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東地區林業建設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問題
(1)造林成本高,投資收益期慢,難以調動社會造林的積極性。全區現有的宜林荒山,自然條件差,大多數處于干旱淺山區,降雨量少,無灌溉條件,造林的成活率和商品經濟率都很低,對社會投資造林的吸引力都不大。
(2)林業投入嚴重不足,造林質量不高。林業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任務重,工作量大,近年來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單位投資雖然有所增加,但與造林的實際資金需求差距甚遠,致使每年營造的灌木林面積遠遠大于喬木林面積,新增營造林質量不高。
2對策
(1)合理布局,分類指導。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對不同立地條件、不同區域發展林業,實行分類指導。川水地區:一是以新農村建設為突破口,大力開展農田林網、四旁植樹,使河湟谷地農防林防護功能大幅度增強;二是在民和、循化、化隆等縣的黃河、湟水谷地充分挖掘當地的氣候、水利等優勢條件,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散地、空閑地,發展具有特色的核桃、花椒等經濟林;三是在湟水流域重點發展林木種苗業,建立品種齊全、規格較多的各種苗木基地。淺山地區:以城鎮周邊荒山綠化為突破口,采取點(城鎮周邊荒山)、線(主要公路沿線)、面(淺山地區)相結合的方式,整合林業項目資金,全面推進造林綠化工作,不斷提高綠化的水平,使淺山地區林草植被進一步得到恢復,水土保持功能明顯增強。腦山地區:以自然修復為突破口,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全面實施封山育林,提高水源涵養功能,重點發展云杉、沙棘混交造林基地建設。
(2)工程帶動,整體推進。繼續實施林業重點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以鞏固成果為重點,加大補植補栽力度,落實管護措施,進一步提高保存率;天保工程以完善管護方案和措施為重點,著力保護好現有24.93萬hm2天然林資源;三北四期工程以涵養水源和生態防護為重點,認真做好干旱地區造林綠化工作;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以保護珍稀植物為重點,加強基礎建設,提高管理水平。繼續推進地區四項綠化工程,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3)超前謀劃,爭取項目。進一步完善和修訂退耕還林總體規劃,將25°以上的坡耕地和生態區位重要、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的耕地優先納入退耕還林規劃。積極爭取祁連山地區湟水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加快湟水流域的森林植被建設和生態保護治理。做好黃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規劃,為爭取項目做好充分準備。
(4)創新機制,增強活力。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按照有利于生態建設、有利于提高林業效益、有利于農民增收的原則,推動全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增強林業發展動力。按照有利于鞏固造林成果、發揮優勢資源、增加農民收入的原則,積極探索退耕地流轉,加快林下種養殖業,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利用自然保護區、高原濕地和森林公園等獨特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原生態資源,加大生態旅游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林業生態旅游的整體實力。
(5)強化保護,鞏固成果。牢固樹立“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思想,不斷提高森林資源的管理水平,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嚴格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審查率達100%。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增強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的預防和管理,保護好林業建設成果,確保森林資源持續快速增加,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