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谷物烘干機械化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福建農機雜志》2014年第二期
1)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客觀要求。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水稻產量越來越高,而收割后的稻谷如果在烘干環節出了問題,前期所有的勞動成果將毀于一旦。據統計,我國糧食因來不及曬干或者未能達到安全水分而造成霉變、發芽等損失的約5%。以南平市2013年水稻總產143萬噸糧食計算,由此造成的損失高達7.25萬噸,相當于29萬人口一年的口糧。如果收獲季節遇上雨水偏多、自然災害頻繁的年份,稻谷烘干的需求與現有力量的矛盾就更為突出。要從根本上做到顆粒歸倉,就必須把谷物烘干機械化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2)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重要體現。土地是一種稀缺的資源,傳統的稻谷晾曬方式需要大量的曬谷場,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有效緩解農業用地資源緊張的壓力。按照常規測算,每畝稻田需配20平方米的曬谷場,閩北317萬畝稻田則需要9.5萬畝的曬谷場。若全部使用烘干機械,全市按3500臺計算,每臺烘干機械占地面積33平方米,約需要土地174畝,可節約土地9.48萬畝。
3)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是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可靠保障。閩北水稻收獲季節雨水較多而曬谷場又少,為圖方便,許多農民將稻谷曬在公路上,對車輛的行駛和農民的人身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使用谷物烘干機械則可以避免與車爭路的狀況出現。
4)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是提升稻谷品質和保障農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機械化烘干可有效減少傳統曬谷過程中引入的雜物的污染。同時,又可提高稻谷烘干的均勻度,可控制水分的含量,并提高精米率1%以上,提升稻谷的品質,實現農民增收。
5)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迫切需要。伴隨著土地流轉和糧食合作社、種糧大戶的興起,農業生產逐漸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幾個種糧大戶和幾十個勞力組成的合作社,往往承包了幾百畝甚至幾千畝的糧田。收獲季節,幾十噸乃至幾百噸稻谷的烘干只有依托谷物烘干機械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據統計,在大批量的機械化烘干作業中,每噸稻谷的烘干成本160~200元,比人工曬干節省了將近一半成本。可見,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可促進糧食合作社和種糧專業大戶做大做強,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2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的建議
1)積極宣傳,用好國家政策。谷物烘干機械化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為鼓勵發展烘干機械化,福建省制定了谷物烘干機械的補貼政策,除了享受正常的國家補貼外,還對省部級的規范社、示范社,由省級資金另累加補貼。也就是說農民僅出原價1/3資金就可以購置一臺烘干機械。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應該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宣傳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效益,鼓勵農民用好用足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
2)同心協力,強化政策扶持。各個部門要把推進谷物烘干機械作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產增收的措施扶持。財政部門應根據當地的財力制定出臺政策,對農民購買谷物烘干設備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金融部門制定相關抵押貸款和貼息信貸業務,解決購置烘干機械資金困難;國土主管部門優先安排谷物烘干設備安裝用地,支持專業合作社依法用地的申請;交通和公路部門出臺相應政策,禁止在道路上晾曬谷物;鄉鎮政府做好安排烘干機械農用地規劃,鼓勵烘干場所集中選址。各部門通力協作,切實解決谷物機械烘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3)統籌協調,強化機制創新。認真的探索創新運行機制,建立國家和地方投入為導向,專業合作社、企業公司等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在重點商品糧主產區、農業綜合開發區抓典型、建示范、實行有計劃的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綜合考慮交通、造價等因素,在適合的位置成立谷物機械烘干中心,采取股份制、訂單式等多種經營模式,推動管理機制創新,不斷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拓展糧食精度加工、深度加工產業化的新途徑。
4)著力推廣,深化技術服務。用好培訓和推廣的經費,大力推廣節能、高效、適應性強的谷物烘干機械設備,并加強對有關人員的技術培訓,加強農機和農藝的融合,推廣、選用不同成熟期、收獲時間的水稻作物品種,提高農機作業率,提高烘干機械的應用水平。總之,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有利于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糧食品質、促進農民增收;有利于推進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閩北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谷物烘干機械化的意義,并充分考慮閩北的地理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等,同心協力、共同扶持,不斷提升糧食品質、保障糧食安全。
作者:張駿祥單位:南平市延平區夏道鎮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