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的環境教育實踐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上:地理課化學課生物課,課課有環保
學校在地理學科開設了“家鄉美”校本課程。教師帶領學生運用課本中所討論的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的探索思路,以本土化校研究為載體,讓學生針對家鄉環境情況展開調查,并提出合理建議。在培養學生調研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化學學科開設了“生活中的化學”校本課程。以教材中的化學實驗為藍本,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來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比如,教師提出“如何讓一杯污水凈化”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猜想和討論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體會污水凈化的艱難,培養學生“防止水污染”的意識。再比如,教師提出“如何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設計小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在此之中讓學生清晰認識到大氣污染的危害,從而提升其保護大氣的意識。生物學科開設了“保護我們的生態圈”校本課程。學生通過自制的“生態瓶”探索生態平衡的原理,并且獲得如何保持生態平衡的知識。學生通過對生態瓶的制作和保護過程,更加熱愛自然,主動參與到保護地球的行動中來。除了專門開設的校本課程,一些人文學科也通過“學科滲透”的方式將環境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環境教育成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的重要方面。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有相當一部分與環境有關,比如《瓦爾登湖》、《寂靜的春天》,學校語文教師在完成這些課程之后,舉辦了“春暖花開”環保征文比賽。讓學生運用課文中所學寫作手法宣傳并反思環保。高中英語學科也利用電影課的機會給學生播放《2012》等英文電影,讓學生在感知環境保護的同時,熟悉英語文化。心理校本課堂上,教師用多個體驗活動讓學生熟悉校園,并進行“領養綠樹”“文化建設”等活動,在幫助學生適應環境的同時也樹立愛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在學校,課堂是環境教育最大的舞臺。在這里,環境教育隨著學科教育慢慢滲透到學生內心深處,伴隨學生健康成長。
二、課外:你登山我登山他登山,山山觀綠色
龍崗附中地理位置優越,背靠神仙嶺,緊鄰大運山,自然景觀秀美,人文底蘊豐富,學校也經常組織學生外出,在體驗中踐行環境教育理念。學校周圍山嶺連綿,樹木郁郁蔥蔥,給學生提供了天然的遠足的基地。無論在草長鶯飛的初春,還是秋高氣爽的中秋,都是登山的好時節。學校多次組織學生參加“保護山林”、“親近自然”等主題的登山活動。一方面,登山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登高望遠的情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生親密接觸自然的機會,增進環保意識。學校還組織部分具有一定環境保護知識與環保熱情的學生成立了“綠色小記者站”。為了踐行低碳生活的環保理念,小記者站的綠色小記者們達成共識以自行車作為外出調研、采訪和交流的交通工具。由站長定期組織小記者們進行校園環保活動報道,社區居民環境滿意度調查等活動。作為一所年輕的學校,華中師大龍崗附中懷抱著綠色的夢想,一直在為建立集自然與人文環境之美為一體的品牌學校而不懈努力。在深圳市龍崗區第2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學生針對社區環境問題調研的論文《關于龍崗區住宅小區、公園種植夾竹桃的相關調查與研究》榮獲三等獎;學生自主完成的科技小制作“一次性杯子龍鱗燈”和“分類垃圾桶”均獲得一等獎,學生“變廢為寶”制作的“車輪鐘”獲得三等獎。學生參加環保為主題的比賽的熱情更加堅定老師們做好環境教育的信心。環境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雖然前進的路上會出現各種困難,但學校將利用好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依托華中師范大學與華師一附中的優質資源,結合自身的條件,完善學校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實現綠色夢想,打造品牌學校。
作者:劉彩賓陳靜雯林宇平單位:深圳市龍崗區華中師范大學龍崗附屬中學