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冬閑田現狀及開發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南方農業雜志》2015年第一期
1重慶市冬閑田的成因
1.1種植效益低,農民積極性不高重慶市秋冬種作物主要是小麥、油菜、馬鈴薯和蔬菜。重慶市地少坡陡,機械化難以大面積推廣;同時隨著種糧投入成本和農業用工成本增加,種糧效益遠遠低于務工收益。不愿種田成為當前農村的普遍趨勢,這就導致了冬閑田的普遍存在。
1.2農田基礎設施差,傳統耕作方式落后由于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差,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發利用冬閑田資源的難度[1]。重慶市耕地以坡耕地為主,不利于現代農機具的操作,而傳統耕作方式落后,勞動強度大,也是造成農田冬閑的一個重要原因。
1.3重視力度不夠,農村勞動力缺乏重慶市農作物分為大春作物和小春作物2種。各級政府比較重視大春作物,加之農戶認為小春作物普遍不如大春作物,冬閑田利用工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農村人口流動性大,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缺乏,已成為阻礙冬閑田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民發展生產的優惠政策,但到基層后基本變成“普惠制”,農民只要有地,種與不種、種好種壞,人人都能享受糧食補貼[2],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田冬閑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傷了種田農戶的積極性。
2重慶市冬閑田的危害
2.1影響稻田肥力水平冬閑田雨水侵蝕致土壤裸露,土壤養分流失嚴重。板田冬閑,不能改變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狀,不能氧化和排除殘留于土壤中低價鐵、鋁、硫化氫和甲烷等有毒有害還原物質。冬水田是水稻長期栽培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稻田,一年四季淹水,土壤處于不通氣、不透水的還原狀態,潛在養分得不到礦化釋放,導致養分缺乏;由于厭氧甲烷排放量高,影響后季作物正常生長[3]。
2.2加重農田病蟲害板田冬閑稻樁一般裸露在地面,這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蟲卵、蛹越冬提供了理想的場所,導致后季作物病蟲為害加重;此外農田長期閑置,易于雜草滋生蔓延,增加后季作物田間管理的難度,以及農藥、除草劑等防治成本[3],進一步造成農田生態環境污染,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利于農民增收。
2.3影響溫室氣體排放有研究表明,冬閑田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尚未確定的N2O(氧化亞氮)排放源,粗略估計N2O(以N2O-N計算)年釋放量為7.5×108kg[4]。眾所周知,水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臭氧(O3)和少量存在大氣中的其他氣體是溫室氣體重要的成分。稻田由于冬季休閑期拋荒,不進行排水和翻耕,也不種植其他作物,加之南方地區降雨較多,使稻田長期保持濕潤或有水層,冬閑田水分差異較大,對CH4和N2O排放有較大影響,余佳認為冬閑田有一定的N2O排放,是冬閑稻田溫室氣體觀測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試驗表明冬閑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綜合溫室效應(以CO2-eq計)為7.58g/m2,其中,CH4和N2O產生的溫室效應(以CO2-eq計)分別為2.33g/m2和5.25g/m2[5]。
3重慶市冬閑田開發利用建議
開發利用冬閑田土不僅能使季節性閑置耕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還能緩解重慶市人、地、糧之間的矛盾。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冬閑田種養業,對于減少冬閑面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種養業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3.1出臺鼓勵政策,調動農戶積極性為提高冬閑田開發利用率和農戶實際收益,政府應針對秋冬農業生產出臺相應的扶持和傾斜政策,通過以獎代補等惠農政策,鼓勵農戶利用冬閑田大力發展秋冬種植和養殖,提高農戶生產積極性。鼓勵政策主要用于冬閑田綜合治理、以獎代補和對生產資料進行補貼。同時,應加強冬閑田利用宣傳培訓,使廣大農民從思想上認識利用冬閑田的重要性。
3.2加強政府考核,落實主體責任開發利用冬閑田,應強化政府考核,各級各部門應將冬閑田利用提上政府工作議程。落實領導責任和部門主體責任,建立基層鄉鎮領導干部聯系制度,以及政府主要領導抓任務、抓落實的冬閑田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
3.3科學規劃,示范帶動根據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閑田資源和現有的成熟技術,發展當地優勢種養殖業,培育壯大冬季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利用冬閑田,應建立示范區,發展示范戶,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激勵農民開發利用冬閑田。近年來,南方各地積極探索冬閑田利用技術措施。(1)利用冬閑田種植馬鈴薯。不僅能增加復種指數和糧食總產量,而且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目前,南方地區已被農業部確定為未來中國馬鈴薯發展的重點區域[6]。(2)利用冬閑田進行立體養殖。如養魚養鴨[7],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田利用率,減少蟲害,節約化肥農藥開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水稻增產,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是冬季農民增收的途徑[8]。(3)利用冬閑田種草,大力促進養殖業發展。如盤縣冬閑田養牛技術模式[9],通過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利用冬閑田土種草養畜,是減輕天然草地壓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10]。(4)利用冬閑田種植榨菜。重慶涪陵是全國聞名的榨菜產地,利用冬閑田可以種植榨菜,實行稻菜輪作,從而增加菜農收入。
3.4改造基礎設施,強化技術支撐各級政府應加大項目投入力度,著力改善冬閑田的耕作條件,配套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改善田內渠系水路管網,提高冬閑田排灌能力。同時,應強化冬閑田開發利用模式引進和推廣工作,通過先進模式的試驗示范帶動,建立穩定的技術模式推廣基地,提高秋冬種農副產品的品質和產量,提高冬閑田經濟效益。
作者:唐曉東陳燕霞詹林慶趙建華陳大超單位:重慶市長壽區農業委員會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