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黑豆皮花青素降血脂及抗氧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河北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摘要:
研究了黑豆皮花青素對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黑豆皮花青素對脾臟指數和肝臟指數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心臟指數;降低大鼠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載脂蛋白B(ApoB)水平,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I1、AI2和肝組織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載脂蛋白AI(ApoAI)含量和肝組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說明黑豆皮花青素對大鼠有顯著的降低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關鍵詞:
黑豆又稱烏豆,與大豆同屬豆科植物.黑豆具有適應性強,耐貧瘠、耐干旱、耐鹽堿、存儲容易的特點,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黑豆是醫藥工業重要的原料,油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腸炎等疾病;黑豆異黃酮還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抗癌、預防骨質疏松癥;黑豆蛋黃素能健腦益智,防止大腦因老化而遲鈍[1];黑豆種皮中富含花青素,主要成分為飛燕草色素(delphinidin)和矢車菊色素(cyanidin)[2],抗氧化能力較強.本實驗通過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研究探討黑豆皮花青素對飲食性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為以后黑豆皮花青素的開發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儀器與試劑
JA2002電子天平(上海精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Sigma高速冷凍離心機;TU-1800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測定試劑盒(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測定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葡萄紫原花青素(西安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黑豆皮花青素的制備
挑取完好的、無明顯缺損的市售黑豆,清理干凈,置于37℃干燥箱烘干48h,手工剝皮后,經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孔徑0.3mm),避光密封放置,以備實驗用.稱取一定質量的黑豆皮粉,在pH2.0條件下,以體積分數為50%的乙醇為溶劑,料液比為1∶25(g∶mL),于400W、50℃的超聲波清洗機中提取10min,在4000r/min條件下4℃冷凍離心10min,相同操作提取3次,合并經提取后的上清液,真空抽濾去渣,40℃下旋轉蒸發除去乙醇[3],粗提液經過AB-8大孔樹脂純化,水洗,用乙醇洗脫,旋轉蒸發去除乙醇,后經冷凍干燥獲得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18℃避光保存,備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獲得的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的主要成分[4].
1.3高脂血癥大鼠模型的建立
實驗大鼠為SPF級雄性SD大鼠40只(體重120~130g),購于河北省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編號:1403010),用普通飼料喂養7d,適應環境后,將上述實驗大鼠隨機分為2組,正常對照組8只繼續喂食基礎飼料,高脂組32只喂食高脂飼料(質量分數分別為豬膽鹽0.2%,膽固醇1%,蛋黃粉10%,豬油10%,基礎飼料78.8%[5]),4周后,禁食不禁水12h,尾靜脈取血測定大鼠血清中TC、TG、HDL-C和LDL-C的含量,確定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將高脂組分為4組:模型組、黑豆皮花青素復合物低劑量組(227.5mg/kg)、中劑量組(455mg/kg)、高劑量組(910mg/kg)[6],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灌胃同劑量的生理鹽水,連續4周.實驗期間,大鼠自由飲水進食.
1.4樣品采集
動物禁食不禁水16h后,麻醉大鼠,開胸穿刺進入左心室取血7~8mL2000r,/min離心10min,血清于-80℃冰箱保存,用試劑盒測定TC、TG、HDL-C和LDL-C,動脈硬化指數(atherogenicindex,AI)計算公式:AI1=[n(TC)-n(HDL-C)]/n(HDL-C)和AI2=n(LDL-C)/n(HDL-C)采血后取肝臟、脾臟、心臟,稱重.臟體指數=臟體質量(g)/體質量(g)×100.分離的肝臟于-80℃保存,用試劑盒檢測其每mg蛋白質的SOD活性和MDA值.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實驗數據以x±s表示,2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測,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若多組間均數比較的方差分析存在統計學差異,進一步采用LSD檢驗進行多重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的主要組成成分
實驗采用AB-8大孔樹脂純化樣品,得到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經HPLC鑒定后發現,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主要組分包括矢車菊素、天竺葵色素、飛燕草色素、芍藥素和錦葵色素.其中矢車菊素含量最高,在花青素中的質量分數為48.0%,其次是天竺葵素(表1).
2.2建模期大鼠血脂水平的變化
正常對照組大鼠喂食基礎飼料,高脂組大鼠喂食高脂飼料,誘導4周后,測定各組大鼠的血脂水平,結果見表2.高脂血癥及冠心病的特征指標與正常對照組相比TC、TG和LDL-C水平均極顯著升高(P<0.01)、HDL-C極顯著降低(P<0.01),這與張慢等[4]和高瑩等[7]的高脂血癥模型構建結果一致,動物高脂血癥模型的建立能夠有效地篩選和研究降脂藥物.大鼠建模成功后,分別灌胃不同劑量的樣品,誘導4周后,檢測黑豆皮花青素對高脂血癥大鼠的影響.
