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宣左公路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縱斷面線性設計
本段地處平原區,縱坡設計主要是對橋梁及路基設計洪水位等因素的控制。為降低工程量,減少公路用地,降低工程造價,要求縱斷面設計在滿足構造物凈空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填土高度。路線最大縱坡4.00%/(1處)(京包鐵路跨線橋),最小縱坡0.0016%/(1處)。路線最小坡長160m/(1處),變坡點共68個,平均1.012個/km。縱斷面線形設計符合《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D20-2006)的要求,線形基本均勻順適,與平面配合較好,與周圍環境協調。
平縱組合設計
路線設計中,自始至終著重于平縱線形的配合,將平縱橫作為一個整體同時考慮。線形設計依照平面流暢、縱面均衡、配合得當的原則進行,保證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及駕駛員視覺的連續性。平面線形設計中采用了較高的指標,并注意前后曲線以及直線之間的搭配,線形流暢??v面線形設計兼顧安全美觀與經濟合理的原則,設計時采用合適的標準??v面線形滿足豎曲線半徑值要求。
路基、路面及排水
1路基橫斷面
K18+505~K44+620段路基標準橫斷面:路基寬40.0m,行車道2×14.0m,人行道2×6.0m。路面路拱橫坡1.5%,人行道設1.5%的順坡。其他段落整體式路基寬度采用24.5m,中央分隔帶寬2m,路緣帶寬2×0.5m,行車道寬度4×3.75m,硬路肩寬2×2.5m,土路肩寬2×0.75m,路面路拱橫坡2.0%。分離式路基寬度采用12.25m,行車道寬2×3.75m,左側硬路肩寬0.75m,右側硬路肩寬2.5m,土路肩寬2×0.75m。公路用地范圍為24.5m。
2路基加寬、超高方案
對于24.5m一級公路半徑小于2500m的平曲線,均進行超高處理。整體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帶邊緣作為設計標高,超高過渡以中央分隔帶邊緣為旋轉軸,即將兩側行車道分別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中央分隔帶保持水平狀態,不再旋轉。分離式路基以內側行車道邊緣線作為設計標高,超高過渡以內側行車道邊緣線為旋轉軸。超高漸變率不小于1/330,行車道與硬路肩同時旋轉至超高橫坡。超高外側土路肩始終以2%的橫坡外傾,內側土路肩當行車道橫坡≤2%時取2%,當超高橫坡>2%時取橫坡與超高橫坡相同。
3路基支擋、加固及防護工程設計
全線路基以填方為主,局部路段為挖方路路塹。K11+920~K17+495路基沿洋河路段,填方路基邊坡受設計洪水位影響,設置漿砌片石護坡防護。坡面采用M7.5漿砌片石砌筑,厚度35cm。腳墻采用M7.5漿砌片石砌筑,高度2m。K17+475~K44+920路基沿洋河路段,側路基邊坡為1∶3,同段落外側邊坡采用草灌結合植草防護。下穿張石高速部分挖方段左側設置重力式擋土墻。
4路面設計
本項目路面結構設計采用雙圓垂直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多層彈性連續體系理論,以設計彎沉作為路面整體強度的設計指標,計算路面結構厚度并進行彎拉應力驗算。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采用以雙輪組單軸軸載100kN為標準荷載,設計使用年限15a。路基行車道路面結構:上面層5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7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基層18cm水泥粉煤灰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2×16cm水泥粉煤灰穩定天然砂礫。橋面鋪裝: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5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10cmC50防水混凝土橋面鋪裝。瀝青層與瀝青層之間設置黏層,基層與面層之間設置透層油。
5排水設計
路基排水中,所有挖方路段及填方高度小于邊溝高度的低填方路段,均設置路塹邊溝。分離式路基設置路堤邊溝。所有過村、鎮路段均設置邊溝。邊溝出水口及橋頭受地形限制落差較大時,設置急流槽。路面排水由路面內部排水、路表排水組成,設計重現期按5a考慮。
橋梁涵洞
起點K0+000~K6+931.131段屬G112改擴建段,該段既有道路為二級公路,橋涵設計荷載為汽-20、掛-100,不能滿足本次設計汽車荷載公路-Ⅰ級技術標準,本次設計對該段整體式路基(K4+331.909~K6+931.131)段橋涵構造物進行拆除新建,對于分離式路基(K0+000~K4+331.909)段橋涵構造物采用分階段實施方案,本階段對橋涵構造物暫繼續利用,以減小投資,待后期資金狀況好轉以后,再對該段橋涵構造物進行拆除另建。全線共新建大橋9座,其中2座為上跨鐵路跨線橋,其余7座均為跨河橋,總長為1523m;新建中橋75m/(1座),小橋252.04m/(21座),其中1座為分離式路基左線單幅橋,長度32.04m;新增涵洞97道。
路線交叉
本段共設置分離式立體交叉3處,其中2處與鐵路立交,1處與丹拉高速公路立交,共設置平面交叉29處,其中與等級公路平交6處,與鄉村公路交叉23處。
勘察設計體會
宣左公路的勘察設計本著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法規、政策及相應的設計標準、規范、規程和規定,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原則,力求總體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技術標準掌握適當。
1優化方案,精益求精
按照“施工圖設計事前指導書”、“定測規定”和“施工圖設計規定”等要求認真執行,做到事前指導、中間檢查、成果驗收的全過程控制,層層落實,確保設計文件按時按質交付。設計方案利用1∶10000和1∶2000地形圖,通過多次現場踏勘調查,不斷優化路線方案,正確處理好起終點道路的銜接和與地方規劃的協調,合理選擇與河流、等級公路及鐵路的跨越位置和角度,綜合考慮路線平、縱面指標及其組合,力求平面線形順適、流暢、視覺連續的運行效果。
2采用先進技術,注重設計水平
在宣左公路勘察設計過程中,將公路GPS測量與傳統測量相結合,應用于公路工程(路線、橋梁、隧道)測量外業;公路工程帶狀控制測量的GPS布網方法;滿足《公路勘測規范》對路線中樁放樣精度要求的RTK-GPS三維放樣測量。運用公路路線CAD,從數據采集、數模至公路設計全過程的系統集成;基于數模的三維幾何設計和三維景觀顯示;開放、通用的Auto-CAD圖形平臺;面向對象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數據管理和數據庫設計。運用橋梁CAD,采用Access97數據庫管理設計項目;多渠道的數據來源;實時、全方位的三維模型預覽;方便實用的數字化橋梁構件庫;實時動態的圖形編輯、圖形與數據的同步更新;強大的設計、繪圖功能,豐富的輔助繪圖工具;精確、快速的橋梁三維造型;與數字地面模型和路基三維模型疊加。
作者:周英毅單位:張家口市宣左縣一級公路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