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紫絨型山羊羊絨品質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解西藏措勤縣紫絨型山羊所產的羊絨纖維細度、手排長度和變異系數等指標,對西藏措勤縣紫絨型山羊羊絨纖維細度、手排長度和變異系數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西藏措勤縣紫絨型山羊所產的羊絨纖維細度、手排長度和變異系數等指標都非常突出,羊絨品質屬于特細型特等。從直徑變異系數和長度變異系數分析,羊絨經洗滌、工業分梳加工后的品質突出,是全世界最好的羊絨之一。
關鍵詞:西藏;紫絨型山羊;羊絨;品質
西藏紫絨型山羊是西藏山羊的主要類型,是西藏古老的地方山羊品種之一,主要產于阿里地區,生活在海拔4500m左右的地域,產品主生產區域在阿里地區措勤縣境內,因海拔和地緣的關系,至今為止,阿里地區沒有引進過任何絨山羊品種,保證了品種資源的純度。目前在該區域紫絨型山羊養殖數量達23萬余只,其具有較好的產肉、產奶性能,耐高寒、耐粗飼,能適應4700m以上高原地區氣候環境,全年放牧。山羊絨是珍貴的紡織原料,是最細的動物纖維之一[1]。羊絨柔軟、輕暖、纖細,是紡織工業的高檔原料,主要用于制作羊絨衫和高檔服裝面料[2]。措勤縣紫絨型山羊其突出特點是產絨性能良好、品質優良,是開發高附加值山羊絨產品的優質原料。由于絨的細度及自然長度等各項指標突出,被加工業譽為“軟黃金”、“纖維寶石”,國際上稱為“克什米爾”,是全世界最好的羊絨之一。紫絨型山羊體軀結構緊密勻稱、體質結實,頭小、額寬、耳長、鼻梁平直,公母羊均有角,被毛黑絲、毛絨混生,毛較長、較粗,絨較密、較細。本研究通過對措勤縣絨山羊良種擴繁殖場中隨機抽取2~5歲的5只母羊和5只公羊的羊絨細度、手排長度進行檢測,為今后的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和生產等提供羊絨品質數據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樣品的來源與數據的測定數據分析
樣本采自西藏阿里地區措勤縣絨山羊良種擴繁殖場,2017年4月在良種擴繁場中,隨機從200只羊群中抽取10只,其中母羊5只、公羊5只,采集體側部絨樣15ɡ/份,共計10份毛樣。本次實驗羊絨的細度、手排長度的檢測工作由農業部新疆種羊及羊毛羊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烏魯木齊)完成并提供數據。
1.2分析樣品的方法與檢測項目
羊絨樣品在洗滌時,對洗滌溶液、控制溫度和洗滌時間的要求,按照GB18267-2013《山羊絨》規定的標準進行洗滌,脫水、烘干。檢測之前,先進行初級整理,去掉較粗、較長的羊毛和部分雜質,進行絨毛纖維細度、手排長度檢測。
1.2.1細度
按照GB/T21030-2007《羊毛及其他動物纖維平均直徑與分布實驗方法纖維直徑光學分析儀法》方法測定細度。
1.2.2手排長度
實驗用溫帶二級標準大氣。手排長度測定時溫度和濕度要求按照GB/T6529中的要求控制,溫度控制在20±2℃、濕度65%±4.0%。從絨毛樣品中取實驗樣品50mg,按照GB18267-2013《山羊絨》手排長度實驗方法進行排圖并計算手排長度。
1.3實驗儀器
天平、300mm鋼直尺、洗毛槽、纖維直徑光學分析儀、衡器等。
2結果
2.1羊絨細度
羊絨纖維的細度在各種物理特性中占重要地位,是衡量絨品質和使用價值的重要物理性參數,決定山羊絨的紡織性能和經濟價值[3]。羊毛生產者、加工者和市場貿易方都以羊絨細度來評價羊毛的質量[4]。羊絨纖維越細,纖維直徑越小,可紡織紗線支數越高[5]。羊絨原料的可紡織性對羊絨細度有較大影響,細度參數較好的羊絨可以紡織出品質上等的羊絨紗線[6]。由表1、表2和表3分析可知,西藏紫絨型山羊羊絨平均細度為15.22µm,其中公羊羊絨平均細度為15.42µm、母羊為15.02µm,屬于品質較高的羊絨,是優質紡織原料。
2.2羊絨手排長度
