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阿旗畜牧業人才隊伍供給問題和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發展牧區經濟先要推動人才振興,強化牧區現有人才質量和需求保障。要建設現代化牧區必須要靠一支懂農業、懂畜牧獸醫技術的人才隊伍的支撐。因此,解決邊遠牧區人才引進、培養、評估和使用等方面的問題,強化牧區人才隊伍綜合能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機制靈活、帶動有力的人才隊伍,為牧區振興注入真正的人才力量非常重要。目前,由于牧區環境條件以及經濟等多種條件的制約,牧區人才隊伍存在引不來、留不下、培養難、用不好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牧區;人才
0引言
基于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當中明確提出了促進各類人才投身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人才振興與牧區振興之間是雙向的積極互促關系。如果沒有人才的參與,對牧區的振興只會變成空話。隨著城市化的普及,留在牧區的“原住民”越來越少。牧區不僅出現人才流失現象,而且年輕人也都出去打工、就導致村里留下的大部分人非老即弱,從事著簡單的畜牧生產經營。因此,加強牧區人才的內生動力、發展能力、機制活力和政策合力來參加牧區振興工作成了人才振興的關鍵環節。
1.1建立健全黨管人才隊伍的機制
阿魯科爾沁旗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配套制度,為牧區人才隊伍管理有了保障。加強人才隊伍之間、領導小組成員之間、單位之間的協作,著力構建旗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1.2回引優秀人才報效家鄉
統籌人才需求,考錄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964名;引進高層次人才70名;通過考核調入,回引106名阿旗籍外地工作的公務員,有效緩解了基層人才短缺難題。定向招錄264名事業編制干部,全部在嘎查村,社區鍛煉服務5年,隨時準備為牧區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1.3推動專家人才服務基層
立足阿旗農牧業重點領域、草業特色產業和醫療衛生保障等需要,通過引進先進地區的專家到阿旗服務。北京昌平區派駐阿旗援教教師86名,開展教學交流活動9場次,幫帶培訓教師6400余人次;內蒙古農科院、地質調查研究院等6名專家學者深入中小學校、嘎查村進行科普講座、現場技術指導,受益師生群眾2140人。
1.4激活本土人才發展活力
圍繞深化農村牧區改革、充分發揮農牧林水等專業部門政策、項目、資金優勢,主動對接農牧區發展需求,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帶頭人技術培訓34期,培訓農牧民640人次。做好“土專家”“農博士”的傳承培養工作。
2阿魯科爾沁旗畜牧業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嘎查缺少畜牧獸醫專業人才
嘎查村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就業或求學外出,導致嘎查村年輕人流失嚴重,年輕人都不愿意回牧區。剩余大多數牧民對畜牧業獸醫方面了解的不夠深入。
2.1.1活畜疾病防御與保護
牧民牛羊群里每年都會發生一些突發的疾病,一旦出現疾病群體活畜都會受到影響。有些疾病會傳染給牧民,最常見的是布魯氏病,給牧民帶來精神上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棚戶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面對洪水暴雨、暴雪等突發性災害根本來不及預防,若有專業人員指導,可以減少活畜疾病、預防自然災害等情況,把損失降到最低。
2.1.2牧民對市場環境不熟悉
牧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很難對變化多端的市場趨勢作出準確判斷。如羊肉價格高,而牛肉便宜,導致一些養殖戶把牛賣了換羊來養,等羊出欄時羊肉價格降了,有的養殖戶連本錢也掙不出來。若有專業人員指導牧民可以減少盲目操作,可正確引導他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2.2牧區人才發展空間小,人才利用不合理
部分地區存在管理不到位現象,尤其是人才培養機制不夠完善,導致人才流失較快。還有一些牧區公務員和其他單位人員滿員招考,錄用任職3~5年便調離到條件相對較好的城鎮機關、事業單位等,牧區成了干部崗位互相調換的“跳板”,導致牧區優秀人才流失。也有部分單位無法提供好的平臺,導致人才“無用武之地”。
2.3資金投入不足
