,著重開展了審計前后基本財務數據的變化及原因審計、任期內各年度財務報表項目的變化及原因審計、任期內資產狀況審計、任期內財務效益狀況審計。
4.3在經營成果真實性方面為全面真實反映任職期間的經營成果,劃清經濟責任界限,使接任者清楚企業的經營狀況,著重開展了不良資產及潛虧因素認定審計、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審計、資產質量狀況審計、債權長期掛賬審計、長期股權投資潛在損失審計。
4.4在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方面為了防范法律風險,杜絕舞弊現象,促進廉政建設,使接任者輕松上崗,著重開展了記賬憑證簽字手續審計、大額現金收支情況審計、專項資金規范管理審計。
4.5在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方面為促進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著重開展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審計、材料管理制度情況審計、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審計。上述審計內容有效涵蓋礦山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達到了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
5充分利用外部專家服務
利用外部專家的目的是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保證審計工作質量。金屬礦山企業與一般工業企業不同,有其特殊的工作特點,為做出客觀的審計結論,審計人員必須收集充分、相關、可靠的審計證據,如果沒有具備從事礦山領域財務和審計工作經驗的外部專家協助,審計質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管理層的正確決策造成影響。本次審計中,我們邀請了本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會計事務所專家參與,保證了審計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審計目標。
6結語
應該看到,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種管理工具,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健康、有序、合規、高效的運營,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用好這一工具將對我國現階段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改革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對加強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管理,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意義重大,為國有金屬礦山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邁上新臺階提供有效保障,為企業防范風險、促進內控、強化治理建立基礎,為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保駕護航。
通參考文獻
[1]寧月茹.經濟責任審計研究[M].長沙: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
[2]鮑國明,劉力云現.代內部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4.
[3]張勇.經濟責任向導審計模式研究[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2.
作者:徐煊 單位:陜西有色冶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