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楊樹抗旱造林技術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造林地的選擇
造林地的選擇在造林工程中是很重要的,地質環境的好壞與楊樹種植的成活率還有成材率有著直接的影響。造林用地的選擇需要考慮很多方面,首先要考慮造林用地的地勢,最好選在地勢比較平坦的區域。然后需要考慮的是區域的的地質和土壤情況。如果土壤含鹽度比較高會非常不利于楊樹的種植。盡量不要選擇楊樹采伐跡地,經多年實踐證明,楊樹重茬造林極易形成“小老樹”。小老樹現象就是樹木的樹齡較小,但是樹木的生長已經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雖然是小樹卻是有著和老老樹一樣的衰老生長趨勢。該現象對于我國楊樹造林是十分不利的,應該極力的避免,這也是在進行造林地選擇時可以避免楊樹采伐地的主要原因。
2造林地整地
整地是造林的前提,敖漢旗主要采取深溝整地的方法,即在平川、平緩沙地、漫崗和丘陵緩坡,用拖拉機牽引自制的JKL-50型開溝犁,按預定行距開溝,規格為上口寬110~120cm、溝深45~50cm。在無風沙危害的地段,提前一年整地:在風沙大的地段,隨開溝隨造林,防止春季風沙埋溝。實踐證明,深溝整地具有以下作用:由于整地后在溝下挖栽植穴,可以深栽保墑,使根層土壤含水量增加6.5%~77.2%;可以蓄水保墑,提高土壤含水量36.4%~93.3%;阻礙雜草生長,使新栽的苗木可以吸取較多的水分和養分;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造林后能促進楊樹產生不定根。經對比,開溝造林成活率比一般穴植提高15%~25%。
3楊樹品種選擇
楊樹抗旱造林品種選擇非常重要,應根據當地自然條件、造林地立地條件,選擇當地鄉土樹種和經過馴化的抗旱、抗逆性強的品種。經過對比試驗和篩選,在引進的23個楊樹品種中,選定了赤峰楊、黑林1號、二白楊、白林2號、哲林4號、通林5號為楊樹抗旱造林主栽品種。這些楊樹品種的抗旱能力與當地原生樹種小葉楊相當,但在相同的立地條件下,比小葉楊更易成材。
4造林苗木處理
選擇壯苗。通過試驗表明,壯苗具有較強的抵御干旱和速生能力。敖漢旗楊樹造林堅持選用二等以上壯苗(地徑1.0~1.2cm),同時,所選用的造林苗木必須具備“兩證一簽”,確保無病蟲害。苗木保水。從起苗到栽植的過程中,要做好起苗、運輸、造林等環節間的銜接,最大限度地縮短起苗到造林的時間,以減少苗木水分散失,特別要防止苗根的水分散失。要在苗木越冬和掘苗前,灌足水;隨起苗隨假植,用濕土埋好苗根;在苗圃集中假植時,要深埋、灌水,有條件的苗圃要用清水浸泡苗木;苗木出圃時,要將苗根蘸泥漿后打包,不宜打包的大苗用草簾封車;造林時,用植苗桶或其他保濕容器盛苗,防止苗根長時間裸露。
5栽前處理
浸苗補水。苗木運到造林地后,選擇有水源的地方,全株橫臥在水中浸泡,上面壓重物,防止浮出水面,浸泡時間為48~72小時,以使苗木吸足水分,切忌把苗木浸在含鹽量高的死水中。無明水的地方,在村戶附近分散挖大坑,直立放入苗木,深埋2/3以上,灌足水,兩天后隨栽隨取。截干處理。苗木浸泡補水后,在苗木飽滿芽處,將苗干截掉,保留主干130~150cm,截干茬口要平齊,避免發生劈裂現象。
6苗木栽植
造林時間。敖漢旗楊樹栽植時間一般為4月上旬至4月末。應在土壤解凍后立即開始造林,在苗木萌芽后立即停止造林,實踐證明,苗木展葉后栽植時,成活率較低。適當深栽。造林時,在深溝內挖栽植坑,使苗根深入到地下70~90cm土壤水分較好、較穩定的部位??拥囊幐駷殚L、寬、深各40cm。栽植時,苗木地徑部位埋入植苗坑內20~30cm。擴坑保墑。擴坑就是在植苗時,不回填挖出的干土,而是直接鏟下栽植穴四壁的濕土作為回填土,這樣既擴大了坑穴,又降低了土壤失水和摻入干土的幾率。分層踩實。將苗木直立放入坑底,擴坑填土至坑深一半時,向上提苗,使之處于坑下適宜深度,踩實,然后再擴坑填滿土,再踩一遍。踩實后,封土面要低于周邊10~20cm。覆蓋抗旱。苗木栽植后,將樹盤修成“外平內低”的漏斗形,可有效截留降水,在樹盤表面就地取材,覆蓋枯枝落葉、鋸末、農作物秸稈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作者:張海蓮 單位: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大西江農場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