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TPP協議締結對日本農業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提供的資料,用數學的方法建立模型,就tpp協議締結前的日本農業、經濟的相關情況,從而定量地拔出了TPP協議對日本農業經濟的影響,為PPT締約國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環太平洋;戰略經濟;協議;農業經濟
目前在我國經濟問題中,如何參加TPP環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是最大的問題。TPP解決了WTO(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談判中沒有解決的更大范圍,經濟力更強的多地區間的環境保護認證問題,由此可以想象對我國農業帶來的影響,所以參加談判與否,輿論有2種情況。TPP于2006年由新加坡、新西蘭、智利、文萊等四國發起,2010年上述四國加上美國、澳大利亞、秘魯、越南等國擴大談判。TPP不是單一的自由貿易,它包含服務貿易、資本轉移自由化等經濟合作協定,并就經濟伙伴協議進行談判。到目前為止,就我國是否參加TPP各方面發表了許多意見。為了確保意見的客觀性,政府采用充分的數據進行了兩個試算。其一是由內閣府完成,因參加TPP給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增長。其二是由農林水產省完成,由于參加TPP免除了參加TPP地區農產品的關稅,用供給熱量計算的食品自給率從39%下降到12%,這就是給農業部門帶來的影響。兩個估算結果正好相反,沒有表現政府的統一意見,估算結果公布后,媒體給予了批判。估算結果不僅沒有反映政府內部的統一意見,而且政府就這一問題的意見也不清楚。
1估算的方法和模型
1.1模型的概要及前提
這一估算模型在相關產業模型中被稱之為最完善的修正的“平衡產出額模型”,在產業部門中,可以計算操作一個特定部門的生產額時對其他部門帶來的影響。普通的“平衡產出額模型”是一個把最終需要(消費、投資、輸出)作為外生變量、把國內生產額作為內生變量的模型。相對于普通模型而言,農林水產省估算模型是一個最終需要不變、把特定部門國內生產額作為外生變量、其他部門同內生產額作為內生產變量的模型。從這個意義上看假定最終需要不變是必要的。最終需要包括消費、投資、輸出等3項,所以消費不變。農產品、食品的最終需要是大部分消費,這意味著食品消費不變,由此可見最終需要不變是十分重要的。
1.2模型
供需平衡式該模型由作者于1990年4月提出,發表于日本《農業總會研究》,具體形式見公式①.假設最終需要不變,外生部門生產額XG減少ΔXG時,求其他部門生產額XN的變化ΔXN。假設最終需要不變,Δy=ΔE=0,則③式的右邊為零,由③式左邊可以得到ΔXG和ΔXN的關系如④式(①式右邊是外生部門,沒有制約條件)。數列矢量ΔXI的成分合計為國內生產額合計的變化值。附加價值率Vj定義如下:Vj=(粗附加價值額-家計外消費支出)/國內生產額將{Vj}作為對角要素,作對角要素為零的對角行列為V,則1次效果的附加價值(國內總生產)誘發額ΔVI由下式表示:ΔVI=V•ΔXI矢量ΔVI的合計成分用ΔVt表示,則ΔVt就是一次效果誘發的國內總生產。消費性向量η定義如下:η=民間最終消費支出會計/國內總生產則Δct=ΔVt˙η就是1次效果誘發的民間最終消費支出額。將單位民間最終消費支出矢量用Cu表示,則有:△X2=[I-(I-M)A]-1(I-M)Cu•△ct上式可以看出ΔX2是消費誘發的2次效果。由2次效果的國內總生產誘發額(ΔV2)和1次效果一樣,可以用下式表示:△V2=V•△X21次效果{ΔX1,ΔV1}和2次效果{ΔX2,ΔV2}加在一起就是影響總額。國內生產額的變化ΔX=ΔX1+ΔX2國內總生產的變化ΔV=ΔV1+ΔV2所謂國內總生產量就是GDP,ΔV就是GDP的變化值。
2農林水產省的計算
考慮內外價格差和品質差,驗證因進口產品的競爭代替國產產品的可能性,推算因關稅等國產產品保護措施的棄除,進口產品增加,在最終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國產產品生產減少率,不同品種的結果見表1(表1中的結果是國產品被進口品代替的最好結果)。根據農林水產省的資料,假定個別品種生產減少,這樣生產減少的品種大多是關稅率高,內外價格差大的品種。鮮度是蔬菜品質的重要構成因素,所以關稅率低的蔬菜的生產理所當然地沒有減少。把以上國內生產減少的農業部門作為其他部門引入模型,產業關聯模型使用的產業關聯表就是《平成17年(2005年)產業關聯表》。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大米部門以及國內農業的主要部門生產減少,與國內農業有關的產業(肥料、農藥、飼料、商業、金融等)也相應減少。結果顯示農業及相關產業的從業者的收入也減少,所以消費減少,國內經濟縮小。估算結果是GDP(國內總生產)為7.9兆日元,減少1.6%。根據這一估算有幾點意見。(1)價格高的國產品被價格低的進口品替代,食品價格即使低結果也不變,食品消費是否會增加?(2)食品消費如果增加,整體需要可能增加,國內的農業生產是否會縮小?(3)農村不利,而在城市由于價格下降得到了實惠是否會增加?在使用產業相關模型時,假設固有的相對價格固定,結果是沒有得到上述結論的反面觀點。有關模型的界限問題特別是“#”點,我們用內閣府采用的GTAP模型(全球貿易分析模型)進行估算正好出現了一點。設定GTAP模型使用的國產品和進口品的代替系數(阿曼屯系數)后,即使采用GTAP模型估算,結果顯示內閣府的估算結果也會發生大的變化。隨著食品價格下降食品消費增加,哪怕是這樣的主張,最近我國通貨緊縮經濟下食品價格也下降,在代表我國食品消費代表性指標的《食品供需表》中人均日供給熱量下降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有力的反面佐證材料。