絨纖維長度是衡量絨品質的另一項指標,僅次于細度,是絨纖維等級的劃分、紡織加工以及遺傳育種中重要的選擇指標。在品種鑒定、評價個體羊毛品質時,長度是重要的指標[7]。纖維長度可影響紡織品的品質,決定紡織加工行業和工藝指標的準確選擇[8]。羊絨平均手排長度為43.62mm,其中公羊羊絨平均手排長度43.88mm、母羊為43.62mm,達到紡織工業優等要求。
2.3羊絨細度、長度變異系數
羊絨細度變異系數為21.90%,公羊為21.87%、母羊為21.92%。長度變異系數為0.95%,公羊為1.08%、母羊為0.82%。檢測表明,個體間絨細度、長度和變異程度較小,說明絨細度、長度遺傳性能比較穩定。GB18267-2013《山羊絨》表6(分梳山羊絨特性指標分檔對照表)的二項特性指標中,直徑變異系數≤21%屬于A檔指標要求之一,(>21%,≤23%)屬于B檔指標要求之一;長度變異系數≤50%為A檔指標要求之一。按照GB18267-2013《山羊絨》國家標準的規定,羊絨經洗滌、工業分梳加工后,西藏紫絨型山羊絨在分梳山羊絨特性指標分檔中部分指標品質突出。
3討論
按照GB18267-2013《山羊絨》國家標準的規定,根據西藏紫絨型山羊羊絨纖維細度、手排長度的檢測結果與表4山羊原絨型號等級技術要求數據對比分析,西藏紫絨型山羊所產羊絨品質屬于特細型特等。[9]從直徑變異系數和長度變異系數分析,經洗滌、工業分梳加工后的羊絨部分指標品質突出;檢測數據結果表明,目前西藏措勤縣紫絨型山羊絨個體間絨細度、長度和變異程度較小,表明該地區山羊絨纖維細度長度遺傳性能比較穩定。紫絨型山羊生產的羊絨顏色主要為紫色和棕色,光澤柔和,絨光澤度(L)29~48,色澤度(W)28~47,屬于天然有色纖維[10]。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的消費理念越來越看重,天然有色纖維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潛力。
4結論
西藏紫絨型山羊是一個在特殊地理環境下培育的優良地方品種,通過羊絨品質檢測,為今后良種繁育和種質資源保護提供參考數據。本次檢測樣品采集地在紫絨型山羊主產區,數據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此次檢測樣本相對較少,檢測指標數據較單一,沒有對羊絨品質進行全面分析,今后可通過擴大研究范圍,全面掌握紫絨型山羊生產性能,為保種選育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遠超,珠海,張富全.山羊絨纖維細度的變異和選擇[J].國外畜牧學:草食家畜,1991,(2):23-29.
[2]呂寅,楊建忠,李發洲.山羊絨長度變異的測試分析[J].紡織學報,2011,32(3):42-46.
[3]王樂,鄭文新,呂雪峰,等.新疆青格里絨山羊羊絨品質分析[J].草食家畜,2010,(2):24-25.
[4]王春昕,張明新,鄭文新,等.東北地區部分細毛羊羊毛品質檢測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5):60-64.
[5]薛紀瑩.特種動物纖維產品與加工[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8.
[6]金永樂,洪杰.山羊絨細度對其可紡性的影響[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3):5-8.
[7]邢巍婷,許艷麗,宮平,等.云南3個地方綿羊品種毛絨品質分析[J].草食家畜,2017,(5):28-32.
[8]陳睿.羊毛的主要物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J].甘肅畜牧獸醫,2015,(3):46-47.
[9]GB18267-2013,山羊絨[S].[10]DB54/T0068-2013,西藏山羊紫絨型[S].
作者:孫建春1,2;黃鵬程2;吳征王1;郭榮明3;劉海金2;吳慶俠1 單位:1.西藏農牧學院,2.西藏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3.西藏自治區畜牧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