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結構設計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型鋼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節約鋼材,受力性能好,承載力高,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的特點,本文簡要介紹輕鋼屋面板結構設計及連接設計常見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
型鋼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節約鋼材,受力性能好,承載力高,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的特點,可用于非抗震區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的多層、高層建筑和一般構筑物。型鋼混凝土組合樓蓋的應用更加廣泛,但其結構及構造要求具有獨特性。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分為組合樓板和非組合樓板,主要區別為:①組合樓板中的壓型鋼板不僅作為永久性模板,而且代替混凝土板的下部受拉鋼筋與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承受包含自重在內的樓面荷載;②非組合樓板中壓型鋼板僅用作永久性模板,不考慮與混凝土共同工作。
1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材料
⑴壓型鋼板鋼材宜為Q235,作為組合樓板與非組合樓板用的壓型鋼板,宜采用鍍鋅鋼板,鍍鋅量宜小于120g/㎡。⑵一般需選用帶齒槽或壓痕的壓型鋼板,沒有帶齒槽或壓痕的壓型鋼板多數適用于非組合板,如用于組合板中,必須在板的上翼緣上焊橫向附加鋼筋,以提高疊合面的抗剪能力。⑶用于組合樓板的壓型鋼板厚度≥0.75mm,用于非組合樓板的壓型鋼板厚度≥0.5mm,澆筑壓型鋼板的波槽平均寬度≥50mm,當在槽內設置栓釘時,壓型鋼板的總高度≤80mm。⑷組合樓板的壓型鋼板有開口型板、縮口型板和閉口型板,詳見圖1.1。⑸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5。⑹組合樓蓋用抗剪連接件有焊釘、槽鋼及彎筋等,對于重要建筑或受動荷載作用的焊釘應選用鎮靜鋼。栓釘選用優質DL鋼或M15號鋼,鋼筋選用HPB300或HRB335,槽鋼選用Q235。
2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設計原則
⑴直接承受熱源影響或在露天條件下的組合樓板結構,應考慮由于溫差、混凝土收縮引起的溫度收縮應力。⑵一般不用于直接承受動荷載的建筑。⑶組合樓板與非組合樓板施工階段設計原則:①作為澆筑混凝土底模的壓型鋼板按彈性方法進行強度和變形驗算;②計算時應計入臨時支撐的影響,但考慮到下料的不利情況,可按兩跨連續板或單跨簡支板進行計算;③永久荷載:壓型鋼板、鋼筋及混凝土等自重,確定混凝土自重時應考慮撓曲效應,當撓度v大于20mm時,在全跨應增加0.7v厚度的混凝土均布荷載,或增設臨時支撐;④可變荷載:主要為施工荷載,宜取不小于1.5KN/㎡;⑤壓型鋼板撓度限值可取L/180(L為板跨度)。⑷組合樓板與非組合樓板使用階段設計原則:①按照常規鋼筋混凝土樓板的設計方法進行設計;②應驗算正截面抗彎能力,縱向抗剪能力,斜截面抗剪能力,如有較大集中荷載,還需驗算局部荷載作用下的抗沖切能力;③承受的荷載主要包括壓型鋼板及混凝土自重、面層及構造層的自重、樓板下吊掛的天棚、管道等的自重以及樓面上的設備與使用活荷載等;④當壓型鋼板上的混凝土厚度為50~100mm時,按簡支單向板計算組合樓板強邊(順肋)方向的正彎矩,強邊方向的負彎矩按固端板取值,不考慮弱邊方向的正彎矩;⑤當壓型鋼板上的混凝土厚度大于100mm時,板的承載力應按照雙向板或單向板進行計算,但板的撓度仍應按強邊方向的簡支單向板計算;⑥壓型鋼板撓度限值可取L/360(L為板跨度);⑦組合樓板負彎矩部位混凝土裂縫寬度的驗算,可忽略壓型鋼板作用,即按混凝土板及其負鋼筋計算板的最大裂縫寬度,正常環境下裂縫寬度≤0.3mm,室內高濕度環境和室外時≤0.2mm。⑧一般要求組合樓板的自振頻率控制在15HZ以上。
