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呼嘯山莊電影改編及小說的魅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影文學雜志》2014年第十四期
一、小說版與電影版《呼嘯山莊》的差異及特點對比
(一)故事內容的不同小說和電影的不同之處在于電影將小說的后半部分省略,電影只對他們兩人的愛情之路作了細致描述。電影改編到凱瑟琳帶著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而死去,沒有后期希斯克里夫對兒子的虐待,沒有對妻子的虐待,沒有對林頓的虐待,沒有原著中可惡又可悲的形象,明顯將希思克利夫的復仇行為弱化了,反而給人一種同情感。
(二)環境寓意的不同小說中展現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即風暴與寧靜的氛圍,是人們在生活中的兩極狀態。當這兩種狀態碰撞到一起,必然會發生激烈的沖突,然而這樣的沖突也存在著交匯與融合。環境的不同變化作為一種外部力量,它推動著主人公矛盾的性格,構成了性格的雙向性,既在不斷地背叛著自己又回歸自己的過程。而影片的環境描述充滿了寓意。呼嘯山莊空曠的山野之氣,在呼嘯著的狂風暴雪之夜,幽靈的哭泣聲回蕩在整個山莊,讓人呼吸急促,恐懼感陡升。而呼嘯山莊內的人,飽受著情感的撕扯與折磨,將真實的情感流露在外,在這個看似荒涼的山莊,卻是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力量。而畫眉山莊雖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裝飾,給人一種優雅、美麗的氣質,但住在這里的人卻缺乏著原始的生氣,猶如一潭死水,讓人無法呼吸。
(三)創作背景的不同小說的創造背景源于艾米莉的家庭生活的熏陶。以當時冷酷的父權制度為背景,揭露了在父權社會的觀念等級制度下,人們的思想和人生都備受束縛,尤其是處于邊緣的無產者與女性備受凌辱,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命運,造成了他們扭曲的人性。《呼嘯山莊》與《簡•愛》是同一年出世,但作者奇特的構思為當時的社會所不容,引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議。然而她確實寫出了當時父權社會下的封建思想,寫出了當時人們生活所不能克服的內在矛盾。直到幾百年后的今天,這樣的價值才得以重見天日,《呼嘯山莊》成為19世紀英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被譽為“最奇特的小說”。而1939年將悲情改編拍攝的黑白電影《呼嘯山莊》相當成功,是世界電影史上神奇的一頁。20世紀30年代末,是美國電影史的黃金時代,這部電影獲得了當時8項奧斯卡獎提名。它不僅為觀眾展現了一部豐富的浪漫人生史,而且是把一部被認為非電影化的小說改編成了電影,充分顯示了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成為20世紀電影世界的經典作品之一。
二、從《呼嘯山莊》領略小說的魅力
小說是一種敘事性文學樣式,它以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構成形象化世界,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表達深切感人的主題思想。小說是一種精心營構的藝術創造,它在整體構思、人物形象塑造、心靈刻畫、情節安排、環境描寫等方面,大都體現出鮮明的藝術特點,凝結著創作者的審美匠心。小說的特點,也正是小說的藝術魅力的獨特所在。通過對主要藝術特點的分析,深入領悟作品的內在蘊涵,是提高小說理解和欣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小說的藝術特點大致可以分為如下5點:(1)視角獨到,以小見大。(2)人物形象,個性鮮明。(3)心靈刻畫,入木三分,寫人寫心。(4)情節安排,匠心獨運。(5)環境描寫,烘云托月。下面我們來看看《呼嘯山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表現。
