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某省少數民族人口情況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少數名族人口數量的分布排序,依次分布在黔東南、銅仁、黔南、畢節、黔西南、安順、六盤水、貴陽和遵義。其中:黔東南州是少數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市州,有273萬少數民族;銅仁市有217萬少數民族人口;黔南州有180萬少數民族人口;畢節市有172萬少數民族人口;黔西南州有111萬少數民族人口;安順市有83萬少數民族人口;六盤水市有74萬少數民族人口;貴陽市有73萬少數民族人口;遵義市有72萬少數民族人口。
少數民族人口文化程度不斷提高2010年,全省有獨立設置的民族本科院校3所、民族專科院校1所、民族高等職業技術院校3所、民族中等職業學校22所、民族普通中學119所、民族小學146所、民族幼兒園13所,各級各類民族學校共計309所。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少數民族在校生共344.8萬人,占全省學生總數的39.7%。2005年少數民族總人口中受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教育占70.94%,比全省73.92%低了2.88個百分點,2010年,少數民族總人口中受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教育占78.8%,比全省81.74%低了2.84%。2010年,全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6.5%。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少數民族人口所占比重由5.5%提高到10.6%,增長了5.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比1990年提高了1.68%,但整體來看,提高較緩慢。
少數民族中從事農林牧漁業人口多從行業構成來看,2000年貴州少數民族從事農林牧漁業人員所占比重為88.7%;2010年貴州少數民族從事農林牧漁業人員所占比重為7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貴州少數民族人員從事農林牧漁業所占比重大,證實了貴州少數民族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低于全省水平和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低的原因。貴州少數民族從事農林牧漁業人口所占比重大,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在城鎮化不高的狀況下不利于農業過剩人口的轉移,從而造成農業人口的就業壓力大和生活水平下降。
在貴州省“一普”至“五普”中,少數民族人口都在不斷增加,“六普”首次出現少數民族人口的減少。這是由于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較為寬松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及1982至1989年之間,許多人更改或恢復民族成份,導致了部分少數民族的人口增長。但是,我國于1989年11月印發了《關于暫停更改民族成分工作的通知》,并在1990年5月由國家民委、國務院“四普”領導小組和公安部聯合頒發了《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定》①,使“六普”時少數民族人口有所減少。
近些年來,雖然貴州省少數民族人口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但是和貴州全省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這不僅不利于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也制約了全省經濟的協調發展。所以應該注重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投入,提高各級學校的入學率,從而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少數民族中大部分人口從事農林牧漁業,這嚴重制約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應該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合理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作者:劉輝單位: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