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造合理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系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電子商務專業課程
自2002年以來,最早是在網絡上逐漸出現一些文章,對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尤其對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提出質疑。這些質疑者認為: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脫離了企業電子商務的實際應用情況;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很難適應企亞用人的實際需求;中國企業電子商務進程將受到人才缺乏“瓶頸”的制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將會因為低就業率而失去學科發展的推動力;最嚴重的后果是:在當前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盡管國家和政府一再引導、鼓勵、支持、推動大學生就業,但是數十萬電子商務在讀學生中的不少人將面臨整體的“尚未畢業,就已失業”的狀況。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挖掘出了導致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構建合理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的具體措施。
2.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規狀
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20%,但2003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已達47%,可見,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遠遠低于全國大學生就業平均水平。與此同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京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力爭2004年全國應屆畢業生在9月1日前平均就業率達到70%以上,而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距此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有關分析顯示,絕大部分應屆畢業生談到之所以不能順利找到工作的原因時,普遍認為不知道應聘何種企業、何種職務是最主要的原因。
未能順利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中有76%是因為就業方向模糊。這直接影響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應聘職位的針對性與應聘效果。由于不能準確定位應聘的行業與職位,因此泛泛的簡歷不能吸引用人企業,應屆畢業生往往失去面試機會;即使獲得面試機會,由于不了解電子商務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對于企業提供的職位缺乏工作方法、經驗和熱情,使他們也很難應聘成功。
未能順利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中有16%是因為供需雙方對“電子商務”專業理解的偏差導致。8%的應屆畢業生表示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很難獲得面試機會,盡管他們在簡歷中都標明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及學分成績,但經過開放式調查發現:目前,人力資源市場上的招聘企業很少在招聘崗位上明確寫出“電子商務專員”這樣的職位。但事實上經過仔細分析,對于很多企業,包括信息調查、市場策劃、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網絡計算機技術、財務、行政等等在內的工作崗位都需要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只不過這些企業沒有在崗位描述中列出“電子商務”四個字罷了。由于畢業生不了解電子商務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當他們沒有發現“電子商務”四個字時,便放棄投遞簡歷;即使投遞,也作為專業不對口的無奈之選。他們并不具備將所學專業、課程與以上某個崗位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突顯自己知識與優勢的簡歷撰寫能力、面談能力。
專業不對口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多數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設置了巧至22門之多的課程,雖然本意是為了培養“多面手”,中國企業也需要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學導致學生知識構成上不系統、專業上不精通,因而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既不符合專業嫻熟的當前要求,也不符合綜合駕控的未來要求。正如中央財經大學電子商務教研室林政主任認為:“學生的精力有限,這么多的課程該如何設置,培養目標怎樣才能更科學,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間題。”
同樣令人擔優的是,42.9%的電子商務專業非應屆畢業生表示:雖然沒有畢業,但是他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電子商務畢業生很難就業。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形勢不僅為非應屆畢業生帶來了沉重的就業壓力與心理負擔,而且他們已經考慮輔修其他專業或者建議考生不要報考電子商務專業。因此,如果不能扭轉這種局面,未來中國電子商務人才梯隊將會出現斷檔的局面。
3.學生就業難的深度分析
導致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電子商務后備人才信心不強及未來人才可能流失的原因,筆者認為是由于以下四個方面:
1)師資嚴重缺乏。現有師資大多數從計算機、網絡、管理、營銷或其他專業調派,其知識儲備大多來自以往出版的一些電子商務書籍,不夠系統、不夠深人、不夠實用,由于師資大多沒有電子商務實戰經驗,不少師資在從事電子商務教學時顯得勉為其難。
2)培養方向模糊。許多學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將來的就業方向,多數學校提出了培養目標寬泛,以“萬能”為應用目標的電子商務人才,但這并不符合中國企業目前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專業、實用的需求。電子商務是一個既寬又廣的專業,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定位,這個專業的建設肯定是有問題的。電子商務專業不像其他專業,比如會計、營銷、金融、貿易等一些很傳統、已經很成熟的專業,有很明確的方向和定位,學生在學這個專業以前,就明白為什么要學這個專業,這個專業學什么,以后會從事什么工作。電子商務專業卻不一樣,目前無論是從實踐上還是理論研究上都處于探索的階段。學生學這個專業是因為它很熱門,聽起來很時髦,覺得學這個專業很不錯,但是對為什么要學,學什么,以后怎么就業的認識都是很模糊的。其實在學校的專業建設上對于這樣的一些問題的思考也是不成熟的。
3)課程設置欠佳。由于缺乏對電子商務在國際上領先應用、在中國企業實際應用的理解,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很大,其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現有的有關技術和商務方面的課程簡單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機結合的系統特性;二是強于書本而弱于實務,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學和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
4)缺乏技能訓練?,F有高校電子商務教育的現狀是:教師以說為主,學生以聽為主,而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的商務學科,無論是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商務策劃、項目實施都需要大量的動手訓練,盡管這兩年很多高校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推出了電子商務實驗室系統,供學生模擬練習。但是這些軟件仍然脫離于實際的商業環境,甚至有不少軟件已經落后于現有的應用,這表現在:電子商務實踐應用發展過快,模擬軟件不能及時地升級換代,或者是一些開發這類軟件的公司已經轉行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不能繼續服務。而商務行為本身又是復雜多變的,電子商務實驗室系統如果沒有真正的商人參與,如果將所有的商業行為都固化,事實上與書本教育并沒有本質區別。另外一個問題是:由于教師本身很少參與商業企業的實際運作管理,案例來源、案例討論、創業指導、實習指導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4.構建合理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
培養與就業的嚴重脫離、職業發展前景渺茫將會造成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失去學科發展的推動力。如此而來,中國企業電子商務進程將受到人才缺乏“瓶頸”的制約。在歐美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并顯著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卻顯現出院校人才培養不力、專業人才信心缺失、企業缺乏優質人才的危險信號,這就要求院校在培養電子商務人才上要有一個合理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筆者認為,構建合理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應該著眼于下面幾點:首先,激發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引導他們向商務與技術結合的方向開展課題研究、組織教學內容及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
其次,在教學中引進企業人員,通過一線實戰經驗的傳授,縮短高校學生畢業后適應工作崗位的時間。尤其建議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加人企業家或個人商人口述的案例分析。
最后,借鑒國外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成功經驗,例如: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小組討論與項目實習相結合、人才培養與人才認證相結合等等。
另外,高校還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為電子商務學科設計專業方向,一種方案是結合傳統行業細分,比如,醫藥電子商務、媒體電子商務、汽車電子商務、地產電子商務等。專業方向要圍繞特定行業的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專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