2.3黑豆皮花青素對高脂血癥大鼠的影響
2.3.1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模型組相比,P<0.01條件下,黑豆皮花青素復合物低劑量組TC、TG和HDL-C指標含量無顯著差異,僅LDL-C含量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但在花青素中、高劑量組中TC、TG和LDL-C含量顯著低于模型組(P<0.01),HDL-C含量顯著高于模型組(P<0.01).中劑量和高劑量組之間各指標水平均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黑豆皮花青素具有降低高脂血癥大鼠的血脂水平的作用,中劑量組作用顯著,高劑量組的作用效果最佳.
2.3.2對載脂蛋白和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的影響
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載脂蛋白水平,并計算動脈硬化指數.載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AI,ApoAI)為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結構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保護因子,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結構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害因子,載脂蛋白AI和載脂蛋白B能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8].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theroscleroticindex,AI)升高提示機體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增加[9].由表4可知,與實驗正常組相比,模型組的ApoAI值顯著降低,ApoB值、AI1和AI2值顯著增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高劑量組的ApoAI明顯升高,而ApoB的值明顯降低(P<0.05),低劑量組的變化不大(P>0.05),AI1和AI2值均有顯著性的降低(P<0.05),說明黑豆皮花青素具有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2.3.3對高脂血癥大鼠主要臟體指數的影響
稱量各組大鼠的臟器質量,計算其臟器指數,結果見表5.與實驗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肝臟指數和脾臟指數顯著升高,心臟指數顯著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黑豆皮花青素各劑量組的肝臟指數和脾臟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心臟指數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劑量組與模型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中劑量組與模型組間的差異不顯著.
2.3.4對高脂血癥大鼠肝組織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
取-80℃保存備用的肝臟組織用SOD和MDA檢測試劑盒檢測,檢測結果如表6,與實驗正常組相比,模型組的大鼠肝組織SOD活性顯著降低(P<0.01),MDA水平顯著增加(P<0.05).與模型組相比,黑豆皮花青素各劑量組SOD活性均顯著升高(P<0.05),高劑量組的SOD活性最高;各劑量組MDA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高劑量組MDA降低明顯.說明黑豆皮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當血脂升高時,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MDA的含量增多,SOD活性降低,氧化修飾脂蛋白,促進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10].
3討論
通過黑豆皮花青素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的影響的實驗可知,黑豆皮花青素能夠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而使血清中HDL-C水平上升,具有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的能力;另外,黑豆皮花青素對載脂蛋白和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的影響的實驗結果也說明了黑豆皮花青素具有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該實驗之所以選取動脈硬化指數作為考量對象,是由于動脈硬化指數是目前監測動脈硬化程度的新指標之一[11],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該指數與很多心血管疾病相關,本實驗可為臨床降低動脈硬化指數提供依據.
4結論
1)通過AB-8大孔樹脂可得黑豆皮純化樣品,經HPLC檢測,黑豆皮花青素純化品主要成分是矢車菊素,在花青素中的質量分數為48.0%.
2)黑豆皮花青素高劑量組顯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而使血清中HDL-C水平上升,具有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的能力.
3)黑豆皮花青素使大鼠血清中ApoAI含量上升、ApoB含量下降,顯著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I1和AI2,具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高劑量組的作用效果最為顯著.
4)黑豆皮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使模型大鼠肝組織中SOD的活性升高,脂質過氧化物MDA的含量下降;同時使肝臟和脾臟指數降低,心臟指數上升.綜上所述,黑豆皮花青素可以改善血脂代謝,增強生物體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本研究可以為黑豆皮花青素在食品添加劑和保健食品中的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敏,李丹,李榮和,等.黑豆營養價值及功能特性應用的研究與進展[J].長春大學學報,2008,18(1):104-107..
[2]梅建生,李理,胡建濤,等.黑豆皮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4(3):320-324.
[3]于莉莉,李景文,王慶鈺,等.超聲波法輔助提取黑豆種皮花青素的工藝優化[J].食品科技,2013,38(4):210-213.
[4]張慢,潘麗軍,姜紹通,等.紫薯花青素降血脂及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學,2014,19:246-250.
[7]高瑩,李可基,唐世英,等.幾種高脂血癥動物模型的比較[J].衛生研究,2002,31(2):97-99.
[9]張名位,張瑞芬,郭寶江,等.黑米皮花色苷的抗氧化與降血脂作用[J].營養學報,2006,28(5):404-408.
[10]管嫻月,戴傳超,徐玉芬,等.富硒輪梗霉與奶醋對小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9,30(17):319-323.
[11]鄭琴,黃波,孫燕淑,等.動態動脈硬化指數與老年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5):470-473.
作者:陳萍 張保石 單位:保定學院生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