3構造要求
⑴栓釘的構造要求。①為了阻止壓型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滑移,在組合樓板的端部均應設置栓釘,栓釘應設置在端支座的壓型鋼板凹肋處,栓釘應穿透壓型鋼板,并焊接在鋼梁翼緣上;②栓釘直接不得大于19mm,<3m時d=13~16mm,=1~6m時d=16~19mm,>6m時d=19mm;③栓釘間距:沿著梁軸線方向s≥5d,沿垂直于梁軸線方向s≥4d,距鋼梁翼緣邊的邊距s≥45mm;④栓釘頂面保護層厚度應不小于15mm,栓釘焊后高度應高出壓型鋼板頂面30mm以上。⑵壓型鋼板的構造要求。①壓型鋼板開孔處,宜采取加強措施,當板上開洞且較大時,應在洞口周圍配置附加鋼筋,附加鋼筋的總面積應不少于壓型鋼板被削弱部分的面積;②組合板的總厚度不應小于90mm,鋼鋪板表面上的厚度不應小于50mm。⑶組合板鋼筋混凝土層的配筋要求。①為組合樓板提供儲備承載力設置附加抗拉鋼筋;②在連續組合樓板或懸臂組合樓板的負彎矩區配置連續鋼筋;③在集中荷載區段和孔洞周圍配置分布鋼筋;④為改善防火效果配置受拉鋼筋;⑤連續組合樓板中間支座負彎矩區的上部鋼筋,應伸過板的反彎點,并應留出錨固長度和彎鉤,下部縱向鋼筋在支座處應連續配置;⑥按簡支板設計的連續組合樓板,抗裂鋼筋截面面積應大于相應混凝土截面的最小配筋率0.2%;抗裂鋼筋的配置長度從支撐邊緣算起不小于(為板跨度),且應與不少于5根分部鋼筋相交;抗裂鋼筋直徑應不小于4mm,最大間距為150mm,順肋方向抗裂鋼筋保護層厚度宜為20mm;與抗裂鋼筋垂直的分布筋直徑,不應小于抗裂鋼筋直徑的2/3,其間距不應大于抗裂鋼筋間距的1.5倍;⑦集中荷載作用部位的配筋:非組合板應按鋼筋混凝土板設置鋼筋,連續組合板及懸臂板的負彎矩區應按計算配置負彎矩鋼筋,且總量不小于0.002bh;⑧板端板面構造配筋: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及溫度等影響,也為了起到分布荷載的作用,應在混凝土板中配置分布鋼筋網,其面積可取這部分混凝土面積的0.1%。⑷組合板載鋼梁上的支撐長度不應小于75mm,其中壓型鋼板在鋼梁的支撐長度不應小于50mm;無論端支座或連續板的中間支座均應符合此要求,支撐與鋼筋混凝土梁或砌體結構上時,組合板的支撐長度不應小于100mm,其中壓型鋼板的支撐長度不應小于75mm,可詳見圖3.1。
4結束語
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雖然有很多優點,但因壓型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粘結力較差,經常發生破壞的模式有:①當豎向粘結力不足時,可能在掀起力作用下使混凝土與壓型鋼板發生局部豎向分離,喪失組合作用,②在組合板端部,混凝土與壓型鋼板發生滑移,因此組合板在端部與支承梁連接處,如果剪力連接件抗剪強度不足以抵抗較大的剪切滑移時,也將因局部破壞而使組合板喪失承載能力。因此為了確保型鋼混凝土組合樓板結構設計的可靠性,對壓型鋼板材質、尺寸以及與鋼梁之間連接件有較高要求,特別是在組合板與支承梁的連接處配置足夠量的連接件,防止破壞的發生。
參考文獻
[1]YB9238-92.《鋼-混凝土組合樓蓋結構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
[2]鋼結構設計手冊(下冊)(第三版).《鋼結構設計手冊》編輯委員會.
[3]05SG522.鋼與混凝土組合樓(屋)蓋結構構造。
作者:劉艷芳 單位:武漢鐵四院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