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頁色彩用戶體驗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已進入web2.0時代,堆砌各種所謂的先進技術和功能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深層次需求,用戶體驗是指人們在使用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主觀感受,它代表了一個網站的可用性以及對其用戶的吸引程度。愉悅的用戶體驗是網站用戶忠誠度的重要保證,因而它也成為現今各個網站更高層次的追求。視覺設計肩負著展現網站最終設計成果和與用戶進行對話的重要使命,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的成果。而色彩無疑又是視覺設計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視覺器官在觀察物質時,最初的幾秒鐘內,色彩感覺占80%,形體感覺占20%;兩分鐘后,色彩感覺占60%,形體感覺占40%。因此當用戶打開一個網頁時,留下第一印象的并不是它的內容或版式布局,而是網頁的色彩。它具有很容易被人注視和感知的特征,并能夠持久的給訪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傳統的網頁視覺設計,在色彩的研究方面往往不夠深入,忽略了一些會對用戶產生深層次影響的因素,對一些細節不夠關注。而時代的發展賦予設計新的要求,為了讓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網頁的視覺設計也需要不斷進步。下面就重點從用戶的情感、認知、特殊性等角度對網頁設計中的色彩元素進行探索。
一、色彩對用戶情感的影響
網頁的色彩,不僅對其整體的美感起到重要作用,還往往會給用戶傳遞很多的情感。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對其行為有著重大的影響,是滿意度的一種體現。因此,色彩對人類情感的影響也是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部分,設計師應該有足夠的重視。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和情感影響,主要是由聯想引起的,建立在人們對生活認知的基礎上。長期以來,人們在生活中積累對事物的認知,當色彩刺激發生時,人會把它與以往的經驗知識等聯系起來,從而聯想到與之有關的某種具體事物或是抽象概念。如紅、橙、黃讓人想到陽光、火焰和太陽,給人溫暖的感覺即暖色系;青、藍讓人想到大海和藍天,給人清爽涼快的感覺即冷色系;還有一些中性色,表達中立的情感,即并不創造出一些情感,例如棕色和灰色。舉一些例子,暖色用在希望帶來幸福快樂感覺的網站上不失為明智之舉。全球金融危機時,黃色變成了網頁設計中非常流行的色彩,因為公司希望帶給顧客陽光明媚的感覺;而冷色最好是用在想要表達出專業或整潔感覺的網站上,以呈現出冷靜、權威、值得信賴的企業形象,而若將其運用在以樂觀為主題的網站上就是不明智的,因為用戶會得到錯誤的印象。因此,當一個網頁最初被設計的時候,設計師也需要決定網站的情感色彩,考慮需要給人什么樣的心理感受。通過色彩的恰當使用,把網站的思想內涵傳達給瀏覽者。通過不同的色彩可以傳達不同的情感。因此,在網頁設計中對色彩的選擇和使用并不能僅僅根據設計師自身的喜好來決定,而是必須考慮到設計的用途、功能和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色彩的情感尤為重要,巧妙地運用色彩的情感規律,能在吸引用戶興趣的同時,為其在使用的過程中帶來愉悅的體驗。
二、色彩對網頁可用性的影響
網站可用性是衡量用戶體驗的指標,是對用戶使用網站達成目標是否順利、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用戶是否滿意的綜合衡量。它主要關注網站的易用性、有效性和滿意程度等。色彩對網頁可用性的影響可以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
1.色彩的亮度/對比度與可識別性
