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村水環境是指分布于廣大農村河流、湖泊、溝渠、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的總稱。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等“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對社會安定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加強農村水環境污染及治理研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
1.1面廣,分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村居民踏上了入城的步伐,村莊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了我國農村污水呈現出分散的顯著特征,污水收集率較低。
1.2增長快隨著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不斷提高,集約化生產和規模化養殖,每年產生的農村生活污水增長快速。根據每年的全國環境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108t,2013年達到了485.1×108t,增長了2.68%。
1.3處理率低與城鎮污水處理率超過90%(2014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90.2%)相比,農村的的污水處理率普遍較低,尤其是在西部落后地區,農村污水處理率更低。
1.4污染源復雜從引起農村水環境污染的原因來看,主要有規模化養殖導致的畜禽排泄物污染,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施用強度較高以及農用地膜的使用等等都會加劇水環境污染。
2農村水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2.1農業面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農業的生產中,例如,農業生產過程中,氮、磷、鉀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化學肥料使用的快速增長,都會導致氮磷鉀使用不平衡、土壤板結、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農村的許多湖泊出現了富營養化的嚴峻現狀。此外,我國農業生產中的農藥使用量也是不斷攀升,總量由1989年的20.62×104t增加到了2014年的32×104t。我國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占全球總量的35%左右,農藥的過量使用對水體產生嚴重危害。一般來講,只有10%~20%的農藥附著在農作物上,而80%則流失在土壤、水體和空氣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2.2鄉鎮企業生產污染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一大批農村小城鎮的復蘇和興起。鄉鎮企業由于其經濟和生產技術以及管理的局限性,布局分散、規模小和經營粗放等特征,使得鄉鎮企業周邊的水體環境嚴重污染。據不完全統計,鄉鎮企業每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中,廢水排放達30×104t,化學需氧量排放300×104t,固體廢物排放量達3000×104t,嚴重污染了農村的水環境。尤其是隨著城市工業向城鎮轉移,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型企業如造紙、印染、電鍍、化工、冶煉、礦產、機械加工、建材等行業逐漸向農村發展,加劇了農村水環境污染。
2.3規模化養殖污染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畜禽消費需求逐年增加,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但由此,也給養殖場周邊的水環境帶來嚴重污染。我國的畜禽養殖大多位于城鄉結合部或者農村地區,限于養殖場的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畜禽養殖的排泄物未經處理就隨意排放,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的水環境污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畜禽糞便還田率僅為30%~50%,未經安全處理的畜禽糞便直接排放或任意堆放,造成了氮、磷污染所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環境[1]。
3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長期以來,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村鎮與小區污水的處理沒有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相對落后,除一些水源保護區的城鎮或小區有簡單的污水處理裝置外,絕大部分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因此,加強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3.1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控制農業有害投入品,鼓勵推廣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種植,減少農業種植中農藥使用量,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雙禁”工作力度,對被列入“雙禁”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加強監管力度,杜絕流入市場。在農業種植生產中,大力推廣防蟲網、殺蟲燈等生態環保技術,加大農戶尤其是合作社、種植大戶的培訓,提升環保意識,在農業生產中盡量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3.2加強鄉鎮企業污染防治嚴格控制鄉鎮企業從事有污染、尤其是有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生產;合理布局鄉鎮企業,使有污染的企業遠離住宅區、水源地、農田,盡量減輕在同樣治理條件下對環境的污染。積極治理“三廢”,使鄉鎮企業逐步達到排放標準要求。加強鄉鎮企業污染防治技術和設備的研制,使之高效、低能耗,便于普及推廣。
3.3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2]在新形勢下,應立足發展生態畜牧業,大力推進農村生物質能利用,積極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調整畜牧業生產布局,科學制定畜牧業發展規劃。在科學的布局規劃基礎上,徹底搬遷禁養區、限養區內的養殖場,同時,減少農村散養戶和小型養殖場,發展現代化的生態養殖場,提高畜牧業規模化程度。在治理工程中,遵循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采取農牧結合“能源生態型”、“能源環保型”等治理模式,實現畜禽養殖糞便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作者:孫悅 單位:遼寧清遠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