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機關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如何提高基層審計機關計算機應用水平,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不斷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計算機審計工作水平。
(一)加強信息化頂層設計。省廳或市局統一規劃信息化建設,加強業務指導和協同,硬件上實現“六個一”,應用上做好“三個提升”。“六個一”,即一個專職機構、一個標準化機房、一套運行設備、一套辦公網絡、一臺辦公電腦(人均)、一套保障制度。“三個提升”,即使用OA辦公,應用AO審計,開展數據分析,努力提升信息化條件下行政管理、審計實施和審計分析水平。
(二)提高領導能力。做好信息化工作需要思想上深入認識,工作上主動融入,行動上努力踐行。需要領導主動過問,密切關注,確保工作有條不紊,有力有序。也需要單位領導帶頭學習信息化知識,認真總結和學習借鑒審計信息化建設經驗,積極探索信息化發展規律,切實提高指揮領導能力,帶動和影響身邊的同志共同做好審計信息化工作。
(三)建立長效機制。調整人員結構。有重點地引進計算機專業人才,逐步提高審計機關計算機人才比重,并組織他們學習審計業務。省以下統管后,可由省廳統一招錄,以吸引人才,鼓勵他們到基層工作,并建立省市縣間的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專職機構。積極爭取成立信息化專職機構或內設科室,由專職人員從事審計信息化工作。實施人才培訓戰略,建立人才作用發揮的跟蹤機制。如將計算機審計能力列入選拔考核干部的重要內容。建立特定深入方向培訓人員作用發揮的跟蹤機制,定期考核工作業績,督促作用的發揮。如將中級資格證設定有效期,將有無參加過計算機審計項目、計算機審計案例和方法的獲獎情況、公開發表計算機審計論文情況作為計算機審計中級后續教育的依據等。建立“賽場選馬”和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機制,及時發現那些既精通審計業務又熟悉計算機審計的人才,并創造條件讓他們盡快走上審計骨干崗位和業務領導崗位。
(四)強化實踐應用。要創造條件開展計算機審計,在財政、地稅、社保、民政等行業全面實施電子數據審計,科學整合人力資源,有效促進審計人員、計算機人員作用的發揮,推廣多專業融合、多視角分析、多方式結合的審計方法,加強審計人員實踐鍛煉,著力培養一批既具備審計知識和業務能力,又具有現代信息技術思維方式和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五)組建計算機審計數據分析團隊。整合優勢力量,集中攻關,化零為整,使團隊成為科技堡壘和創新陣地。一是要創新組織方式。針對人員分散在各科室的情況,采取集中辦公和分散作業相結合、業務上實行分析團隊和所在科室雙重管理的模式,對于重大審計項目,要打破科室的界限,有效整合資源。二是要創新審計方式。依托審計數據中心平臺,進一步建設完善相關領域的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構建跨行業綜合審計分析系統。深入研究跨行業、跨部門的數據關聯分析、預警分析和預測分析,提高審計實戰能力和審計建議水平。三是要創新關鍵環節。比如,統一部署、制定和出臺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要求,統一推廣應用前沿的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探索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研究解決與數據綜合利用相關的審計程序、文書格式問題,針對信息化條件下審計工作面臨的與傳統審計不同的新情況、新問題,就審計立項、審計取證、審計報告等環節的審計程序、文書格式等,進行調查研究。四要實現團隊的價值。要充分實現團隊的價值,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要在實踐中努力培養計算機審計領軍人才和技術“帥才”,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持續提升審計成果的技術含量。
(六)應用新技術。鼓勵審計人員應用新技術,探索在審計實踐中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途徑,加大數據綜合利用力度,提高運用信息化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逐步構建“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創新電子審計技術,利用云計算、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信息技術,提高審計工作能力、質量和效率。
作者:韓強 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