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富士康招聘對中職生人才需求及要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前在我國的就業市場上,年輕富有活力的中職畢業生是一支求職大軍,也是受就業市場歡迎的求職群體。本文從富士康對中職生的招聘要求出發,分析了就業市場對中職生的需求及要求,以及學校如何適應市場要求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
富士康;招聘就業;中職生;人才需求
目前在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就業市場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一直處于持續上升趨勢,尤其對動手能力強、求職立足現實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以下簡稱中職生)需求看好。無論是人才市場現場招聘、網上招聘還是校園招聘,中職生在就業市場上總是不難找到相應崗位。那么,目前就業市場對中職生人才需求及要求如何呢?以富士康科技集團為例,作為世界五百強的富士康集團需要大量不同層次人才,用人標準頗具特色——“人才七選”,即關注人才的個性及內在特質、工作意愿、三心(責任心、上進心和企圖心)、努力程度、工作歷練、專業技能和教育背景等七個方面。相對于對人才專業技能和教育背景等這些顯在能力,富士康集團更加注重人才內在的個性特點、工作動機、價值取向。
一、企業招聘對人才的素質需求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不斷變化。這些變化對中職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河南省中原國際博覽中心2016年春季首屆招聘會現場,筆者進行企業用人調研時,許多用人單位提出,希望中職生能夠具有勤奮、吃苦耐勞、敬業、善于表達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質。他們說,專業技能可以入職后培訓,而職業素質不是短時期能夠培養好的,需要在學校長期持續培養。因此中職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崗位。中職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任重道遠。
二、企業崗位需求分析
1.我國三大產業就業人員數量分析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就業人員的數量逐步減少,第三產業就業人數逐年上升,到2013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到了總就業人數的38.50%。由此可見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社會對服務型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2.我國市場招聘指數分析(見表2)從表2可以看到,市場用人需求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三、改革中職培養人才模式,實現教學與就業的有效對接
根據以上分析,中職人才培養模式應基于就業崗位平臺進行設計,形成為崗位職業技能服務的專業知識結構。
1.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職教育學生的首要目標不是教會他們理論知識、動手操作的能力,或是生存的本領,而應首先讓學生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吃苦耐勞的人、一個明辨是非曲直的人、一個正直的人。我們應該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在教學生做事的同時更要教學生做人,在學會做事中學會做人。
2.加強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培訓
目前中職學校教師很多是從校門到校門,而從企業一線來的教師很少,多數教師理論知識多于實踐知識。教師自己不會動手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專業教師應該結合專業深入企業實踐,每年有不少于兩個月的企業頂崗學習或者實習,考察了解企業中的實際情況,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實踐教學,更好地指導學生。
3.努力和企業建立密切的“血緣”關系
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就業要和企業深度合作,即校企合作。中職學校應該堅持走產教結合的專業改革發展道路,廣泛挖掘社會資源,與相關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把教學、科研、企業和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以頂崗實習為鍛煉提高的渠道,推動學生專業技能與社會實際需求的緊密結合。沒有企業需要,中職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中職學校進行校企合作方式很多,比如訂單培養、冠名制班級、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定期參觀講座、工學交替等等。時代的發展使中職學校必須和行業企業建立密切的“血緣”關系,把學校融入行業企業之中,把行業企業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學校,使中職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同進行人才培養的“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操作,學校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市場輸送高素質專業人才。
作者:郝衛兵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