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從德育角度看電子設計比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推動高等學校促進信息與電子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與基本能力、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自1994年舉辦第一屆至今已經吸引了幾十萬人次的學生參加比賽。每屆的報名人數都在不斷地創造新的紀錄。指導老師對學生做參賽準備的指導過程中,不僅對他們的專業知識技能做指導,同時也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這是貫徹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愛國主義教育
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思想道德,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發展強盛的基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首先應抓愛國主義教育這一環節。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未來力量,愛國主義教育尤為重要。通過介紹我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歷史,讓學生知道就在三十多年前我國的電子行業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電子設備基本要依賴進口,普通百姓家極少能用得上電視機、空調,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我國依靠手工作坊敲敲打打竟然組裝出了一批最早的國產電視機,很快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空調生產企業之一,現在我國的電子產品不但已能滿足國內居民的生活需要,還遠銷歐美,為祖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1]。同學們聽到這里,無不為祖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感到喜悅,也為我國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進而不斷地升華為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感。在介紹我國電子行業發展成就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目前我國雖然是電子產品的制造大國,但技術研發能力還相對較落后,很多電子產品的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以至于產品的利潤相當部分要交給這些外國企業,使得我國電子企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鼓勵學生為了祖國電子行業的未來發展要認真學習知識和技能。
2敬業教育
敬業,就是敬重自己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辦好。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結合現實要求,發揚優良傳統,大力倡導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是當前公民道德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在當今信息時代,電子技術越來越顯示其巨大作用,我們的生活也更離不開電工電子產品,從而電子成為當今熱門專業之一。我想這一點也正是我們在指導學生的最好題材。如:在介紹電阻、三極管等電子小器件時可說明,這些器件看去雖小,買來也很便宜,但它作用卻很大,現代電子信息產品,如電腦、電視、手機等沒一樣能離開它,說明我們用的電子器件是那么的重要,我們的專業對社會是那么的重要,我們應該熱愛它,并學好它。通過電子設計大賽的指導和比賽整個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電子行業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從而熱愛我們所學的專業和日后所從事的職業,同時在整個參賽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參數的微小變化都能給系統帶來很大的影響,對產品的質量性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更要精益求精,絲毫不能懈怠。
3團隊協作精神的教育
今日的世界是一個合作的世界,作為一名團隊的一員,單憑一個人是無法完成一個上規模的項目的。集體的命運和利益包含著每一個成員的命運和利益,沒有哪個成員可以使自己的利益與集體相脫節。只有整個團隊獲得更多利益,個人才有希望得到更多利益。因此,每個成員都應該具備團隊精神,融入團隊,以整個團隊為榮,在盡自己本職的同時與團隊成員協同合作。在電子設計大賽,當一個選題擺在參賽同學的面前,大家需要的是集體冷靜分析題意,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步驟,然后每個隊員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分工,各自完成任務,再進行匯集,調試等。因此在電子設計大賽中團隊協作精神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4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2]。在電子設計大賽的準備和比賽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一次“虛焊”導致電路不通,一個方案選擇的錯誤造成返工等等,我們通過這些學生可能遇到的挫折,對他們進行教育,抑制學生考試成績好代表學得好的驕傲情緒,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同時鼓勵學生正視挫折,分析挫折,最終克服挫折,使學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
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長期的積累、潛移默化。在電子設計大賽指導教學和組織比賽過程中對學生的愛國主義、職業道德和性格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實現真正的全面發展,終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