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社會效益探究范文

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社會效益探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社會效益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社會效益探究

摘要:人力資源,尤其是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效益問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日益顯著。方今在知識經濟時代,資源的決定性儲備已有原本的物力逐漸轉變為人力,人力資源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從我國角度來看,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當地資源的缺乏,而是開發資源的技術長期落后。因此,就欠發達地區而言,在人力資源開發上有所提高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與增強社會效益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效益

一、人力資源概述

人力資源所涵蓋的范圍較廣,它不僅包括在當前生產活動中所投入的勞動人口數,同時也包括即將投入到生產活動中的潛在勞動人口數。[]人力資源的整體數量,是人力資源的基礎性指標。國家的人口總數與人力資源總數往往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性,表現出人力資源絕對數量的基本水平。而對于人力資源的相對數量而言,其是指人類資源總數在所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人力資源總數越大,也就意味著就業人口的增加,反映出一定的優勢。人力資源的整體質量,是人力資源的決定性指標。對社會發展來說,其整體質量的高低遠比整體數量的多少更為重要。在通常情況下,人力資源的整體質量集中表現在勞動人口的健康、文化、技能等方面。在二十一世紀,不斷強化人力資源的整體質量是人力資源進行資本化的關鍵指標,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擁有了高質量的人力資源也就擁有了更強大的競爭力。

二、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的困境

(一)人口壓力增加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欠發達地區的人口數量在我國六次人口普查中出現了較大增長,其增幅分別為1953年的6.12%,1964年的5.91%,1982年的6.83%,1990年的8.12%和2010年的8.67%。在改革開放時期,子女文化素質的提高,并未跟上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唯此,當千百萬欠發達地區家庭逐漸消除貧困,生活日漸殷實之時,勞動力的在再生產卻仍然處于令人尷尬的低層次復制水平。

(二)投資水平不理想

人口爆炸與投資的欠缺,導致欠發達地區的民眾依然在大規模使用先輩所使用過的生產要素。如果遲遲未能更新生產要素,所支配的技能也已用盡,即使能夠實現最佳配置,那么也只算作低品配置,無法在本質上對生產模式進行改變。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的開發不想理,直接阻礙了當地經濟活動的多重發展,這就導致人們對資源的浪費使用與低效利用。由此,許多資源豐富的欠發達地區,不僅要面對不能有效開發資源的問題,也要時刻面臨著人口快速增長與生態破壞等問題。

(三)資源配置不合理

從本質上分析,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一方面,開發情況的好壞直接對利用產生影響,開發的質量越好,利用率也就越高。另一方面,如果利用率欠佳,那么勢必會導致開發的浪費。從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現狀來審視,2017年我國欠發達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已占勞動力總資源的41.2%。從數量上看,欠發達地區的勞動力資源是豐富的。但是,人力資源狀況不能僅從數量方面來衡量,更應該看其質量。此外在結構方面,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的配置尚存在一些亟待調整的問題。首先,雖然從人口數量增長角度看,欠發達地區的確在近些年表現為逐年增長,但增加人口數中中高素質人才資源所占比例較低,無法彌補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損失。據筆者調研發現,自改革開放后,欠發達地區的人才流失已達到58萬人。其次,產業人力資源配置結構存在偏差。2015年,欠發達地區三大產業GDP的比重分別為20.2%,43.5%和36.3%,而從業人員的構成則是58.2%、15.1%和26.7%,與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相比,產值與就業結構的偏差依然較大,仍有龐大的勞動力人口被“束縛”于農牧業之上。

三、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

欠發達地區不穩定因素的表現在城市,而根源在農村。從身體情況來看,身體健康的農民占85.32%,14.68%的農民長期受慢性病的困擾。從文化程度來看,勞動力綜合文化指數為6.23年,其中,小學以下的占58.75%,接受過勞動培訓的勞動力只占27.62%。從入學率看,6~15歲在校生率為93.27%,6~12歲在校生率為95.12%,13~15歲在校生率91.05%。由此可見,農村即為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點。改革開放后,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發展與改革的實驗者,理應成為改革發展的受益群體。但是遺憾的是,自從我國的改革重心從80年代轉移至城鎮后,農村改革基本限于停滯化,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計劃經濟時代的戶籍、財稅、就業等制度嚴重限制了當代農民的社會經濟地位,無法讓他們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成為真正的競爭主體。財富與權力之間的連鎖失衡問題使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陷入“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怪圈之中。

四、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的社會效益

(一)能夠在全球化中提升農業競爭力

迄今為止,農業在我國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并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農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國際市場接軌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先進經驗與條件。但是,在國外農產品的不斷沖擊下,也必然會給我國農業的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欠發達地區,勞動人口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無法適應全球化的現實需要,而且,我國的農業科技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待提高,更無需談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現代化,農業身產率不高,產業結構單一化,導致成本增加,由此在國際競爭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這樣以來,既增大了我國農產品的市場開放難度,也提高了我國農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而在人力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隨著科學知識的日益普及與科學環境的營造,我國欠發達地區科教文化落后的尷尬局面必然有所改變,不僅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的農業國際競爭力。

(二)能夠在市場化中推進產業調整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全球化與信息化為主要特色的全新世紀,在這個新時代中,隨著市場化的飛速發展,也為欠發達地區農業產業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需要強調的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產業調整,既需要諸多精通農業技術、了解市場變化的創新人才,也離不開大量的富余勞動人口。鑒于此,唯有在人力資源開發計劃中,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培養一批產業人才,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素質來實現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還促進了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此外,還能在吸引東中部發達地區的投資、技術與市場,從而使本地農業資源得到更好的開發。

(三)能夠在城鎮化解決勞動力轉移

在城鎮化進程中,欠發達地區的勞動力轉移可謂是一個必然趨勢。有關數據表明,勞動力流動對GDP增長率的貢獻份額一般在17%~21%之間。從欠發達地區已轉移的勞動力素質來看,擁有初中學歷或初中以上學歷的極少,所占比例僅為1.25%,小學學歷或未上過學的居多,所占比例高達88.66%。因此這些人群只能從事技術水平不高的純體力勞動。鑒于此,只有在人力資源開發中,有計劃的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培訓,才可能使整個狀況獲得改變。按照經濟學理論,由于欠發達地區擁有大量勞動力,而城鎮的工業化水平較高,薪酬遠遠高于農村,因此能夠吸引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中。而農村勞動力的龐大數量又能讓城鎮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以不改變當前薪酬來吸收勞動力人口。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城鎮化進程也得到推進,欠發達地區的過剩勞動力逐漸消失,其經濟的發展也逐步步入現代化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開發對欠發達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還產生著決定性影響。這是因為,人力資源開發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欠發達地區的勞動生產率與社會效益,也能提高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能力。提升欠發達地區人力資源開發效益,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在這個方面,我們必須不斷強化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發展,改善當地的醫療衛生事業,為欠發達地區逐步“脫貧”創造所有可能。

參考文獻:

[1]盧國偉.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現狀及開發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2009(12).

[2]李文政.淺議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目標的構建及現實難題[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9(05).

[3]經朝軍,蘇紅.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源開發的關系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4(04).

作者:張愛國 單位:安慶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穿透明白衬衫喷奶水在线播放|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日本另类z0zx|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播放| 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亲密爱人在线观看韩剧完整版免费|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四虎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亚洲男人天堂2017|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又色又污又黄无遮挡的免费视 |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男男| 我把护士日出水了|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师生制服|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老|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俺也去| 午夜91理论片| 紧缚调教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md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欧美老少配xxxxx|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