3重新估算的結果
重新估算是在第2中介紹的農林水產省估算之后,并將農林水產省估算之后到目前為止的實際變化代入到模型中重新進行估算。按照前述條件,我國大米生產減少,大米供應由參加TPP協議的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供應是不現實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大部分大米為糯稻品種,與我國大米的品質不一樣,可能取代我國大米的粳稻品種很少,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同時由于水的供給能力影響,其取代我國大米的可能性不大。據統計,我國近期大米的總需要量大約為900萬t,其中的94%為846萬t,即使是這點量由TTP參與國家進口,替代國產大米的需要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將大米生產減少率修正到50%。(即使考慮從沒有參加TTP協議的中國進口,94%的數量也難以實現。因此,既要考慮TTP參加國的矢量,還要考慮大米進口的可能性)。將關稅率583%的高關稅品種紅薯進口率調整為50%(考慮國產紅薯淀粉的固有需要,所以沒有減少到100%)。其他品種生產減少率按農林水產省估算采用。使用的產業關聯表則使用經濟產業省公布的《2009年(平成21年)延長產業關聯表,產業部門進一步細分403個部門。把以上結果換算成產業關聯表中的國內生產額(見表2),計算結果匯總見表3。表3中結果和農林水產省估算結果比較,GDP由7.9兆日元減少到4.2兆日元,GDP減少率由1.4%減小到1.0%。由此可以看出進一步減少大米生產的地方加大。其他使用的產業關聯表由2005年的變更為2009年,農產品價格整體下降,農業部門的比重更小。與農林水產省估算比較若干變小,即使是這樣給日本農業也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對蔬菜、果實而言幾乎沒有影響,這是因為蔬菜、果實以往的關稅率低,商品質量重視新鮮度,適應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力強。畜牧業部門生產減少的影響主要是飼料產業的生產減少36%,結果造成飼料進口減少,主要向我國出口飼料的美國飼料生產者受到了影響。考慮大米生產減少率計算卡路里自給率時,結果由農林水產省估算的12%提高到22%(這一結果沒有考慮大米以外的影響)。這一結果沒有得出其他品種參加TPP協議后給日本帶來多大的影響。
4今后的TPP談判和我國應采取的對策
TPP協議和現有的許多自由貿易不同,沒有設定關稅撤免的其他品種。免除關稅的準備時間原則上在10年以內。如本分析所示一樣,如果沒有例外品種參加TTP,則可能給我國農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現在主導TPP談判的美國既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又設定了幾個例外品種。例如在美澳自由貿易中牛肉、砂糖、乳制品等為例外品種。美韓自由貿易中牛肉不是例外品種。即使在美國農業也有對外競爭弱的品種,特別是砂糖、乳制品、牛肉、花生等都是敏感品種。這樣以來,美國主導談判時會把幾個品種設為例外品種,所以參加TPP談判的國家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特別在TPP談判時,除貨物的一般貿易以外,金融、通信服務等服務經濟領域、勞動和投資問題等設定了大量的談判項目,談判決定需要相當的時間。我國農業需要很強的保護,作為這一象征的就是大米等幾個高關稅的品種,這也成為世界各國的農業保護狀況。作為回答這一問題的指標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產品安全認證(PSE)。表4不僅表示產品安全認證的實際額度,而且顯示了占農業部門應收保護額的比例。TTP協議參加國新西蘭產品安全認證的比例最低,相應的美國、歐洲聯盟和加拿大也比較低,但和澳大利亞相比相當高。從這一指標中,我們不難看出即使美國農業也從國際競爭角度設置少量的保護品種,不主動單純的全部品種免除關稅。TTP協議不僅是農業,而且是許多方面的協議,從另一方面講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考慮這些事情,TTP談判不是一件容易簡單決定的事情。相反地,TPP談判時,我國參加的場合要補充減少農業部門所得的條款,以免得不到任何所得補償。另外,要采取內外價格差單純填補關稅等措施,直接補償市場價格介入后,市場價格和生產者收取價格的差額的不足。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參加TPP協議,在本分析指明的農業部門,避免大幅度減少所得,增加必要的所得補償金額。在參加TPP協議之前的預備期內,培育大規模生產性高的少數精銳經營,向他們制定傾斜政策,盡可能地縮小內外價格差,這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吉田泰治·文 趙培景 田山珊單位:湖北省華中農業高新投資有限公司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