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濱河綠地景觀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原則
(1)整體統一,變化多樣。設計充分考慮景觀的整體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要求,一方面,將南北兩岸的濱河綠地和丹江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考慮,使各部分綠地在景觀營造、文化締造等方面實現整體統一。另一方面,在景觀整體統一的前提下,各部分綠地的景觀空間要結合環境及文化特點富于變化,形成整體統一協調、局部變化多樣的景觀空間。(2)生態優先,改善環境。在設計中,注重保護和利用現有的自然景觀資源,結合區域生態環境的特點,生態優先,形成具有較好生態防護功能和觀賞功能的綠地,有效發揮生態防護功能,改善城區環境質量。(3)滿足功能,協調發展。濱河綠地景觀設計應結合城市服務功能,科學布局,合理設計,滿足濱河綠地所承擔的各項功能需求。其次,設計要充分考慮與城市環境的協調,并結合丹江的防洪規劃,協調城市保護與開發、河流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關系,保證綠地系統與城市的協調發展。(4)持續發展,和諧共存。在景觀設計中,充分利用多種植物的生態學習性和觀賞習性,創造具有持久性的植物景觀,不僅要求在一年四季中具有變化豐富的觀賞效果,更要求這種景觀效果能長時間地存在,成為結構穩定的植物景觀,與城市肌理相融合,與城市景觀共生,實現景觀及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5)滿足當前,適當前瞻。景觀設計不僅要考慮目前的需要,而且要考慮丹鳳城區未來的發展,結合丹鳳城區的發展規劃,設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做到高起點,高標準,營造具有前瞻性的濱河綠地景觀系統,使景觀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2總體布局設計
2.1景觀空間結構
根據丹江兩岸濱河綠地的總體布局,結合地域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特點,丹江一江兩岸濱河綠地設計的景觀空間結構是:一江、兩岸、四區。一江:即位于城區中部的丹江。兩岸:即丹江南北兩岸的濱河地帶。四區:即在一江兩岸規劃布局的四個主題功能景觀區。包括:歷史文化展示區、紅色文化展示區、旅游文化體驗區、生態文化體驗區。
2.2分區設計
2.2.1歷史文化展示區范圍及規模:江北全段濱河綠地,總面積25200m2。景觀主題定位:歷史文化展示。功能:文化展示、休閑娛樂。設計布局:丹鳳縣歷史悠久,自古地處秦楚交界,歷史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因此,將丹江北岸的濱河綠地全部定位為歷史文化展示區。該區域從西到東,設計了三個景觀篇章:秦楚古韻、古渡春秋、名人薈萃。
2.2.2紅色文化展示區范圍及規模:江南丹江一橋以西的濱河綠地,總面積27100m2。景觀主題定位:紅色文化展示。功能:文化展示、休閑娛樂。設計布局:丹鳳自古為“盤龍臥虎逐鹿地”,解放戰爭時期,丹鳳是、和程子華創建的“鄂豫陜蘇區”的一部分,各位革命先烈在丹鳳浴血奮戰,譜寫了英勇的革命華章。該區從西到東設計了三個景觀篇章:紅色丹鳳、英魂不朽和中流砥柱,展示丹鳳在解放戰爭時期紅色文化的精髓,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2.2.3旅游文化體驗區范圍及規模:江南丹江一橋至帶子溝之間的濱河綠地,總面積29000m2。景觀主題定位:旅游文化體驗。功能:文化展示、旅游休閑、美酒品嘗、民俗體驗、文化娛樂、兒童游樂。設計布局:旅游文化體驗區包括有關旅游的五部分內容:丹水探源、美酒文化、丹鳳勝景、民俗風情、兒童游樂。這五大內容從西至東進行布局,展示丹鳳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為游客提供旅游文化的平臺,同時為城市居民提供戶外游憩、文化娛樂的場所。
2.2.4生態文化體驗區范圍及規模:江南帶子溝以東的濱河綠地,綠地總面積58500m2。景觀主題定位:郊野游園,田園風光。功能:生態文化展示、春季觀花、生態觀光、文化娛樂,郊野踏青。設計布局:江南濱河綠地帶子溝以東的區域,考慮到位置相對偏遠,因此,在設計時以植物景觀為主,適當安排休閑娛樂功能,形成縣城郊區遠涉游憩、休閑娛樂的綠地,功能相對簡單,設計形式為郊野生態游園,為遠期開發建設做準備。
3結語
濱河區域是一個城市非常珍貴的資源,濱河地帶歷來是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致與人類活動較為集中的場所,也是體現地域性風情的重要場所。同其他綠地相比,濱河綠地不僅生態條件優越,而且具有較好的親水空間,是城市居民樂于接近和進入的區域。濱河綠地建設不僅可以擴大城市綠地系統,在河流兩岸形成生態廊道,達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而且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作者:周青林何婧單位:陜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