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如何加強水產養殖中魚病防治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水產養殖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水產養殖對于促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魚是水產養殖中一項重要內容,在養殖過程中部分養殖戶由于養殖不合理,疫病預防不規范等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文就水產養殖中魚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水產養殖;魚病;防治措施;水質調控
1引起魚病發生的因素
1.1水質調控水產養殖對于水質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質達不到標準將會引發各種問題。在實際生產中,一些養殖戶為了提升收益,投入更多的育苗數量,給魚池造成較大負擔,會導致水質發生變化。在水產養殖過程中,若不定期對池塘進行清潔換水,池塘中的水會變質,水中氧氣含量將會減少,導致水中的魚缺氧,最終將會爆發魚病,造成魚成批死亡[1]。部分養殖戶對魚病預防工作不夠重視,當池塘內的水質惡化嚴重時利用藥物對水質進行治理,這不僅會導致成本增大,而且因治理不及時,導致魚出現大批量的死亡。
1.2采用的藥物從水產養殖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養殖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都是通過不斷養殖經驗積累和學習進行養殖,對魚病防治工作的認識不夠透徹,缺少魚病防治技術和經驗。部分養殖戶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沒有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甚至會“走歪路”,利用一些小竅門完成相應的養殖工作。例如,在藥物防治和治療方面,一些養殖戶為了確保魚類在售賣前不得病,用一些違禁藥,使魚類從外表上看上去沒有病狀,實際上魚群已經處于病態,而且這些違禁藥物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巨大傷害。
1.3缺少完善的預防機制大多養殖戶對魚病沒有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發現魚得病才進行治療,但魚的抵抗力較弱,等到發現魚得病后再進行治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造成魚類死亡。部分養殖戶在魚病治療時因藥物使用不當,延誤了魚病,甚者造成魚類中毒死亡,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做好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做好清塘與水質調控
2.1.1清塘魚塘的清潔程度會對魚類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要定期進行清塘,從源頭上降低了魚病的發生幾率。在清塘處理過程中,可以通過灑石灰的方式殺死各種病菌,通過晾曬將池底曬干,完成上述操作后,注入新水源,并且做好相應的調節工作。
2.1.2水質調控注入魚塘中的水,應當先經過凈化,然后再加入適量的營養成分。人工養魚和野生養魚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水源的要求較多,需要工作人員依據相應的要求規范,完成相應的調控[2]。魚塘內注入的水都是經過除污、除害的水,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可以向水源中適量的加入一些微生物抑制劑或改良劑,確保水源的水質能夠滿足養殖需求,確保不會由于水質原因,導致魚病的爆發。
2.2做好疾病預防工作漁業養殖業的發展關鍵是要做好魚病的防治工作。在正式投藥前,應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使用藥物的藥量要進行計算,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要考慮水體及魚數量,以及魚攝食量等各項因素。投放藥物一般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陰雨天禁用或慎用,在投放藥物過程中,若發現魚塘內的魚出現不適情況,要立即停止藥物的投放,并查明原因后進行合理的防治。
2.3做好消毒與建檢疫工作做好消毒與檢疫工作,可有效控制病原體的繁殖。在養殖過程中,要對池塘、飼料、魚苗進行消毒。消毒作業可以通過甲醛液和氯化劑進行[3]。將藥劑投入到魚體中,從而將存在于魚體中的寄生中殺死。在溫度較高的季節,要定期進行菌藥噴灑,實現對魚類疾病發生的合理預防。
參考文獻:
[1]劉奇.持續高溫天氣淡水水產養殖管理與魚病防治技術要點[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6):41-42.
[2]梁何可.持續高溫天氣淡水水產養殖管理與魚病防治技術要點[J].鄉村科技,2016,(32):93-94.
[3]鄧福平.中草藥在魚病防治中的應用淺析[J].江西水產科技,2017,(2):30-31.
作者:王希杰 單位:婁底市水產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