在網頁設計過程中,元素的可識別性直接關系到網站的可用性。費希納、韋伯等心理學先驅以研究感知閾限為起點,指出人的視覺、聽覺等只能加工特定強度范圍的刺激。顏色的色相和飽和度對于配色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根據顏色的對比度/亮度來考慮色彩組合更為有效。因為人的視覺是首先查找邊緣的,在意識到真正的色彩之前,人眼最先發現的是顏色的對比度和亮度的區別。通常情況下,網頁中的有色對象或區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會與其他的對象或區域比鄰或者重疊。這就產生了對比效果。沒有足夠的對比,我們是不能在屏幕上分辨出不同的區域的。這也正是很多網頁界面都會默認設置成白底黑字的原因了,因為它會產生最強的對比度,以及最佳的可視度。當幾種顏色有著非常接近的亮度時,會產生些許的光學誤區。另外,人類眼睛中的水晶體會對不同的光波產生不同程度的折射。這種情況是因為不同的光源投射到視網膜中不同的地方所引起的,比較明顯的情況是紫色/藍色與紅色的組合,因為紫色與藍色的光波位于光譜的一端,而紅色位于另一端。因此,采用紅藍搭配的文字與背景,看起來就會顯得有些模糊。所以,在設計中應當避免紅色和紫色/藍色的文字對比,同時這對紅綠色覺障礙者也是不太友好的。選擇配色方案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將色彩搭配去個色,或者說是降低飽和度,看看顏色之間的區分度再決定。人類對色彩也會產生很多視錯覺,這在設計過程中也要加以注意,根據情況加以利用或是避免。比如任何視覺區域都會趨于臨域的補色,像一個灰色的方框,如果周圍是紅色,那它看起來就會發綠,如果周圍是綠色,看起來就會發紅,這種情況被稱為同時對比。因此背景顏色對目標顏色的知覺會有影響,在不同的背景色下同一種顏色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對于合適配色的經驗有很多,也有很多提供網頁配色方案的網站和工具。有設計師也曾總結出符合良好知覺效果的文字底色對比方案,即當黑色作為背景色時,采用青、綠、黃為前景色可辨識度較好;當白色作為背景色時,選用黑、粉、藍和紅色較好;當粉色為背景時,白色是適宜的前景色;藍色背景宜搭配白、青、綠或黃色;青色底則宜配黑、藍及紅色;綠色背景與黑、藍色前景搭配較合適;黃色背景與黑、粉、藍、紅色前景搭配較合適;而紅色背景適合白色前景。此外,W3C(萬維網聯盟)也有相應的色彩對比度規范和測試軟件,不妨作為參考。
2.色彩與用戶的注意資源
色彩的對比會提高視覺吸引力,把瀏覽者的注意力引向某些傳遞關鍵信息或者需要輸入的重要元素。但如果在同一網頁內使用過多的色彩,卻會分散用戶的注意力,使用戶無法快速找到目標。因此,色彩對比的使用也要有合適的度。我們提倡一個原則,就是大和諧,小對比。大和諧即整個頁面的色彩效果應是統一的。可以通過采用近似色或者同一視覺感的顏色來實現。小對比,就是給瀏覽者準確信息的地方要對比,這樣容易對重點內容進行突出。可以采用色調的對比和亮度的對比。也可以采用互補色,這樣產生的對比效果更為明顯。而像黑、白、灰這樣的中性色主要用于不同顏色之間的過渡和柔和。同時,同一頁面中盡量不要采用三種以上的顏色搭配,這會讓訪客感覺你的網站很嘈雜,容易讓人疲勞。一個頁面要有統一的配色風格,網站的主色可以根據其性質定位來確定,輔助色應遵循大和諧的原則來確定,點綴色應遵循小對比的原則來確定。經研究分析,眼睛最能適應的是中等明度的全色光,所以網頁設計中應多采用中等明度的色彩,少部分采用對比色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就是說,網頁色彩搭配也要人性化:既要視覺沖擊力強,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同時又要避免視覺疲勞,要兼顧人眼的生理特點,要讓人越看越舒服,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網頁的可用性。
三、色彩與通用化設計
通用化設計是指對于產品的設計和環境的考慮是盡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種創造設計活動。在世界不斷全球化的今天,互聯網因其特性更應在設計過程中注意到這個問題。
1.色覺障礙