受制于當地經濟發展比較單一的特點,牧區的經濟收入大部分來源于牧業收入,本身農牧民的生活條件相對艱難,分配政府資金時,總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阿魯科爾沁旗牧區的資金投入主要有環境生態優化、社會治理、畜牧補貼(禁牧,草蓄平衡)、社會優撫、農機購置,移民補貼等惠民補助金,僅能維護牧區的生產穩定,很難有剩余資金進行人才的培養。
3優化阿魯科爾沁旗牧區畜牧業人才隊伍的建議
3.1提升畜牧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
要科學規劃,建立常態化儲備、精細化管理人才,著力改善人才隊伍梯次結構。注重培訓對象的學習需求,要主動傾聽受訓者反饋,不斷完善培訓課程,提高培訓質量。提高人才雙向提升,既要有技能培訓也要有學歷提升,提升整體隊伍的受教育水平。造就一批“永久性”的鄉土人才和扎根牧區的“土專家”等。1)優化配置人才方面。一是通過引進人才來改善人才隊伍結構。根據當地發展的實際要求,制定農牧區人才引進政策,減少本地人才外流的前提下吸引外地人才到阿魯科爾沁旗牧區干事創業,從而優化調整農牧區人才結構,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旗縣政府可實施新型職業牧民培育工程。2)大力倡導馬背上的課堂、牧區課堂,提高流動人才服務機制,通過下鄉、在馬背上、在蒙古包里向牧區人民普及文化知識和漢語水平,對專業技能基礎好的或者學習領會能力比較快的牧民要重點培養,建立培養檔案,重點發展,通過教育讓牧民掌握一項畜牧業的專業本領,從而發揮作用。
3.2通過政策照顧和鼓勵人才返鄉
1)落實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人才融入到牧區,鼓勵走出去的孩子們回鄉創業或者投入到牧區發展中。給創業大學生給予編制或者給予資金補助,切實解決工資待遇、子女入學、戶口等方面實際面臨的問題。2)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將能力突出的人才納入優秀人才庫,大力宣傳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增強人才的榮譽感、歸屬感,促進人才的使用效率。注重正確的輿論引導,廣泛宣傳嘎查村優秀人才的典型事跡和建立“牧民最好陪伴”的激勵機制,對有特殊貢獻的人才,可以提高待遇。3)人員編制上適度增加牧區技術推廣編制,建設一支“接地氣”的應用型人才隊伍。應進一步改革職稱評聘制度,建立牧民評估平臺,將能力和服務突出的人才給予獎勵。錄用時相應降低學歷、資歷、外語等條件限制。
3.3提倡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參與人才隊伍建設
3.3.1提高人才建設的財政投入
建立人才專項資金用于人才的引進、培養、研究、創新、獎助等。在公共財政預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經費作為牧區人才的專項經費。加強公共財政對牧區人才的經費投入。加強對人才投入資金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打造一支真正牧區迫切需要的人才隊伍建設。
3.3.2建立多元化人才機制
牧區人才隊伍建設,不僅需要政府大力推動,更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要鼓勵企業、協會、農林高校(專家,高學歷人才)和農牧民等社會力量投入和參與到人才隊伍建設中,把政、產、學、研、戶發展理念融合到牧區人才隊伍建設中,保障人才引進、人才結構,人才管理的科學管理。
4結語
現代化牧區的穩步發展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畜牧業發展更缺少不了人才的貢獻。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等政策措施,號召和大力宣傳年輕人和應用型人才向牧區集聚,把事業投入到牧區。這樣才能夠使人才愿意來、留得住,發揮才能,為牧區振興服務。完善新型牧區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牧區發展需要依靠科技和全能型人才隊伍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和社會的共識,也是符合目前牧區的發展趨勢和建設需求。
參考文獻:
[1]張靜,于艷麗,郭洪水.鄉村振興視角下新型農業創業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1):153-160.
[2]黃建頡,羅興錄.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農業人才培養探討[J].農學學報,2020,10(5):97-100.
作者:烏日根畢力格 阿茹罕 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