(一)激情與浪漫《呼嘯山莊》體現出具體而悲愴的浪漫主義特色。艾米莉在當時是比較接近浪漫主義的一位作家。小說中男女主人公那種超越時空、超越死亡、充滿激情的愛情是女作家藝術想象的產物。然而作品的悲劇情節又以深厚生活作為基礎,建立在作家對于生活的悲劇性理解之上。小說注重描寫感情,這段發生在約克郡原野上的戀情驚世駭俗,主要在希斯克里夫出走時凱瑟琳痛苦尋找,找回來后與凱會面等情節的敘述中。男女主人公在生死離別時相見的一章是小說中最感人的篇章。兩人最后的獨白讓人清楚地感覺到一種矛盾痛苦而又甜蜜的感情。男女主人公互相愛慕、思念的情感熱烈而狂放,驚心動魄,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獨特的語言風格小說的語言體現了濃郁的英國北方的鄉土氣息。作為浪漫主義的艾米莉樂于也善于描繪自然的美景。比如小凱瑟琳與小希斯克里夫相愛后,作家描寫道:“蔚藍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陽,太陽沒有云彩遮擋,一個勁兒地照耀著。……還有森林和潺潺的流水,而整個世界都蘇醒過來,沉浸在瘋狂的歡樂之中。”通過對景物的熱情描繪,將丑惡的現實與美麗的自然對立烘襯,突出這對青年在沖破阻力相愛后喜悅的心情,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的人物語言也異常豐富生動。希斯克里夫的專橫暴戾,對生活的絕望壓抑;凱瑟琳的矛盾痛苦及與希的真愛;林頓的虛弱多病等人物個性都通過人物的語言完整地表現出來,使人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
三、從《呼嘯山莊》看電影改編的獨到之處
盡管電影的改編接近小說,但畢竟是兩門類型不同的藝術,有著彼此之間的藝術要求。文學的本質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語言文字的構成是具有連續性的,讀者只有通過這個物質媒介的解析,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在文學的基礎上構建一個任憑自己的思維馳騁的美好空間。電影是屬于影視藝術的范疇,是視聽綜合藝術,它是把戲劇與繪畫,風景與人物,音樂與舞蹈,建筑與雕刻相結合的統一體。“動”是電影藝術的本質所在。電影主要是通過一個個運動的鏡頭表現生活。能讓人們從視覺和聽覺直接感受到小說所不能展現的逼真畫面。小說通過時間來進行敘述,在閱讀的過程中,留給人們發揮自由想象的時間,靈活性強。而電影是通過空間的敘述,它的鏡頭是連貫的,受時間的限制,它留給人們的想象時間比較少觀眾只有通過鏡頭不停往下看,直到故事結束。改編,是一種創作的行為,是改編者對原著作品的一種新的詮釋,電影《呼嘯山莊》就是導演威廉惠勒對小說的另一種闡釋。從情節結構上來說,電影版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對故事情節的取材恰到好處,將第三代人的感情恩怨刪掉,從而避免了故事結構的松散性和情節多變的慣例。小說可以利用文字語言,極盡深入描繪希斯克里夫在凱瑟琳死后十多年的內心感情色彩,將他這些年的內心痛苦的折磨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電影無法將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直接表現在人們面前,所以刪掉這一部分的內容,使得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進行得更加順利。
電影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了影片的媒介優勢,讓觀眾能更直接觀看鏡頭中畫面,體會出在聲畫逼真的視聽沖力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場面。電影《呼嘯山莊》直接展現了小說中所描述的畫面:在一個陰沉的荒原邊上,一棟陰冷的荒涼的房子矗立在和它一樣陰冷的荒涼的荒地里。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雷神的轟鳴,風暴的狂嘯,一個冷漠的主人和一群哀怨的仆人,還有一只討厭的狗。電影的改編將浪漫的愛情定位主題,把原著里面的人物復雜的情感與心理單一化,重點突出了愛情。電影的結局,寫了凱瑟琳死在了希斯克里夫的懷里,寫了凱瑟琳的悔恨與憧憬,而希斯克里夫最終原諒了凱瑟琳的背叛,沒有小說中輪回的宿命糾纏。這是一部浪漫的愛情電影,兩人的靈魂最終攜手到了一起,雖然結局悲催,但也算圓滿。五、結語當一切的名利化為泡影,當所有的痛苦歸為平靜的時候,我們依然會懷念那段驚心動魄、幾近瘋狂的愛情;我們依然會懷念那個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的才女。那個鄙視一切世俗,渴望幸福快樂的生活,向往真摯愛情的艾米莉。
作者:劉蕾郭鳴鶴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