色覺障礙通常是指對接收某種特定顏色存在障礙,由視錐細胞類型的缺失或工作異常所導致,分為色弱及全色盲,其總發生率并不低,男性約為8%,女性約為0.4%。色覺障礙患者中最典型的一類人是無法接收紅、綠兩色的男性,他們對顏色接收的呈現大多都是基于藍、黃兩個色調,不能正確的接收紅綠配色。非紅綠色覺障礙的患者比例非常低,這種色覺誤差會導致顏色的接收都是基于紅綠色調,而藍黃配色則無法感知。但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情況,只有0.004%的男性以及0.002%的女性會出現此類癥狀。全色盲的情況也非常罕見,只有0.003%的男性以及0.002%的女性看不見任何顏色,他們的視覺是非彩色的,完全基于黑、白、灰。色盲人群眼中的世界,遠沒有正常人看到的精彩,但在對顏色的美學要求還遠不及某些表示狀態的系統重要程度高。通常情況下,建議不要通過顏色來表明某些重要信息。比如,通過紅光或綠光表明系統狀態,這會給紅綠色覺障礙者帶來麻煩;最好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文本標識如“OK”、“警告”,或者符號“√”、“!”等,來代替有色碼。我們在網頁設計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這一點,盡量避免由于色盲色弱原因而無法感知重要的變化信息。注意文字顏色的對比度也是件容易被忽略的事。有些正常人在正常環境中并不能查覺到的狀況,但是如果是在欠佳的顯示環境中,即使是正常人,面對對比度欠佳的文字長時間閱讀也容易產生疲勞。這在一些色盲色弱、視力欠佳的人看來,就更顯吃力了。因此視覺設計完成后,看看自己的設計在黑白環境中是什么樣子,在灰度顏色模式下審查一下效果,想象一下色盲色弱者看到會是如何的情形,對于注重人性化的通用設計型網頁是十分必要的。
2.性別差異
Newcastle大學的神經科學專家AnyaHurlbert的研究發現,盡管被調查者都對于藍色有著普遍的偏好,但女性的選擇更靠近藍色譜系中偏粉紅色的一端。實驗結果中表明,女性的色彩傾向有非常清晰的模式,在黃色和綠色譜區偏好度很低,而在紫色到紅色譜區達到了峰值。多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因此在網頁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網站潛在用戶的性別,根據其特點來對色彩進行選擇。
3.年齡差異
更有研究發現兒童更喜歡波長長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年輕人更喜愛飽和色;年齡較大的女性比男性更喜歡黑色和紫色。JoeHallock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藍色的喜好非常穩定,而越來越多的人不太喜歡橙色。因此兒童網站一般采用高純度高明度的色彩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采用鮮艷的綠、橙等顏色來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
4.文化差異
由于文化上的差異,人們對色彩的偏好也會不同。這在考慮網頁用戶的地區性時就十分重要。因為顏色觀念是與文化密切相關的,在不同的區域會表示截然不同的涵義。比如紅色,在埃及象征著“死亡”,而在印度卻代表“生命”與“創新”,在中國則是代表“幸福”;在美國的包裝設計慣例上,用橙色表示其中的物品較便宜,所以在用橙色設計商業網站之前就必須考慮到這個問題。由于地域、年齡、性別等等方面存在差異,人們對色彩感知的角度、能力也不盡相同;而且存在相當一部分的人群因為生理上的因素對色彩辨識有缺陷。關注不同的人群,根據網頁潛在用戶的實際狀況確定網頁的基本用色,正是一名設計師在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時,所要注重和考慮的。
總結:
好的色彩設計應該是用戶和信息之間的一座橋梁,幫助用戶快速、高效、愉快的接受信息,讓用戶在瀏覽使用網頁產品時獲得更加美好的體驗。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了人類生理學、心理學以及認知學等多個領域,既復雜又深奧。在這里只是討論了幾個相關的小問題,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而無論使用怎樣的設計方法,讓“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始終,是做出好的設計的本源和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