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存在弊端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氣象觀測對我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對災害的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在氣象觀測發展中地面氣象觀測更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地面氣象觀測技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與西方國家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闡述的主要問題是氣象觀測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氣象觀測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氣象觀測不僅能夠實現對日常天氣的預測,同時能夠對特殊的自然天氣進行技術的預測、預防。其中地面氣象觀測是氣象觀測的基礎內容,數據的準確性是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有效判斷的重要依據。但是現階段的地面氣象觀測主要是人工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對觀測技術進行適當的革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1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所面臨的問題
1.1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儀器技術不過關現階段,我國的儀器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和外國的同類產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即穩定性和可靠性比較差。然而氣象部門對地面觀測儀器的要求比較高,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高溫和高濕的季節中儀器很容易受到影響而損壞。在一些感應元件中,濕度感應元件質量不過關,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我國的一些地區沒有市電,即使有的話電壓和頻率也不是很穩定,所以我國一些地區的帶地面觀測儀器基本是直流兩用的,優點是耗能比較小。
1.2儀器要求不盡合理第一,我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大,氣候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一些地區需要使用不同的氣象儀器進行氣象的觀測。在極端的氣候條件下氣象儀器的壽命將受到影響,即使在正常的條件下觀測的數據也可能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儀器不是全能的,假若針對不同的氣候條件都研制出一款觀測儀器的話將直接增加成本和難度[1]。第二,隨著對精度要求的不斷提升,現階段使用的儀器所得到的數據不能夠較好地滿足對精度的要求。和常規型的氣象觀測儀器相比較,自動化觀測儀器的精度水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適度放寬對精度的要求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要求。
2提升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的建議
2.1發展通訊網路在進行地面觀測自動化的過程中,因為其發展的水平比較快,一些地區的通訊線路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一些大城市擁有部分同軸電纜和微波中繼,需要在其他地區進行不斷的完善。另外,和其他地區進行聯系的技術裝備和電話也相對比較滯后,為氣象網路部門建立比較適合的通訊網絡將存在一定的難度。在進行資料傳遞的過程中需要借助靜止衛星,而使用的通訊衛星也是進行租借的,這個氣象部門和觀測技術的提高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擁有自己的通訊衛星還是比較困難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應該重視對通訊衛星的研制水平,不斷提升通訊網路的發展。
2.2提高技術能力和科技水平我國現階段的地面觀測技術存在一定的問題,即地面觀測的設備比較落后,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地面觀測的質量,同時增加觀測的難度。此外,在對一些氣象要素進行觀測的過程中,其中的一些氣象要素能夠通過自動化觀測來實現,但是有一部分氣象要素無法進行自動化觀測,需要找到適合的感應器進行輔助。我國的科技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我國對電子技術的研究還是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即所研制出的產產品為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對一些元器件的研制。因為在進行地面氣象觀測的過程中,元器件的使用比較多,為了實現成本的降低,一些地區只有依靠進口進行解決[2]。
2.3增加資金投入,提升儀器設備現階段的地面氣象觀測中使用資金投入比較大,這對氣象部門而言壓力比較大,其要承受比較大的經濟負擔。在一些地區的自動化觀測過程中存在臺站配備的自動化儀器比較少的問題,同時在進行數據的傳遞、接受、存儲和處理等過程中都需要進行自動化。因此,為了符合自動化的需求和發展,相關的氣象部門應該進行資料中心的建立,及時資料進行處理。有的部門雖然有比較大的計算機設備,但是存在數量明顯不足的情況,還應該進行大型計算機和小型計算機的引進,同時需要加強對終端設備的配置[3]。
2.4加強對觀測儀器的管理觀測員應該重視對儀器的管理工作,避免因為儀器的損壞而影響觀測的正常進行。工作人員在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對儀器進行必要的檢查,及時將儀器的運行情況、觀測的數據進行準確的交接。因此工作人員將自身的工作做好,將交接工作順利的完成對儀器的維護具有重要的作用。
3結束語
我國的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的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日常的測報工作常出現保障人員缺乏的情況,同時沒有固定的保障室,這些都直接影響自動化水平質量的提升。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應該進行保障人員的培養,還應該重視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不斷實現氣象觀測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春德.自動觀測與人工觀測數據的差異[J].黑龍江氣象,2008(s1):37.
[2]馮建設,李占星,張璇.地面自動氣象站資料圖形分析軟件設計與應用[J].山東氣象,2010,30(2):41-43.
[3]董學賢,楊淑梅.地面氣象觀測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5,9(33):220+222.
作者:王占勇;胡錫英 單位:黑龍江省訥河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