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及對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昔陽縣水環境資源的基本情況入手,分析昔陽縣農村地表水體污染嚴重、鄉鎮企業污染加劇以及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嚴重等問題,從依法治理農村水污染、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農業相關信息的傳播和學習等方面給出昔陽縣農村水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1昔陽縣水環境資源概況
昔陽縣隸屬于山西省,作為晉中的東大門占據著重要的地理位置。昔陽縣地處太行山西麓,其東部與河北省毗鄰。昔陽縣境內有5個鎮和7個鄉,面積超過1900平方千米,居住人口多達20萬。全縣植被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努力,植被覆蓋率超過20%,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生態林業資源的縣城。昔陽縣的河流分別屬于黃河和海河流域,海河流域總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八成左右,黃河流域總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兩成。對2014年以前的60年昔陽縣降雨情況進行研究可知,昔陽縣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20毫米,多年來降水量在260毫米至1010毫米之間上下浮動。自1977年開始,昔陽縣年降水量偏低,低于若干年來的平均值,進入了偏枯水期。昔陽縣的水資源情況呈現出先天不足、生態脆弱的特點,縣城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遏制,發展遇到了生態瓶頸。昔陽縣較低的降水量導致多年來平均水資源量偏低,昔陽縣的產水深度僅為80毫米,其地表水資源量和地下水資源量分別為10473萬立方米和9679萬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56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五分之一。昔陽縣現有大型水庫、中型水庫和小型水庫13座、2座和11座,可供居民飲用的縣級水源共5處,供居民飲用的鄉鎮級水源7處,共有較大型的聯片供水工程和鄉鎮供水工程共有18處,每年仍有較大的用水缺口。
2昔陽縣農村水環境污染成因
表2為昔陽農村地區水環境狀況動態評價表,表中所列出的評價類型囊括了多種環境評價指標。
2.1農村地表水體污染嚴重
昔陽縣農村地區每年產生的工業廢水、廢氣以及工業固體廢棄物都較多,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較為嚴重。上述污染之中僅有工業固體廢棄物得到了回收,其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回收率約為50%,廢水廢氣、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大多沒有經過技術手段處理就排放到農村環境中,農村環境受到嚴重的影響。河流中各種工業元素的大量排入使得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水體資源遭到破壞,水質發生異變。這種水體狀態嚴重威脅了農村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嚴重時還能夠造成群體性的疾病。近年來,農村種植的經濟作物大多依靠農藥和化肥等。多數農戶在進行種植時多為個體種植,并不具有大規模種植的條件,科學的種植技術更加無從談起。過度的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地膜等使得土地沒有能力排除過量的化學元素,農藥化肥和地膜的過度使用給土地留下了大量的污染源,這些污染源最終會進入水體之中,對水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相比于農村種植的個體化現象,昔陽縣農村養殖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迅速,養殖禽類和畜類的總數量增加的同時,禽類和畜類的糞便問題值得人們關注。農村的能源結構也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從前秸稈是主要的燃料,日常的一日三餐和衣食住行可以說都和秸稈有或多或少的聯系。能源結構的改變使得農民對燃料的選擇性增加,以秸稈燃燒為主的取暖方式和升溫方式已經完全可以替代,沒有利用價值的秸稈被農民隨意丟棄,并對水體資源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2.2鄉鎮企業污染加劇
自昔陽縣大力發展經濟政策實施以來,昔陽縣的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經濟建設進步的同時也給昔陽縣農村的水體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農村工業用水量的持續增加帶來的是農村生態環境的惡化,水體污染的加劇也給昔陽縣農村居民的飲用水健康增加了很大的負擔。昔陽縣煤炭及加工、建材、化工等企業眾多,企業分布零散,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相對落后,導致企業單位產值時能耗大,水耗多。企業對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沒有充分的重視,農村工業廢水排放量巨大,大量的工業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到土壤中或者排放到河流中,此類廢水通常化學需氧量、石油類物質含量、揮發酚含量等超標。
2.3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嚴重
現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的生活污水排放現象在昔陽縣也存在,產生的生活垃圾總量大、生活排放的污水多等特點日益凸顯。昔陽縣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處理上還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平均處理率很低。昔陽縣下轄農村的污染情況已經較為嚴重,農村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方式正漸漸向城鎮化的趨勢發展,不僅在污染物的總量上與日俱增,產生污染的污染源以及污染成因也變得異常復雜。從前的生活垃圾成分比較簡單,也比較容易降解,如今的生活垃圾變得難以降解。造成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嚴重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昔陽縣農村村民的環保意識問題,其二是昔陽縣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程度低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全國大部分農村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的。農村村民普遍缺少環保意識,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以及土壤之中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這種排放引起河流中水體氮磷元素嚴重超標。
3昔陽縣農村水污染防治對策分析
3.1依法治理農村水污染
農村水資源的保護是農村環境保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晉中市和昔陽縣雖然有一些法規約束環境污染問題,但針對水體污染問題的法律法規制度尚沒有建立,對水資源的保護缺乏制度上的約束力。在對領導干部進行年終考核時也可以加入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業績加分,評價體系中應該包含公眾對環境的質量評價、飲水質量、污水處理效率、群眾性投訴事件數量等要素。公眾對環境的質量評價環節可以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展開,廣泛征集群眾意見,統計出公眾對環境的真實意見;飲水質量方面應該委托專業的機構或者高校等進行飲用水質量檢測。
3.2統籌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村水利和農田肥力建設,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積極開展污水治理試點和示范工程,整體、高效的進行農村水渠管網、排污管道的建設。發展多元化農村水利工程建設,例如可以鼓勵個人采用“農戶投資、自身享用”的模式興辦微型水利工程,由村民委員會采用“一事一議”的方式興辦。
3.3加強農業相關信息的傳播和學習
水污染已經危及人民的生活健康安全,這就促使政府、群眾積極參與到治污的隊伍中來。更多的農學院開設農業與資源保護、水資源污染治理等課程,推動水資源的治理,為農業環境保護和污水治理培養專業人才;加強農業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農村村民的環保意識不是一天養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常抓不懈,最終會在量變的基礎上實現質變。
參考文獻
[1]何云,胡嘯,王軍,徐慧娟.山東省農村水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S1):221-223.
作者:路瓊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