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用電器支架模具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彎曲、折疊模具結構設計
1.1C形彎曲模具結構設計
圖4所示為C形彎曲模具結構圖。
1.1.1模具結構特點1)該工序采用斜楔、滑塊的結構來成形。2)模具開啟時,滑塊4和15復位時靠限位塊9、16限位,其頭部的距離可按U形彎曲的相關尺寸來計算。3)為使該工序件在彎曲時能很好的定位,本結構在滑塊上設置定位塊19。4)本結構可在一次行程中先完成U形預彎,接下來再采用滑塊進行C形彎曲的工藝。5)本結構滑塊4、15在下墊板14上滑動,因此下墊板14的材料采用Cr12,其熱處理硬度為53~55HRC。6)為防止滑塊在彎曲時的側向力存在及能很好的保證彎曲時的合理間隙,本結構在下模座上分別設置斜楔擋塊6、17。
1.1.2彎曲動作工作時,將落料、沖孔結束的坯料放入滑塊4、15上,采用定位塊19定位,上模下行,凸模3與壓料板12壓緊坯料后,再進入滑塊4、15的垂直面上先對坯料進行U形預彎后,隨著上模的繼續下行,斜楔2、5的斜面接觸滑塊4、15的斜面,迫使滑塊4、15向內移動,對預彎的U形件進行C形彎曲,模具在閉死時,滑塊4、15對C形件起整形作用。上模回程的同時,滑塊4、15復位,C形件跟隨凸模3上行,從側面取出。
1.2兩個35°及U形同時進行彎曲模具結構設計
圖5所示為兩個35°及U形同時進行彎曲模具結構圖。
1.2.1模具結構特點1)為確保上、下模具的對準精度,本結構采用兩套滑動導柱1、導套3導向。2)為保證凸模的強度,該凸模采用補強的結構形式。3)該凹模采用整體式的結構,能很好的克服了在V形彎曲時產生的側向力。4)為使彎曲件在工作時能很好的定位,該工序采用制件上的四個ø4.5mm的圓孔作定位孔,使坯料在彎曲時不會發生滑移。
1.2.2彎曲動作工作時,將C形彎曲件(后稱坯料)放置在凹模12上,用定位銷13定位,上模下行,壓料板10與凹模12首先緊壓坯料后,凸模2、9下行先彎曲U形,隨著上模的繼續下行,再彎曲兩個35°的部位,上模回程,在彈簧6的作用下將已彎曲的零件卸下,使已彎曲的零件留在凹模上,用夾鉗取出即可。
1.3折疊模具結構設計
如圖6所示為折疊模具結構圖。折疊模具結構也是該制件的關鍵模具結構。
1.3.1模具結構特點1)為保證上、下模具的對準精度,該結構采用四套ø28mm滑動導柱、導套導向。2)為使工序件在彎曲時不會發生滑移,該結構采用U形的部分套在頂件器12上來定位。頂件器12的寬度與U形處的寬度配合雙邊為0.1mm,那么從圖1中可以看出,該制件的寬度為60mm,頂件器12的寬度制作成59.9mm。3)為防止擺動凹模2、7能正常的工作,在折疊時不會發生外出,該結構在擺動凹模2、7的兩側安裝有擋板11,并用螺釘緊固。4)擺動凹模2、7是本結構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因此材料采用Cr12MoV,熱處理硬度為55~58HRC,與凹模座采用單邊0.01mm的間隙配合,可直接采用慢走絲割一修二的加工工藝。5)頂件器設計及安裝頂件器12是本結構的關鍵零部件之一,為使擺動凹模2、7繞軸心方向擺動更順暢,本結構在頂件器12上加工出圓弧。頂件器12形狀較為復雜,按常規的方式從上往下是無法安裝的,那么其安裝方式如下:先將擺動凹模2、7從側面安裝在凹模座1、8上,再將頂件器12從側面安裝,其槽穿過擺動凹模2、7凸出的部分里,先安裝四件擋板11,再鎖緊卸料螺釘14,用手動將頂件器上下移動,如移動能順暢,最后安裝彈簧13及螺塞。
1.3.2彎曲動作工作時,將前一工序已彎曲的工序件(如圖3(c)所示,后稱坯料)放入頂件器12上采用U形的部分來定位,上模下行,凸模5與頂件器12緊壓坯料,上模繼續下行,彈簧13被壓縮,頂件器12逐漸將擺動凹模2、7繞軸心向內擺動,將坯料進行折疊,直到頂件器12的下底面緊貼下墊板15時,模具閉死,折疊結束,也可對制件上的兩處45°彎曲作整形作用。上模回程,在彈簧13的彈力下將頂件器12頂起,在頂件器12的圓弧處作用下逐漸將擺動凹模2、7繞軸心方向擺動使其兩邊掙開,直到擺動凹模2、7緊貼凹模座1、8的斜面上,這時擺動凹模2、7的復位結束,用夾鉗取出制件即可。
2結束語
提出了家用電器支架彎曲舊工藝的不足,在新工藝上作了相應的改進,從而很好的控制了制件的相對彎曲尺寸,減少了彎曲的工序。實踐證明,該模具設計巧妙、結構合理、沖壓動作順暢、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生產效率高,沖壓出的制件質量穩定,已應用到大批量的生產中。
作者:彭素芬 劉同根 單位:鶴壁市機電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